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危险废物市场正文

4月并购地图:电子废弃物处理行业的“三国演义”

2016-05-31 08:38来源:宇墨Umore作者:史方标关键词:环保产业电子废弃物电子废弃物处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外资企业:最典型的是日本的同和环保,但就目前国内环保行业环境而言,外资企业(尤其是运营类企业)的发展还比较受限。

可以在图中看出,在收购之后,随着东江出局,桑德凭借收购直接弥补上了与前两家的业务规模差距,三家领先企业在运营规模和项目数上互有胜负,再难分清明晰的一二三名。格林美、中再生以及桑德再生三家企业三足鼎立的行业格局在这一产业就此形成。宇墨咨询认为,实力均不俗的这三家企业在未来数年内竞争的关键点将是电子废弃物拆解业务和母公司(包括关联企业)的业务的整合能力。如桑德的云环卫、格林美的互联网回收平台,以及首创的其它环保业务等。

突破特长型环保企业的瓶颈。环能科技——磁分离技术;清水源——水处理化学品;津膜科技——膜技术。这几家贴着明显特长标签的企业在本月实施收购。收购的对象分别是从事环保工程的四川四通环境、从事水处理设备与工程业务的河南同环境以及水处理设备制造业务的山东德联环保。深入分析三家特长型企业的相似之处则可以将这几起并购案逻辑理顺。

首先,已经提到,三家企业在环保产业中企业中特长标签明显,受益于此专业化标签的同时,较为单一的业务形态某种程度上这也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根据刚刚出炉的2015年年报,三家公司去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3%、5.9%和-38.1%。可以说,在竞争愈发激烈的行业环境下“一招鲜式”的环保企业触到了明显的发展天花板。

其次,支撑这几类专业化的环保企业过去几年快速发展期的并非资本投入,而是其能力特长。因此,这几家企业都不是环保产业并购市场上的常客。然而在遇到发展阻碍的今天,他们也或主动或被动地投入了并购的大潮。

从收购的标的来看,几家企业的选择多是和现有业务有一定关联度,但在在业务覆盖面上有一定延伸的企业标的。于是,几家 “I”型公司向“T”型公司发展的战略考量跃然纸上。宇墨咨询认为,随着环保产品及服务买方需求愈发全面和综合,以及环保技术的革新和更替不断加速,某一单项技术和能力的市场红利期将有所缩短。将有越来越多的特长型环保企业遭遇发展的瓶颈,并购能否成为突破瓶颈的灵丹妙药?或许还要等时间来检验。



延伸阅读:

格林美加码电子废弃物处理产业链

4月项目地图:17个中标案例 涉及土壤修复和海绵城市领域

原标题:4月并购地图:电子废弃物处理行业的“三国演义”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产业查看更多>电子废弃物查看更多>电子废弃物处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