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评论正文

【分析】垃圾分类处理路径理论性思考

2016-06-08 13:41来源:环卫科技网作者:顾云海关键词:废弃物垃圾分类垃圾处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该理论的实施将改变政府在采购环卫公共服务资金投入的比重分配,改变资金流动的次序,改变对环卫作业市场化的一些定性和定位。包含三大内容:流程系统、政策系统、管理系统。以果求因,流程系统清晰可视化;以正确流程,寻求政策支撑;以管理支持,确保政策执行到位,确保流程稳固运营。

推行建议:

1、垃圾流动要分离

环卫系统中,垃圾流动系统,要从道路保洁中分离出来,形成垃圾流动,道路保洁(管控了垃圾正确流动,保洁这一块肯定没有多少垃圾,保洁的少量垃圾进入垃圾流动系统),公厕三个服务板块。而且垃圾流动要形成独立星系,系统的核心是平台监控系统,稳固各子系统在轨道上运行。

2、资金分配要调整

分离出来后,再看定额,路面整洁度是多因之果。环卫保洁整洁度,一定资金的投入,固有的流程,技术和管理力量下,会随着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保洁公司会出现盈利的增减。因此环卫市场化,不是一个纯市场化,它是在系统内的市场化。垃圾流动体系从保洁中分离出来,推动一系列的变革,保洁成本革命性下降。降低的资金去打造专业化,职业化,标准化的“城市心脏系统”。围绕整个流程,去看资金投入的比重,去看环卫行业市场化。

3、心脏系统要创造

心脏起到供血和输血的功能,心脏系统由源头感应细胞、垃圾集中点、和集散转运中心构成。在垃圾流动板块,前端的操作,分类垃圾收集员,属于公益性组织。随着操作和管理者的互动,最终消除二次分拣环节。但是随着布局的扩展,垃圾二次分拣的劳动力降低,布局在板块内的公益性人员,可以快速将源头的废弃物,回收,并带入正确轨道。经过培训的分类垃圾收集员,即可以把产生的垃圾带入正确处理轨道,也可以实现产品带入家庭的正物流功能。这是整个系统的最大价值所在,末端处理反作用于前端产品材质的开发,最终实现循环经济。

4、分类路径要理顺

要达到真正的垃圾分类的状态,其思考不单单是垃圾分类,而是要思考整个流程,整个系统。当思考整个流程的时候,会发现,系统的政策不协调,相关环节的冲突比比皆是。通过思考整个流程,物流、信息、资金流,很多问题就会凸显出来,是严重阻碍垃圾分类形成状态的内部原因,并非市民素质低下等原因。在思考这个系统路径的时候,以结果倒推原因,把问题简单化,再从源头一步步推演,是否能达到目标,这是一个次序再造的过程。而不要纠结现在的问题,及问题分析,这样总是在局部徘徊,难以成型完整的体系,需要要有个清晰的图景。

5、思想引领要正确

垃圾分类是市民的义务,再来看看,为了分类进行各种名目的补贴政策。或许,在局部可以形成一定效果,但是扩展开来,政府承担不起如此庞大的费用,所以试点之后无法复制。当资金链断裂,试点就面临失败。当然补贴政策是需要的,但是要根据流程而定,需要运行的动力源。我们要从管理的互动中,在正确的状态下,掌握思想动态,从正面引领市民参与,动员市民参与。围绕流程各点的目标,各管理单元,持续改进。

6、运行原则要坚守

运行方式要市民了解,第一要市民认同,为什么要这样做,“战争的伟力来源与民”;第二成本要可接受,比如各种无效的补贴政策,是否会遇到复制后的瓶颈,要从整体看资金分配比重;第三环境是否可持续,只为了赚钱,而忽视最根本的底线,我们的工作是为了防止污染,回过头再看看现在的状况,惨不忍睹。在原则范围内,因时而异,因地制宜,灵活机动。

7、监控系统要建立

从行政管理体制上来说,不同垃圾涉及到不同的管理部门,管理主体多,监管主体多,建立协同“陆海空、导”的司令部的协同作战平台很有必要。从垃圾污染第一属性上说,从体制上看,监控平台属于环保局下的一个第三方监控组织。监控的最小单元是村、居区划板块,监控的主体是村、居中的垃圾分类管理员。利用监控工具,街镇职能科室快速接收,快速协调处置,问题在基层自治组织快速解决,避免多头管理的弊端。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毛泽东的支部建在连上,得到的启示是复制,监控,管理,费用测算根基在最小单元。

8、理论实践要跟进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这是笔者的真心话,垃圾分类处理是一个实战性很强的领域,只有在运行中,操作中,去发现,去总结问题。是流程问题吗?是技术问题吗?是政策问题吗?还是基础性理论是错误的?我们操作者感到为难的是,没有经过一线具体了解所制定的战术,不符合国情的理论很难进入实战。需要理论,更需要理论落地,从沙盘推演中能指导实战。

9、准心目标要聚焦

工作的所有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达到一个总目标,流程设计要有利于总目标的实现,政策设计要支持流程的运行,各参与公司的分目标要符合总目标要求,管理要支持政策实施,技术要求要在平台上得以整合,形成一个供应链连接的产业生态系统。目标——把每一处产生的垃圾带入“正确,有序,快速”处理轨道,并后端反作用与前端的材质进入产品的利用。高度集中,再集中,协同“陆海空、导”聚焦目标进攻,再进攻。

原标题:垃圾分类处理路径理论性思考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废弃物查看更多>垃圾分类查看更多>垃圾处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