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Q:厌氧科技发展近几年不如以前多,比如科技的立项、课题比以前少了。您如何看城市污水厂没有很好的用到厌氧技术?
A:从现在的立项数量上看确实是比以前少,这个可能跟发展阶段有关系。在十年之前,厌氧在中国推广刚刚开始,各方面的领域都在发展区,包括农业、工业,厌氧技术应用都比较多。到了现在,厌氧的快速发展期已经过去了。我认为也正常,就像过去GDP 增长数据 10%,但是现在基数大了,增长个 5% 都很困难了。这是正常的现象。
谈到厌氧在城市污水方面的应用少,去年 Lettinga 到中国的时候,也反复谈到厌氧在生活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是下一步的重点。我们就这个题目交流过两次,开始不太理解,生活污水浓度太低了,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温度那么低,应用起来会非常困难。
2 年前去荷兰看的时候,Lettinga 提出生活污水要做到源分离。目前我们的城市卫生系统,马桶、下水道,污水处理厂,从长远来说是非常不可持续的一套系统。城市马桶和化肥的过量使用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很大。如果做到源分离,可以把占城市 70%-80% 污染物的厕所里的粪尿分离出来,做厌氧非常合适,可以产沼气,沼渣沼液做肥料也非常合适。
我们正在尝试商业化运作,在一个乡镇,大约 20 万 m 2 的社区,把粪尿进行单独收集,同时收集一部分秸秆,成为新农村的能源站,做成一个试点,满足农村的能源需求和有机肥需求。如果这个做好,可能比工业领域市场还要大。推广我觉得不单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有一个是观念的问题。需要我们先把示范工程做起来。
Q:在污泥的处理处置方面,厌氧技术应该如何作为?
A:污泥行业是一个不太好做的行业,污泥应用厌氧,从经济价值来说是很低的。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往往过度曝气,泥龄很长,污泥做厌氧产气量很低。我们在实验室做了以后,降解率很低,只有 20%~30%,相比生活垃圾方面应用,经济价值不高。前年到荷兰,有些研究就不太主张全部产沼气,通过控制酸化阶段来生产PHA、塑料。
在天津污泥论坛上王老师的发言也说到厌氧不一定要做到产沼气阶段,如果污泥做到产酸阶段,这个反应时间是非常短的,可以建立一个 VFA 平台。在污泥方面,厌氧不是一个唯一的解决方案,但一定是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这需要我们从技术角度不断提高效率,而且还要和其他技术结合。王老师一直在试图打通能源和农业的结合,一个叫环能,一个叫环农,污泥能利用的尽量利用,和农业结合起来这也是推广污泥厌氧的一个路径。
Q:如何去判断厌氧技术的好与坏?
A:不能完全用一个标准去评价,关键是适合不适合,针对一种物料,适合的就是好技术。做技术的人特别强调一种指标,比方说 EGSB,大家总是追求负荷要做到 30 公斤。
我当时请教 Lettinga 教授的时候,他反问我你为什么要做这么高呢,我回答说做这么高说明反应器先进啊,他就摇头说你去想吧。我认为搞技术的人会钻牛角尖,一投标你的 EGSB 是 30公斤,我的是 25 公斤,那就是我的技术落败了?但实际上,Lettinga 教授觉得负荷不要取的太高,因为没有免费的午餐,把这里参数取的很高,就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预处理就会要求很高,当 EGSB 取到 30 公斤的设计值,前面的水解酸化池要做的非常大,以保证前面做到充分的水解酸化,这实际上带来了局部最优,但整体投资并不是最优的情况。
什么是最先进?运行管理要方便、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要省,系统要稳定。实验室都是博士,研究生,但是工程中都是工人在使用,并不能把实验室的参数直接放在工程中用,所以技术是为了经济服务,不能盲目的追求高精尖。
2013年贵阳市高雁垃圾填埋气精韧天然气项目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各相关单位:202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因地制宜推进农林生物质能源化开发利用,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利用;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到2030年,建成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废弃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餐饮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近年来垃圾分类政策的实施,餐厨及厨余垃圾的产生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餐厨厨余垃圾处理行业的市场需求近几年也在持续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餐厨垃圾处理市场涉及众多参与者,这些企业各具特色,在第25届中国环博会上,
《厌氧生物处理、调试、运行指导手册》1、目的:本手册用于厌氧生物降解工艺单元的运行管理。2、内容及对象:手册包括有以下7个内容:即:厌氧生物反应概述;厌氧技术优势和不足;反应机理;厌氧反应器类型;厌氧反应器工艺控制条件;启动方式;运行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手册适用于厌氧反应器操作人
