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流域治理评论正文

【组图】城市河流的归宿:韩国两个河流生态恢复案例的启示

2016-07-07 11:33来源:人文园林关键词:河道改造河流改造污水处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3 分区域恢复和建设

河流生态恢复既然是多目标的治理工程,其设计主题必然多样化。分析清溪川与光州川的生态修复,都是根据地形特点划分几个区域,并对不同区域赋予不同的主题。清溪川生态恢复中将河道分为三段:第一区间位于政治金融中心,周边有政府、新闻中心、银行等,景观设计上处处要体现现代化的特点;第二区间有许多小商品市场,是市民最常去的地方,设计上强调滨水空间的休闲特性;第三区间为居民区和商业区的混合区域,发展相对落后,设计上强调自然生态特点。光州川则根据上中下游区间分为三个主题:上游区间最大的特点是流水,其建设主题为“自然中的河流”;中游区间位于城市中心,其建设主题为“文化中的河流”;下游区间的生态环境良好,其建设主题为“生态中的河流”。这种分区域设定主题的方法,充分考虑到了河流周边的地形特点,包括人文、历史等,能较好地体现河流特点并发挥其功能,节省大量人力、财力的同时,使河流与城市融为一体,既满足人类的需求,还考虑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

3.4 值得借鉴的恢复技术

3.4.1 重视前期调查

清溪川与光州川的恢复工程在开工之前都做了详细的前期调查,主要是专家座谈、现场调查、市民意见调查等,其耗费的时间与精力都是相当多的。就是在这种缜密的前期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目标治理、分区域设定主题的规划书。

3.4.2 营造生物栖息空间

恢复过程中应确保生物栖息空间,以促进生物多样性。鸟类栖息地的恢复方法有:保护自然退化地、沙石地、植物群落等现有的生态环境,建造人工湿地,铺设观测道路等。鱼类栖息地的恢复方法有:建造鱼类通道,修建多孔质植被护岸、浅滩和水潭、多段式跌水设施、护栏等。其中,利用护栏营造静水区的方法非常值得借鉴。一种是在岸边设置浸水方框,向方框内填满沙石,形成多孔质空间,栽植植被,形成水草带;另一种是离护岸有一定距离处打入木桩,内部铺设巨石,从而减缓水流、防止潮水。

3.4.3 景观功能的保全

栽植植被时应尽量选择乡土物种,给动物提供栖息地。特别值得学习的是对人工建筑物进行全方位绿化,例如,恢复光州川时,对桥梁、桥墩和堤坝坡面也进行了绿化,从而提高水边景观的水平,促进亲水活动。此外,两个河流案例中都修建了自然学习基地,在人们娱乐之余,还可以了解大自然,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3.5 河流恢复是一个系统工程

总结清溪川与光州川生态恢复的全过程,其步骤大致为:前期进行详细的调查;设计过程中清楚了解每一个环节、明确设计思路;建设过程具有灵活性,根据实际情况营造河流特色;建设过程结束后,持续进行维护管理,保证河流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河流治理工程独立开展环境影响评价,这是需要国内河流治理工程借鉴学习的。此外,河流生态恢复需要多学科参与和多部门配合,例如生物学、植物学、统计学、水利、园林、建筑学、环境影响评价等。综上所述,河流恢复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且是多学科共同合作的过程。这告诉我们,河流恢复中不仅要重视建设过程,更应该注重前期调查与后期的维护管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恢复的最优化。

3.6 城市河流治理的难点问题

韩国两个河流生态恢复的案例在基本实现了恢复目标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些问题。清溪川80%的水均由汉江抽取而来,对河流生态与永续经营等问题考虑不足,是一条人工排水道,维护管理开支较高。而光州川存在着相同的问题,河床底部与两侧由于铺设防渗层,影响了生物的生长,河流本身的自净能力也没有得到恢复。此外,设置过多的人工设施,原本应自由渗透的岸边却以亲水为由做成了水泥地等,这些设备造价高,且破坏了生态系统。在恢复河流自然特征的同时如何协调城市文化和满足市民的需要,这成为城市河流生态恢复的难点。

一条好的城市河流不仅需要满足治水要求,更要达到与城市融为一体的效果。把河流治理列入城市规划之中、将城市河流生态恢复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进行多目标的恢复治理,最终使城市河流成为生活中的河流,这也许就是城市河流的归宿。

原标题:【规划设计】城市河流的归宿:韩国两个河流生态恢复案例的启示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河道改造查看更多>河流改造查看更多>污水处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