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除了这种解释之外还有一种经济学上的解释: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在改变,由第二产业为主转变为第三产业为主,向知识经济转型;技术的进步会带来更加清洁的生产流程;法律体系逐步健全,政府加强监管也可能促进拐点的到来。
图片来源:新华社
另外,EKC曲线背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驱动因素就是污染转移。因为发展中国家有更廉价的劳动力,污染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同时,在发展中国家,法律体系不健全,环境管理远不如发达国家规范,环境标准不严格,企业在发展中国家就不需要采用过多的环保措施,进而生产成本更低。但是这样看来,EKC曲线所显示的环境质量的改善是以另一个国家环境恶化为代价的,并且这只会让污染物的排放物是增加而非减少。因为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同样的产品,不必遵守发达国家那样严格的环境标准。这种现象被称为“污染天堂”,并且有研究声称,由于“污染天堂”的存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京都议定书》反而会加剧温室气体的排放(因为只增加了发达国家的环境要求,而并没有对发展中国家提出具体的减排要求)。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存在于同一国家内部各地区之间,例如中国城市与农村,东部沿海与中西部。
其实EKC曲线当初只是拟合的经验曲线,不能代表某种“规律”。此外,EKC曲线有很多局限性。首先,EKC曲线的研究局限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特定污染物(比如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往往一种污染物的削减也是以另一种污染物的增加为代价的。比如一般随着经济发展,煤使用量会减少而石油使用量会增加,对应着就是硫化物的减少和氮氧化物的增加。其次EKC曲线目前只在大气污染物的验证上比较成功,对于具有一定积累性的污染物或者环境指标,比如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指标,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符合EKC曲线的关系。另外,从长期来看,EKC曲线的倒U型曲线可能只是N型曲线的一部分,现有很多研究表明,部分污染物(例如工业固体废弃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呈现N型关系。这意味着还存在第二个拐点,越过这个拐点之后,经济发展依旧会导致环境恶化。
早在EKC曲线研究早期,就已经注意到了三种主要曲线类型,线型,倒U型,N型,而倒U型并不是普遍的规律
所以EKC曲线并不能揭示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在近期的研究中也可以看出。 之前EKC曲线的研究只是针对某种特定污染物和人均GDP的关系,并不能用来表示总体环境质量的改善。在环境领域,反应环境质量的一个综合性指标是生态足迹,所以近几年关于EKC曲线的验证转向了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2016年南昆士兰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Queensland)针对22个国家的研究显示,有10个国家可以认为呈现出倒U型的关系(其中部分国家也可以认为呈现出N型或其他形状的关系),而2013年南特大学(University of Nantes)针对15个国家的研究则表示只有2个国家的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呈现倒U型的关系。
回到2015年陈吉宁部长提到EKC曲线的时候,就有部分学者发声,反对将EKC曲线经验曲线上升到“规律”的层面。其实只是条曲线,其本身并不能说明什么,且并不可靠。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同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及山东党政代表团一行到远景考察调研。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向代表团介绍远景通过创新打造能源大模型,构筑新型电力系统,赋能智慧风电、储能、绿色氢能、动力电池、能源管理等领域创新发展的实践,并
1月12日,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一行赴沪拜会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双方就携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共同践行“双碳”目标,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强化“四大功能”,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行深入交流,并达成广泛共识。陈吉宁对宋海良一行到访
“中国碳市场大会2023·上海”11月8日举行。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致辞,并与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共同启动大会。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通过视频致辞。加快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为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
6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同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晓军一行到远景考察调研,就新型能源系统、零碳产业园、绿色金融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和交流。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介绍了远景通过集成智能风电、动力电池、储能、氢能、能源物联网的业务,打造新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主题教育和大兴调查研究部署要求,6月19日下午,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实地调研竹园污水处理厂四期工程,并以“四不两直”方式冒雨直插现场,分路检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转型工作。
6月5日至6日,2023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许昆林;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浩;安徽省委书记韩俊,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出席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
据上汽集团报道,4月14日,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实地调研上汽集团并召开现场会,深入研究推进上汽集团创新转型和新能源汽车发展工作。陈吉宁指出,当前,汽车产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上汽集团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自我加压、自我革命,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推进企业创新转型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2023年1月19日,2023年省级地方两会全部落幕,全国31个省市区完成省级人大、政府、政协三套班子调整。其中,陈吉宁、郑栅洁、毛伟明等人均在能源领域担任过要职。陈吉宁,于2015年1月-2015年2月任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于2015年2月-2017年5月任环境保护部部长、党组书记;郑栅洁,于2
据新华社消息,日前,中央对上海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进行了调整。李强同志不再兼任上海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陈吉宁同志兼任上海市委委员、常委、书记。10月28日,上海市召开领导干部会议,中央组织部部长陈希同志在会上宣布了中央决定,称这次调整是中央从大局出发,根据工作需要和上海市领导班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日前,中共中央决定:李强同志不再兼任上海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陈吉宁同志兼任上海市委委员、常委、书记。陈吉宁,男,汉族,1964年2月生,吉林梨树人,1998年4月参加工作,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土木系环境系统分析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2022年10月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原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原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同时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