2月21日,由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中心和北控水务集团联合主办的2023污泥处置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在京举行,论坛聚焦十四五污泥集中焚烧无害化处理,集聚生态环境部等政府部门领导、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国内外环保企业领军人物等行业精
“十四五”期间,随着垃圾分类在全国的铺开,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入关键时期,按照全国300个主要地级市地区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的假设,十四五期间预计厨余垃圾总投资规模在1800亿元左右。“十四五”期间,确定了集中式为主,分散式为辅的技术路线,从事厨余垃圾处理装备开发与运营维护的企业
近日,十三届全国政协第54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确认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发展进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持续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同心协力打赢碧水保卫战,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言出力。
本手册用于厌氧生物降解工艺单元的运行管理
高盐废水处理是现阶段工业发展面临的重大环保问题。综合利用是解决高盐废水瓶颈的重要路径。高盐废水回用技术的应用是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高盐废水处理现状及研究进展展开论述。
们先白话一下低能耗技术之一的好氧颗粒污泥技术(AGS)。
2021年4月19日,史朋亮就有机垃圾处理分享了独特见解。史院长提出,全量厌氧是有机垃圾处置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装备高端化,工艺简单化”是“全量厌氧”的突破,是新形势下有机垃圾处理的一个核心要求:鼓励源头垃圾分类,但终端处理的成功不能依赖于前端分类的绝对精细化,适应当下垃圾分类现状和国内饮食习惯的全量厌氧技术足够弥补前端分类的不足,完全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目的。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投资省、能耗低、可回收利用沼气能源、产泥少、耐冲击负荷。针对不同的厌氧处理技术,指出了各种厌氧技术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厌氧技术在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厌氧技术工艺今后的研究方向。厌氧技术是一种低成本的废水处理技术,它将废水的处理和能源的回收利用相结合,在
各有关单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推动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实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有其重要意义。为落实党中央最新部署,响应生态环境部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的有关意见,中
近日,朝阳环境高安屯厨余垃圾处理厂项目胜利完工,正在进行设备调试,今年上半年将正式投入使用。项目投运后,每天可专业化处理800吨厨余垃圾,将有效推动社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北京高安屯厨余垃圾处理厂位于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内,占地60亩,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是北京市目前规模最大的厨余垃圾
当我们将吃剩的饭菜、剥下的果皮等厨余垃圾扔进垃圾桶后,你是否好奇过它们的最终归宿?这些看似无用的废弃物,其实有着一段奇妙的旅程。今天,就让我们以“云”参观的方式,走进北京高安屯厨余垃圾处理厂,一同揭开厨余垃圾处理的神秘面纱。处理厂初印象北京高安屯厨余垃圾处理厂,坐落于朝阳循环经济
各有关单位: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随着国内固危废行业立法与监管进一步趋严,危险废物处置行业逐渐走向规范化、标准化。但工业废盐及高盐废水的大量产生及其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置一直是国内的难题。近两年由于我国部分地区土地资源匮乏,与之填埋所产生的系列环境风险依然存在,各级政府也
金隅红树林环保公司专注于环保领域,构建了以危固废处置及资源综合利用为主体,环境修复业务、新能源业务为两翼的环保产业体系。公司围绕城市工业危废、污染土、生活污泥、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资源利用、终端处置、技术咨询服务等领域,开展源头减量、资源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置、应急保障等服务。01深耕
陕西省铜川市人民政府11月18日印发《铜川市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实施方案》,其中提出,铜川市将全面推进VOCs综合治理。持续开展排放高浓度有机废气污水处理厂(站)排查整治;加强含VOCs有机废水储罐、装置区集水井(池)排放的有机废气的密闭收集处理,不断提升涉VOCs企业治理
