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工业废水技术正文

反渗透预处理系统微生物污染原因分析及处理

2016-03-31 08:59来源:工业水处理微信作者:冯礼奎 李广辉关键词:反渗透膜絮凝剂活性炭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预处理阶段杀生处理不足。从时间节点来看,微生物污染发生在将杀生剂由二氧化氯更换为次氯酸钠之后,反映出次氯酸钠加药量不足导致杀生不彻底。在消毒性能上,同等加药量条件下次氯酸钠要弱于二氧化氯,电厂在使用次氯酸钠后澄清池出水余氯质量浓度一般在0.1mg/L左右,参考相关行业标准,如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出厂水余氯≥0.3mg/L,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要求连续加氯时控制水中余氯含量在0.1~0.5mg/L。要保持澄清池出水在后续滤池、清水池和过滤器内长时间停留期间有持续的杀生力,澄清池出水0.1mg/L余氯量显然是偏低的,随着余氯含量消耗和衰减,水体灭活作用消失,活性生物在合适的环境下再次繁殖聚集。

(2)工艺流程缺陷。由于细砂过滤器和反渗透装置是在活性炭过滤器+离子交换除盐系统基础上另地新增的,导致在反渗透前处理系统流程中活性炭过滤器在细砂过滤器之前。这一反常规流程布置使得清水池出水即使含有足量余氯也会在活性炭过滤环节被去除,杀生剂到达不了细砂过滤器和保安过滤器,活性炭床后的微生物无法被灭杀,长期运行的结果是细砂过滤器内微生物大量聚集,成为保安过滤器和反渗透膜微生物污染的源头。

(3)系统长时间停运助长了微生物污染。受除盐水用量较少限制,反渗透及前处理系统经常停运24h以上,在前处理阶段灭菌不彻底情况下,水流静止状态为水体中微生物聚集繁殖提供了更好的环境,活性炭过滤器、细砂过滤器和保安过滤器易截留污染物的位置在停运期间微生物滋长更为快速。微生物新陈代谢形成生物黏膜,生物黏膜有较强的黏性,几乎不受水流剪切力影响,一旦形成,很难通过反洗、正洗等常规手段集中去除,长期积累形成生物黏泥。保安过滤器过滤精度较高,对微生物滋长造成的通量变化敏感,宏观表现就是滤芯压差短期内快速上升,春、夏季随着水温的持续上升,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滤芯堵塞现象表现得更加明显。

5、处理对策及效果

在原因分析基础上,电厂根据系统实际情况制定了反渗透前处理系统微生物污染处理及防控的措施。

(1)首先对空气擦洗滤池到保安过滤器流程段(活性炭过滤器除外)的设备及管线进行全面冲击式杀菌灭藻处理。

(2)对已被污染的细砂过滤器进行化学清洗处理。化学清洗方案包括杀菌、碱洗、反洗等工艺,确保附着的生物黏泥被彻底清除。

(3)提高澄清池出口余氯控制标准为0.5~1.0mg/L,保证后续系统水体杀生力,同时兼顾过高余氯对活性炭负担的增加,控制活性炭过滤器进水余氯含量不超0.3mg/L。

(4)在活性炭过滤器出口增加杀菌剂加药点进行二次杀菌处理,加入次氯酸钠控制后续系统微生物污染。运行过程中控制保安过滤器入口余氯在0.1~0.3mg/L,同时通过控制还原剂加入量保证反渗透膜入口余氯小于0.1mg/L。

(5)减少反渗透系统停运时间,每次停运时间不超过24h,尽量避免停运期间微生物繁殖聚集。

上述处理措施按照实施难易程度分别进行,2015年5月活性炭过滤器出口二次杀菌加药设备改造完成,对细砂过滤器进行高浓度杀菌和清洗处理,之后反渗透前处理系统按照调整后的方式运行,二次杀菌处理持续投运。从改造后的运行情况来看,治理和防控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截止2015年7月15日,保安过滤器滤芯已连续使用超过两个月,过滤器压差仍保持良好状态。

6、结语

严格的给水预处理是保证反渗透成功运行的前提,随着微滤、超滤等精密过滤设备应用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胶体和悬浮微粒,以及大分子有机物对反渗透膜的威胁程度已经大为降低,而微生物污染则始终是反渗透系统面临的重要风险。微生物污染不只是针对反渗透膜,在前处理系统各环节都可能发生并影响系统运行,防止发生微生物污染是反渗透给水前处理阶段重要工作之一。由于微生物污染受水源、季节、处理方式、设备条件等多因素影响,对其防控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供参考,需要运行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加强监测,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安全有效的防控方法。

原标题:反渗透预处理系统微生物污染原因分析及处理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反渗透膜查看更多>絮凝剂查看更多>活性炭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