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政策正文

河南省开封市十三五规划:涉及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附全文)

2016-07-05 10:22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超低排放环保河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实施“文化+”行动计划。以文化为基础、融合为关键、转型为目的,将文化创新和创意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以“文化+”促进产业融合发展。重视“文化+”跨业态发展,推动“文化+”在全产业链条上与制造业、金融业、建筑房地产业、软件业、休闲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培育更多文化新兴业态。全面落实“文化+”行动计划,重点推进“文化+旅游”“文化+城建”“文化+农业”“文化+工业”等十项专项行动,谋划一批新的“文化+”重大项目,促进开封经济转型升级。

专栏5:“文化+”十项专项行动“文化+旅游”专项行动。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旅游业大发展。创建全国旅游示范城市,年均旅游人次增幅达到13%以上,年均旅游总收入增幅达到15%以上。

“文化+城建”专项行动。以“外在古典、内在时尚”为核心,按照新宋风城市整体建设风格的设计理念,将新宋风城市总体风格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通过高水平的城市规划、高标准的城市建设和严格的城市管理,将开封市打造成城市风貌独特、地域特色彰显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文化+会展”专项行动。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传承文化、服务发展的理念,用文化资源激发文化活力,用文化活力增添城市魅力,用节庆会展提高城市影响力。打造文化性、市场性、群众性特色鲜明的会展品牌。

“文化+工艺设计”专项行动。发挥“中国书法名城”“中国木版年画之乡”优势,积极开发具有开封特色的文化旅游工艺产品,引导推动更多产品走出去,推动书法、绘画、汴绣、北宋官瓷等开封传统文化工艺品的发展。“文化+餐饮”专项行动。研究深挖北宋宫廷御菜做法、内涵,做好传承创新;巩固扩大豫菜、餐饮老字号、开封小吃等优势,做亮豫菜精品,推动餐饮老字号开展连锁经营、开封小吃“走出开封”;培育建设一批美食广场、美食街坊;培育评选一批“餐饮名店”;积极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美食之都”;培育5-10个餐饮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餐饮文化品牌,培育1家餐饮企业上市。

“文化+健康养老”专项行动。依托黄河历史文化资源,推进开封城市北区休闲娱乐、观光旅游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养老产业园区。大力发展养生膳食、养生茶饮、中医保健、养生用品研发制造等养生产业。开拓食疗、食补、食养、药食等市场,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加快环城公园、水系建设,逐步扩大公共文化场馆和公园的免费开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养生场所。

“文化+体育”专项行动。打造市体育中心文化体育休闲公园、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文化博物馆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引进大型体育赛事,提高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办赛水平,更好地发展文化体育旅游。推进群众性传统舞蹈、体育类项目进社区、进校园。鼓励和支持传统体育、民族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发展。全力实施体育“3811”工程,创建“全国武术之乡”,打造开封西湖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和环城墙健身带。

“文化+农业”专项行动。以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依托生态资源禀赋和历史人文资源,在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各个环节注入文化元素,通过文化引领、文化提升,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乡村,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类型丰富的乡村特色文化项目。

“文化+工业”专项行动。培育、保护工业品牌,提升品牌文化,完善品牌培育体系,提升品牌培育能力。筛选一批工业领域老品牌进行重点培育和保护。促进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工业旅游以及创意产业快速发展。支持工业企业加大研发设计投入,建设一批展现工业发展成果的企业展览馆、博物馆。建设一批观光型工业企业。通过开展专项行动,指导工业行业协会、文化专业机构和工业企业深化融合与合作,形成示范效应,促进工业文化水平全面提高,实现工业转型升级。

“文化+市场”专项行动。建立健全拍卖市场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打造文化产品拍卖基地,策划组织高水平拍卖活动,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鼓励和引导收藏文化市场良性发展,扩大收藏市场规模,将地摊式的收藏市场整合成高水平的收藏市场。大力发展博物馆业,强化公办博物馆主阵地作用,发展民办博物馆,打好艺术馆、文化馆等形式多样的文化展示牌,构筑开封民俗文化展示体系。利用城墙门楼、大学校区、名人故居、历史建筑等文化资源,建设民办博物馆、城墙文化博物馆、艺术馆。

第三节 完善提升科学发展载体

实现产业集聚区晋位升级目标。坚持“五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的基本要求,以延伸完善产业链、培育发展主导产业为重点,推动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突出集群、创新、智慧、绿色发展导向,推动产业集聚区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提高产业集聚区的吸引力、竞争力、带动力。逐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升产业集聚区载体功能,推动产业集聚区加快由规模扩张向量质并重转变,由要素投入驱动为主向投资、创新双驱动转变,加快建设智慧园区。突出差异化、专业化发展,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重点培育和发展装备制造及汽车和零部件、农产品加工、化工、纺织服饰、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加快培育百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培育百千亿级产业集聚区,培育星级产业集聚区。到2020年,汴西、尉氏县产业集聚区产值争取突破1000亿元;杞县、通许县、黄龙产业集聚区产值争取突破500亿元;汴东、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产值争取突破400亿元。

加快中心商务区和特色商业区提速增效。以龙头带动整体发展,吸引高端要素集聚,形成区域产业发展的综合平台。以培育特色服务业和增强区域服务功能为中心,打造特色商业街、服务业专业园区;发展楼宇经济、建设现代专业市场;创新体制机制,完善配套设施,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园区管理,探索形成“一区多园”管理模式。把中心商务区、特色商业区重心转到促集聚、育特色、提服务、强融合上,打造10个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特色商业区。

优化布局专业园区。坚持集中集约、突出特色、重点突破,支持县区合理规划布局专业园区,推动产业多样化发展和培育发展后续力量。依托具有制造业基础的区域,布局建设一批制造业专业园区,推动项目集聚,形成与产业集聚区分工协作、错位互补的发展格局。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和生态资源禀赋,突出产业跨界融合,布局建设一批文化产业、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等专业园区。结合城市改造和业态创新,布局建设一批创意设计、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专业园区。依托交通枢纽、重要商品集散地、城市功能疏解区,布局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和新型专业市场。重点发展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汽车及零部件、健康养老,杞县农产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尉氏县纺织服饰、医疗器械,通许县特种电动车,禹王台区新材料,顺河区商贸物流,祥符区高端化工,龙亭区文化创意,鼓楼区商贸餐饮等专业园区。

延伸阅读:

河南省启动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

河南省发布关于全面放开环评机构服务市场的通知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