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迪斯尼乐园里的土“可食用”? 代表热议土壤污染治理

2016-06-15 10:16来源:东方网作者:詹顺婉关键词:土十条土壤污染防治迪斯尼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上海迪斯尼乐园开园在即,去迪斯尼体验什么?奇幻城堡、宝藏湾、飞跃地平线……除了这些热门项目,或许你有一个特别的选择:参观可以吃的土。

据报道,为了提升园内景观、保障游客游园安全,上海迪斯尼在建园过程中进行了大量土壤修复及改良工作,仅园内土地检测就达10万多次,其种植土壤安全级别甚至被评价为“可食用”。园区工程负责人曾称:“如果孩子在绿地里玩,不小心把土吃到肚子里,绝对不会有任何生病的危险。”

迪斯尼的做法是否是个例?目前上海土壤污染治理情况如何?上月底,历时3年、修改50余次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俗称“土十条”)正式发布。意味着,继大气污染防治后,土壤污染将成为我国重拳治理的又一环境领域。与此同时,上海市环保条例的修订工作也正在进行中,其中,关于土壤污染治理的法规条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热点。如何让“土十条”在上海落地?市人大代表许丽萍认为,在充分借鉴迪士尼经验,强化相关法制保障的同时,还应加强土壤治理的技术储备及支撑。

看不见的污染技术要求更高

与水、大气等污染类型相比,我国对土壤污染的治理起步并不算早。其中,一方面是因为,与水、气等肉眼可见的污染相比,土壤污染更具有隐蔽性,是一种看不见的污染,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另一方面,土壤污染治理技术要求高、修复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等因素也制约着土壤治理的广泛、快速推进。

许丽萍代表解释,由于土壤污染的复杂性,土壤修复有时需要采用多种技术。土壤治理本身需要经历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等过程,工艺复杂、过程漫长,而且土壤污染中往往伴随水、固体等其他污染类型,需要进行同步系统性治理,这就为治理过程带来了极大难度。

上海土壤大数据并非空白

与迪斯尼案例相比,前日发生的常州“毒土地”事件中所折射的土壤环境治理困境,或许是更值得关注的常态问题。究竟有多少“毒地”?自己离“毒地”到底有多远?恐怕是“毒土地”事件经曝光后,不少人的第一反应。作为土地污染防治的基础性工作,对污染的土壤进行监测监控、对区域土地污染基本信息进行调查排摸,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土壤修复治理的成效。

为此,“土十条”在第一条就提出: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深入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并建立每10年开展一次的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调查制度;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2020年底前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所有县、市、区全覆盖;提升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水平。

“近年来,上海在这方面已有所动作,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相关举措已连续多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许丽萍指出,市环保局及相关部门近年来已着手就本市土壤污染情况开展调研,并在重点区域(如南大地区、桃浦地区)开展了环境调查,对某些地块启动污染治理试点工作。

“上海在这方面并非一片空白”,许丽萍说,“但是现有调查数据是否充分,是否能够完全反应上海土壤的本体情况,还很难说”,她认为,“土十条”的出台将会促进相关工作的深入推进。

聚焦工业用地“毒地”转型须体检

近年来,在工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用地结构调整之中,一些劣势工业企业,纷纷通过易地、搬迁改造,退出繁华地段,其遗留的大量毒地亦随之被暴露于城市的阳光之下,其中有不少毒地未经治理,就被“正常使用”。由“毒地”所制造的伤害事件,常州并非第一起。

如何防止毒土地带来的风险?此次发布的“土十条”提出了针对性要求: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防范人居环境风险。明确管理要求,2016年底前发布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规定;分用途明确管理措施,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落实监管责任;严格用地准入。

对此,市环保局方面表示,随产业转型而调整、退出的历史工业用地,将成为本市土壤污染防治的重点。

“其实相关工作,市环保部门几年前就已开展”,许丽萍介绍,此前环保、规土部门曾联合发文,要求部分存在重污染的工业用地在搬迁、改变用途时,必须对土地进行严格的评估及治理,方能重新投入使用。正在修订中的上海市环保条例草案中也提出了相关规定。

“应当说,迪士尼的做法在上海并非个例”,许丽萍说,但是目前这种“要用地先修复”的做法,在本市仅限于部分工业区域,尚未覆盖到所有工程。她认为,上海迪士尼作为首个在国内主题乐园建设领域大规模进行环境评估和治理的案例,充分考虑了公共安全保障,对于今后绿地、游乐场等大型公共场地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许丽萍同时呼吁,农业用地中化肥、农药等有机物残留问题同样应当引起重视。她希望,“土十条”的出台能够促使政府部门进一步扩大土壤修复范围、提高工程准入要求。”

谁污染谁埋单代表:政府托底不能少

由于治理修复过程漫长且复杂,大量资金投入是土壤污染治理无法回避的瓶颈问题。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笔钱该由谁出?

据了解,此次出台的“土十条”进一步明确了土壤污染与修复的责任主体,提出,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责任界定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由造成土壤污染的单位或个人承担,并且实行责任“终身制”。同时规定,土地责任主体发生变更的,由变更后继承其债权、债务的单位或个人承担相关责任;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的,由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或双方约定的责任人承担相关责任。

“除此以外,还有两种情况值得关注”,许丽萍指出,当污染土壤的责任主体失去或者破产、无力承担修复费用时,根据国际惯例,人民政府应该依法承担相关责任。此外,由于长期以来对土壤污染的不重视,造成一些多经流转的历史存量地块的责任主体不明,这种情况下,政府也应该实行“托底”责任。“相关内容在‘土十条’中已有体现,而上海的地方立法也在同步完善中”。

许丽萍同时指出,土壤污染不仅需要通过制度设立破除资金瓶颈,更需要加强技术支撑,提高土壤治理的效能。要探索适合上海土地情况的工艺方法,丰富技术储备和积累。她还建议,上海应当通过不断研究工程实践,尽快制定完善土壤修复的质量技术体系,这将是未来调研、评估、治理的基本依据。

原标题:迪斯尼乐园里的土“可食用”? 代表热议土壤污染治理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十条查看更多>土壤污染防治查看更多>迪斯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