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流域治理访谈正文

【专访】高吉喜:从“十三五”规划纲要看未来五年环保工作

2016-04-20 11:18来源:中国环境管理关键词: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高吉喜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是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边界。要对国土生态空间实施严格管护,必须保证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具有明确范围,做到边界落地。系统整合现有各类生态保护地区,以生态评估为依据,合理确定生态保护红线边界,并与现有各类规划、区划以及管理政策有效衔接,实现城乡统筹、陆海统筹和“多规合一”,切实将生态保护红线落实到地块上,具有明确拐点坐标。

二是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的配套政策。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目的在于实施严格管理。为强化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责任,调动生态保护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必须制定实施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配套管理措施,做到政策落地。国家层面要制定生态保护红线区的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生态补偿和绩效考核办法,地方应在国家统一要求下制定实施更加细化的配套政策制度。

三是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的管控体系。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必须建立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一体化管控体系,明确责任,建立监管平台,实现管控落地。首先要明确责任主体,落实红线保护的职责及分工,对于破坏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要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其次,要建设和完善“天地一体化”观测网络体系,对生态保护红线进行全天候监控。全面掌握生态保护红线的生态系统构成、分布与动态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定期评估,监控人为活动,及时预警生态风险,定期发布监测信息,实现生态保护红线常态化监管。

构建大尺度绿色廊道

《中国环境管理》: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100个重大项目,其中包括“建设大尺度绿色生态保护空间和连接各生态空间的绿色廊道”。您今年的政协提案也是关于城市群和城市之间设立生态安全距离的,您对于建设大尺度绿色廊道有哪些建议和期待?

高吉喜:近年来,我国生境破碎程度随着人类干扰强度的增大而逐渐发展,已经成为导致我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的重要因素。所谓生境破碎化,是指原来连续成片的生境,由于人类建设活动的破坏和干扰,被分割、破碎,形成分散、孤立的岛状生境或生境碎片的现象。

建设大尺度绿色廊道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充分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国外的生态环境保护组织较早地意识到了建立大尺度绿色廊道对于景观连通性、生物多样性保持和恢复的重要性,已经在区域尺度、国家尺度或洲际尺度陆续构建了若干大型绿色廊道。现阶段我国的绿色廊道建设多集中在小尺度的城市绿化建设方面,而在区域、国家、洲际尺度绿色廊道的构建方面尚属空白。因此,建设大尺度绿色廊道,连接各类生态保护空间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绿色廊道具有多重功能,最主要的功能在于其生态保护功能,在于维护自然界的生态过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通过构建生态廊道,把分散的、片段化的物种栖息地连接起来,防止种群隔离、维持最小种群数量并保护生物多样性;对连续整体的生态廊道实施严格保护,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各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根据集合种群理论和岛屿地理学理论,绿道还可以减轻景观的破碎化程度。

目前,我们建议以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等为核心,以大江大河和各大山脉为骨架,设计国家尺度绿色廊道建设的总体战略框架,提出国家层面绿色廊道网络构建的总体方案。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拟年内出台

《中国环境管理》:今年关于长江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由强调“大开发”转为“大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环境保护摆上优先地位。南京环科所所在地南京,是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组成城市,您认为“十三五”阶段应该如何切实落实长江经济带建设过程中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高吉喜: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长江经济带的生态区位非常重要,是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点地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截至2015年底,长江经济带有各级自然保护区1087个,面积1778.8万公顷,26个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面积12394.8万公顷,分别占长江经济带9省2市总面积的8.65%和60%,在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和洪水调蓄等方面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近些年来,受大规模、高强度城镇化、工业化开发影响,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部分恶化,给整个长江的生态环境敲响了警钟。“十三五”期间,必须转变长江经济带传统发展思路,从过去强调“黄金水道”建设,转移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上来。

首先,应加快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立足严格保护、优化开发,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化增长边界,构建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空间格局;其次,应加快开展区域、流域生态环境风险调查与评估,排查环境隐患,建设“安全长江”;第三,要着重加大水环境、土壤环境污染防治力度,促进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建设“清洁长江”;第四,要加强以水生态系统为核心的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大力构建绿色生态廊道,发挥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屏障作用,建设“生态长江”。

今年3月中央刚刚发布了《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预计今年年内就会出台《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此规划正在由环保部牵头,紧锣密鼓地推进当中。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十三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带,一定要持续秉承“生态优先”理念,始终坚持绿色、协调发展。

原标题:【专访】高吉喜:从“十三五”规划纲要看未来五年环保工作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长江经济带查看更多>环境治理查看更多>高吉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