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技术正文

超低排放的企业之责 ──华能国际“烟气协同治理”技术

2016-06-17 14:43来源:华能国际关键词:烟气协同治理超低排放华能国际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工作要求高,技术水平先进”──这是施工方上海电气公司对金陵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工程的评价。工程建设中,一个个拦路虎接踵而至,庞大的施工现场,仅主体建设单位就有4家,另外还有低氮燃烧器改造、脱硫改造、低低温电除尘改造等工程齐头并进。高峰期施工人数多达1500人,战线绵长,工人来自五湖四海,作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工作错综复杂、纵横交错……尽管技改方案里规范了停工待检点和质量见证点,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丁是丁,卯是卯,24小时不间断施工,很多隐蔽工序转瞬就被封闭起来。眼瞅着质量管控就要成为方案里的一纸规定,金陵电厂采取了严格而果断的措施。

一幕幕攻坚克难的场景,让我们找到了华能国际超低排放多项全国“NO.1”的现实注脚。

无私奉献之责

通宵达旦,这在超低排放改造期间对于金陵电厂策划部贾红金来说是家常便饭。作为主任的他,安排项目建设进度,协调各施工单位作业,解决项目推进遇到的问题,往往不知不觉就是一天一夜。

对于金陵电厂策划部脱硫专工朱海峰来说,不加班反而不正常。连续40多天没有休息的他,白天高效完成现场协调工作,夜晚又将涌动的思维融入如水的夜色,不断改进工程细节。他提议脱硫工程中由4根避雷针、1根下引线,改为8根避雷针、2根下引线,增加了安全性、可靠性;吸收塔底板加厚2毫米,解决了搅拌器震动大的问题;氧化喷枪焊接于固定支架,解决了螺栓固定的松动问题。

金陵电厂在超低排放工程实施期间采用“人盯人”的办法,组织职工代表每日安全巡查;专门成立夜间检查小组,只要现场有作业就有电厂项目管理人员,24小时掌握现场的安全生产动态;结合每日生产碰头会同步召开项目安全生产会议,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反复强调高空、临边、起吊、动火、密闭空间及吸收塔防腐等高危作业的安全措施的布置与落实,监督并有效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通过定期召开安全监理例会,对各类风险控制点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湖南岳阳这座城市的内涵品质和华能岳阳电厂(简称岳阳电厂)所秉持的敢为天下先的气概交相辉映。该厂领导班子深知超低排放工程就得实打实地干,没有捷径。因此,电厂工作人员与施工人员一起每天24小时奋战在现场。改造期间,几乎人人都干裂着嘴唇,双眼熬得通红,工作服遍布着油渍……无私奉献的拼搏精神也让岳阳电厂成为了湖南省首台超低排放燃煤机组。

在超低排放工程的调试过程中,左权电厂运行专工魏占林和武汉凯迪调试经理王针共同进入吸收塔喷淋层进行通水试验,当时正值12月份,左权天气寒冷,地面已经结冰,他们不怕苦累,克服重重困难,钻入吸收塔亲自对塔内的每一个喷嘴进行检查后才离去。这次突击也让他们染上了重感冒。

晚上8时是许多人回家休息的时间,左权电厂超低排放工程施工期间则每日晚上8时进行工程日例会,协调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夜间施工的技术和安全交底。电厂从各生产部门抽调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24小时盯守,确保了安全施工、文明施工。

在工程施工中,华能国际很多基层电厂参加工程建设的项目人员连续坚守,严格执行施工旁站监督等措施。他们吃在现场,睡在厂里,咬紧牙关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和进度,确保了示范工程按照时间节点通过168小时试运行。

“华能国际将积极担负节能减排责任,以敢为人先的气概,以‘超环保、超节能’的目标,不断学习实践、开拓创新,不遗余力地继续摸索实践煤电的绿色发展之路,全力以赴保卫祖国的碧水蓝天。”华能集团副总经理、华能国际总经理刘国跃表示。

超低排放,企业责无旁贷。但这沉甸甸的责任让华能国际演绎成“如歌的行板”。

原标题:超低排放的企业之责 ──华能国际“烟气协同治理”技术观察之五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烟气协同治理查看更多>超低排放查看更多>华能国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