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项目正文

总投资近百亿 呼和浩特市水污染防治工程项目清单

2016-07-14 09:26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污水处理水污染防治工业废水处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呼和浩特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6年度实施方案

一、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水环境质量情况

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呼和浩特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主要为地下水,黄河水作为城市补充水源。根据呼和浩特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14年水质监测结果,地下饮用水水源地市区九个自来水供水厂水质指标39项,地表饮用水水源地引黄入呼取水口水质指标109项,监测合格率均为100%,为Ⅲ类水质,饮用水水源水质情况总体较好。各旗县城镇饮用水水源全部为地下水,根据2014年呼和浩特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各城镇水源的水质常规监测结果,除托县双河镇水源外,均能稳定达标,托县双河镇乃同水源氟化物超标,主要超标原因为地下水本底值超标。

地表水污染防治现状。呼和浩特市重点流域考核断面包括黄河喇嘛湾断面、万家寨水库断面、大黑河大入黄口断面以及浑河入黄口断面。根据2014年水质监测结果,各断面均能达到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要求。黄河、浑河各断面水质为Ⅲ类,大入黄口断面水质为Ⅴ类。城区水体经综合整治,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仍存在黑臭水体。

地下水环境质量。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2014年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呼和浩特市潜水、承压水水质均为优良级别,无水质极差区域。

(二)水污染防治工作现状

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十二五”以来,呼和浩特市对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保护区划定和调整,同步进行保护区建设工作,共设置125块水源保护区界标,16块警示牌和2块宣传牌。借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建设和建成区城中村改造,开展水源保护区内环境综合整治。加大饮用水水源日常水质监测频次,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情况专项执法检查,城市饮用水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地表水污染防治工作。推进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8万吨/日,中心城区建成辛辛板、章盖营、公主府、金桥、班定营污水收集系统,城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加强工业废水污水处理,托克托、盛乐、如意、金山工业园区相继建成污水处理厂,金川、裕隆工业园区废水也逐步得到处理。实施城市环城景观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城区水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组织开展地下水防污性能研究,并对城区地下水源地进行了保护区优化调整。开展以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和污染源为对象的“双源”调查评估。定期开展矿山、畜禽养殖、垃圾填埋场等环境专项整治工作。

(三)水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整治进程缓慢。城区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井大部分位于建成区,水源保护与城市社会发展矛盾日益凸显,保护区内违章建筑清拆、污染源关闭等整治工作难度较大。

地表水污染防治工作有待加强。生活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相对滞后,处理水平不高,再生水利用率较低。清水河、武川、金山、裕隆(班定营)污水处理厂管网还未覆盖园区全部工业企业。建成区地表河段基本无天然径流,主要接纳城市生活污水,汛期构成对黄河水体水质的威胁。

地下水超采问题突出。呼和浩特市地下水超采区较大,潜水、承压水水位总体变化趋势以下降为主,现已形成西水厂地下水降落漏斗,并且漏斗有明显扩大的趋势。

二、年度目标

到2016年底,市区污水处理设施全部达到优于一级A排放标准,污水处理率达到95%,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关闭公共供水管网范围内自备井130口;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初见成效;河道整治全面展开,大黑河入黄河监测断面水质达到Ⅴ类标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

三、年度工作任务

(一)工业污染防治

取缔“十小”企业。开展全市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排查工作,编制取缔“十小”企业年度计划。2016年底前,全部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油、电镀、农药等“十小”生产项目。(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各旗县区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落实)

实施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对印染、农副食品加工、氮肥、有色金属、原料药制造、农药、化工、火电、乳业、生物发酵行业进行排查,加大废水处理与综合利用。制定并实施全市清洁生产审核年度计划。(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市经济和信息化委负责制定并实施全市清洁生产审核年度计划,市环保局负责控制污染物排放工作,各旗县区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落实)

推进工业园区污染治理。强化园区企业废水预处理,加快园区污水厂提标改造。本年度完成裕隆、盛乐工业园区废水收集管网建设,其他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开展实施提标改造工程。全市所有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排放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市环保局牵头督导,市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等参与,各旗县区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落实)

(二)城镇生活污染治理

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与提标改造。完成班定营5万吨/日、托县双河镇1万吨/日污水厂扩建工程,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水平,启动班定营、托县双河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辛辛板、章盖营、公主府深度处理工程,年底前,全市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及以上排放标准。制定土左旗毕克齐镇、托县新营子镇、和林县盛乐镇、清水河县喇嘛湾镇、新城区保合少镇等国家重点镇的污水收集处理方案。(市水务局、环保局牵头,春华水务公司负责管辖污水厂提标扩容、各旗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污水厂提标扩容及国家重点镇污水处理方案制定)

加强配套管网建设。新增污水收集管网67公里,实施小黑河纳污箱涵污水分级截流工程,按区域分别接入辛辛板、章盖营、金桥污水处理厂;哈拉更沟、金桥开发区污水全部接入金桥污水厂;建成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5%。完善大黑河、小黑河、什拉乌素河、乌素图沟、扎达盖河雨水管网系统,完成玉泉区辛辛板雨污分流。(市水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等参与,各旗县区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春华水务公司负责落实)

实施金桥污水处理厂200吨/日污泥处理处置工程,制定土左旗、托县、和林县、清水河县、武川县污泥处理处置方案。(市环保局牵头督导,春华水务公司、各旗县区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落实)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水处理查看更多>水污染防治查看更多>工业废水处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