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报道正文

陈吉宁:以生活方式绿色化助推环境治理

2016-04-27 09:38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陈媛媛关键词:环保绿色环保陈吉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杜少中认为,环保部门的基本职责就两个,一个是干,一个是说。干是组织污染防治,说是动员公众参与,进行宣传教育,不但要干好,还要说好。环保部门应该及时发布信息,跟踪污染事件,对事件做出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估,要有科学依据,要准确。同时要给公众做科普,这是最好的科普时机,在公众最关心的时候,科学解读环保知识。

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现代传媒可以广泛凝聚社会力量,深入宣传绿色发展的知识及价值取向,逐步增强公众忧患意识、节约意识与责任意识,让绿色理念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绿色生活方式成为百姓的自觉行为。

规划纲要要求,建设现代传媒体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增强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

杜少中认为,环保部门要用好互联网,特别是新媒体,依托互联网搭建公众参与平台,了解更多公众的呼声,让环保事业充分体现民意,有效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

社会共治是公众参与的保障

“共治”才能“共享”。推动绿色发展不能靠政府一家唱独角戏,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共同行动。

杜少中认为,环保公众参与工作应该由政府主导,社会组织积极推动,企业和个人参与,媒体和社会监督。政府是社会运行的组织者,要积极动员公众参与,让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发挥作用。

信息公开是公众参与的前提和基础。

“十二五”以来,环保部门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及时主动公布空气、水环境质量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环境信息,发布重点排污企业和违法排污企业名单,实现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全本公开、政府承诺文件公开、审批决定公开、环评机构和人员诚信信息公开。信息公开对提升公众的环境意识、监督企业守法,发挥了重要作用。

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开放共享。

杜少中认为,大数据等科技发展,为公众参与精准治污提供新领域,将有利于提升环境治理能力。

健全社会监管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随着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公众环境监督意识有了较大提升。2015年,各地“12369”环保举报热线相继开通了微信举报平台,全国共收到并办理举报线索1.3万件,件件有着落、有反馈。

“十三五”期间,环保部门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网络举报平台和制度,构建国家统管、四级联网、面向公众、社会公开的信息平台,把政府和企业同时放在阳光下,接受公众的监督和考评,让每个人都成为保护环境的参与者、建设者和监督者。

今后5年,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需要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需要系统规范的激励约束机制,需要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丽中国。

原标题:以生活方式绿色化助推环境治理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查看更多>绿色环保查看更多>陈吉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