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PPP项目的三大风险和五大融资工具

2016-05-11 11:27来源:PPP项目公众平台关键词:PPP模式PPP项目生态环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PPP模式的影响因素

其实,我国早已经开展和参与PPP项目,涉及交通、运输、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但也不乏最终失败的案例,从实践的情况来看,民间资金进入PPP模式的热情并不是很高,在PPP项目运作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共性问题也值得关注。

1、外部风险与不确定性

PPP项目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这种大范围建设活动的风险也存在于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中。项目的外部风险和不确定性根源于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政府和私营合作方作为不同性质的投资者,他们有着各自的利益目标。政府与私营合作方之间的利益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个方面:一是利益目标不一致,二是政府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越位。

①法律保障体系不健全带来的风险:由于法律法规的修订、颁布等,导致原有项目合法性、合同有效性发生变化,给 PPP 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带来不利影响,甚至直接导致项目失败和终止。

②审批、决策周期长:PPP项目审批程序过于复杂,决策周期长,成本高。项目批准后,难以根据市场的变化对项目的性质和规模进行调整。

③政治影响因素大:PPP项目通常与群众生活相关,关系到公众利益。在项目运营过程中,可能会因各种因素导致价格变动,遭受公众的反对。

④政府信用风险高:地方政府为加快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有时会与合作方签订一些脱离实际的合同以吸引民间资本投资。项目建成后,政府难以履行合同义务,直接危害合作方的利益。

2、风险分担机制

PPP项目的设计最重要的就是两点:一是风险划分,二是基于风险的利益分享。利益平稳的结果是公共部门资金价值最大化,同时能够提供足够的吸引力,让私营部门愿意进入传统的公共领域。风险有几个层次,包括:整体经济情况决定、项目决定和公共合作关系决定。不过,PPP已经有很多年的运营经验,实际的风险划分已经形成了一些公认的惯例。合作各方都无法控制及管理的风险应当分配给风险承担能力最强的那方,因此宏观层面的风险一般由公共部门承担,而微观层面的风险由私营部门承担,降低微观层面风险通常是引入私营部门提高效率的体现。PPP项目的实践表明,风险分担是PPP项目成功的关键,风险分担一般是合同具体细节规定的,这就使得合同的议定过程至关重要。

PPP 项目同样蕴含较大的风险,合理的风险分担是PPP项目成功的关键,政府承担过多或过少项目风险都可能导致项目失败。在PPP模式下,特许经营期限多在10~30年,甚至更长。政府与私人部门对项目的投入应从长远视角看待项目投入和产出。对私人部门来说,如果过度压低建造成本,那么后续的运营维护成本就会增加,项目总成本反而上升。政府部门也是如此,虽然可以缓解当期财政压力,但如果提供了过高的补贴承诺,就会增加未来支出压力,加大债务风险。因此,对已完成项目的总结分析也是政府积累PPP项目运作经验的重要途径。

3、模式自身风险与不确定性

截至2015年4月,共有16个省份发布了PPP项目的规划,涉及1006个PPP项目,总投资金额达1.98万亿元,其中北京和四川的投资额都超过了 2500亿元,温州、贵州和福建等地均超过1000亿元,但从统计数据来看,PPP签约率较低成为大力推广PPP模式最大的制约,其实这根源于PPP模式自身存在的诸多不确定因素。

①PPP模式引入的可能不是增量资金。由于在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构成 中,超过一半是自筹资金。这些自筹资金绝大多数是新进入的民营资本。有可能出现PPP项目中引入的资金是本来就要进入基建投资领域的民营资本,那么将出现“新瓶装旧酒”的局面,PPP模式起到的作用不是引入增量民营资本,起不到扩大基建资金来源的作用。PPP模式引入民营资本的初衷将大打折扣。

②PPP 模式缺乏长期的、稳定的激励机制。由于很多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存在收益率低,周期长的特点,这降低了民营资本进入的积极性,这时候需要政府出台一些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融资便利等一篮子的激励计划,但是到目前为止,除了发改委和国开行出台了有关融资优惠条件的措施外,还缺乏一个系统性的激励机制,这将影响PPP模式的整体签约率。

原标题:【PPP学习】PPP项目的三大风险和五大融资工具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PPP模式查看更多>PPP项目查看更多>生态环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