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市场正文

节能环保产业跟踪报告:环评市场化放开孕育新空间

2016-07-14 08:44来源:中信证券关键词:节能环保大气污染防治环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环评市场化放开,资本布局通道优势

“红顶中介”脱钩加速,环评市场化放开

环境影响评价(英文缩写EIA,即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也即事前环评。广义来说,环评还应包括环境影响后评价,即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在通过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且稳定运行一定时期后,对其实际产生的环境影响以及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者改进措施,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方法与制度。

表2: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影响后评价内容简介

环评目的是为了控制规划及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关系到公共安全问题。因此,国家对从事环评业务的机构及个人实行资质许可制度。对于机构,根据其拥有的环评工程师数目及运营经验,分为甲级和乙级机构(评价范围有差异)。对于个人,通过职业资格考试,选择出合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目前,全国共有37,754名环评岗位证书持有人,其中环评工程师有10,039名,占持证人员的26.59%。分地区来看,北京、江苏和山东三地环评工程师最多。全国共有1,020家环评机构,其中持有甲级资质的机构有184家,占总数的18.04%,属于稀缺资源;持有乙级资质的机构有836家,占总数的81.96%。以总量算,北京、山东和江苏三地的环评机构最多;以甲级资质算,北京、上海和四川三地甲级环评机构最多。据不完全统计,乙级资质中50%及甲级资质中80%都集中在环保系统内(环保部、各地环保厅及环保局隶属环科院、环科所或科研机构),形成了所谓的“红顶中介”,一定程度上环评失去了原有的监督预防意义,更多是形式过场。

原标题:节能环保产业跟踪报告:环评市场化放开孕育新空间(图)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节能环保查看更多>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环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