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深度解析】建国67年来 水污染防治走了哪些路?

2016-07-04 08:50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微信作者:刘秋琳关键词:水污染防治污水处理钱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南京市新住宅区氧气化粪厂

1936年,南京特别市政府投资近2.6万美元建成南京市第1座污水处理厂:南京市新住宅区氧气化粪厂,处理高档住宅与使馆区污水。该厂位于鼓楼区,占地3000m2,由美商设计,采用二级生物化学处理工艺,日处理量1000m3。目前,此处遗存楼房1幢,建筑面积约500m2,图为南京市排水管理处办公楼。

上世纪90年代之后污水处理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我国历年污水排放及其处理率

如图所示,统计了我国1985年以来污水处理总量的增加和污水处理率。截止2014年,全国污水排放总量到达716亿吨,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占510亿吨,总处理率达到90%。而1949年,我国仅能够处理几万m3污水。两者相比较,可以看到我国污水处理发展很快。然而,我觉得所谓的“总处理率”,准确的应该改成“总的处理能力”。我们建了这么多污水处理厂,虽然有能力处理这么多水,但实际上这些厂并没有实际处理这么多,为什么?因为我们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不重视下水道的建设。所以往往处理厂建好了,却没有收集到这么多污水,这是我们现在存在的一大问题。

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以资源消耗为代价

建国67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出现了世界奇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自1950至2015年,中国人口增长了2.5倍,GDP增长了55.5倍,而同期美国的GDP增长了7.3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也是一个世界的奇迹。而美国7.3倍的基数和我国55.5倍的基数差了上百倍,因此,我们不要骄傲。

但要看到,我国GDP的增长是用资源消耗作为代价换来的。2012年,我国的GDP占世界GDP的11.6%,但钢铁消耗却占世界的45%,能源消耗占世界21.3%,铜消耗占世界43%,水泥消耗占世界54%。可见,中国付出了非常巨大的资源消耗的代价来换取到GDP的增长,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工业废水污染的防治有成绩,也有教训

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我国就已经开始在工业废水防治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在工厂里的处理设施,到60年代中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停了,直到70年代才继续进行。我们进行了一些工业废水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如电镀废水的电解处理、啤酒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焦化废水的A-O处理工艺、味精废水的强化生物处理等。

有相当一段时间,特别是从80年代到90年代,我国环保工作加强以后,关、停、并、转曾被作为主要的水污染防治手段。80年代起,我们才开始接受西方一些理念,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从源头消减污染产生并节约资源的投入。十七大开始,我们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进一步加强”,在这个阶段,已经开始引入了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等理念与方法,在源头控制工业污染,同时收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两个效果,就是经济环境效益的双赢。

原标题:钱易:建国67年来,水污染防治走了哪些路?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污染防治查看更多>污水处理查看更多>钱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