近日,天源环保接待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目前在手销售合同规模约为170亿元。目前公司污水处理运营业务、高浓度有机废水、垃圾发电、污泥处置等合计运营收入约4亿元,利润率在30%以上。随着公司在建项目陆续投产,预计运营收入在明年将会有大幅增长。公司环保装备业务将拓展至海外出口,重点区域为中亚
2024年11月7日,根据北交所审核项目动态,北京国环莱茵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环科技”)IPO审核状态为“终止”北交所于2023年12月29日受理了国环科技提交的公开发行相关申请文件,并按照规定进行了审核。国环科技原拟募集资金25,000.00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营销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
各有关单位:随着社会对水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更为严格的各地方标准的陆续出台,老旧污水处理厂的提价、提标改造和建制镇的污水处理设施新建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工业废水处理也是我国环保产业的重要分支,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之一,未来随着各地工业园区建设的推进,以及政策的引导,工业
各有关单位:我国面临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同时水环境污染、水生态破坏和水空间萎缩等问题依然突出。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用水需求持续增长。工业用水效率总体偏低,部分企业依然沿用传统的高耗水和污染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如何在保证工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对水资源的消
2024第五届新疆国际节能环保博览会;第三届新疆城镇供排水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博览会;新疆国际新工业博览会于7月11日开幕为更好的贯彻落实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和《“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战略规划,2024第五届新疆国际节能环保博览会;第三届新疆城镇供排
3月1日,由环境商会主办的“2024环境企业家媒体见面会”在京召开,聚焦“发展产业新质生产力激活数字智慧新动能”主题。环境商会会长、清新环境总裁李其林,环境商会常务会长、威立雅中国区高级副总裁/董事总经理黄晓军,环境商会常务会长、维尔利集团董事长李月中,腾讯智慧能源总经理王磊,以及特邀
1成果简介近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王凯军教授团队和北京华益德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张凯渊团队联合在环境领域期刊中国给水排水上发表了题为“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升级现有污水处理工程”的论文。该团队在继3000m3/d的中试后,在河北省某市政污水处理厂的现有构筑物中实施了设计规模为2.5×104m3/d的
3月3日,为擘画新时代水务行业新目标、探索新路径、研究新方法,北控水务集团邀请产学研各界专家共话“未来新水务”。经过50天紧锣密鼓的酝酿筹备,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4月21-22日,“未来新水务专家工作组第一次工作会暨未来新水务开发计划发布会”在北京延庆冬奥村顺利召开。本次发布会以“胸怀大局
2月21日,由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中心和北控水务集团联合主办的2023污泥处置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在京举行,论坛聚焦十四五污泥集中焚烧无害化处理,集聚生态环境部等政府部门领导、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国内外环保企业领军人物等行业精
2月7日,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发布《关于授予“低维护-短流程村镇供排水净化技术与装备”等27个项目2022年度环境技术进步奖的决定》,授予“低维护-短流程村镇供排水净化技术与装备”等10个项目2022年度环境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畜禽养殖废水深度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等17个项目2022年
3月2日,由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的“2022环境企业家媒体见面会”在京召开,聚焦“环境企业发力抢占双碳赛道”主题,环境商会执行会长、清新环境总裁李其林受邀出席。环境商会会长、博天环境董事长赵笠钧,首创环保董事、总经理李伏京,环境商会执行会长、威立雅中国区副总裁、董事总经理黄晓军,环境
3月2日,由环境商会主办的“2022环境企业家媒体见面会”在京召开,聚焦“环境企业发力抢占双碳赛道”主题。环境商会会长、博天环境董事长赵笠钧,首创环保董事、总经理李伏京,环境商会执行会长、威立雅中国区高级副总裁/董事总经理黄晓军,环境商会执行会长、清新环境总裁李其林,环境商会副会长、先
每年“两会”前,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都会在北京举办“环境企业家媒体见面会”,至今已是第十届。见面会或发布企业家联合倡议书,或提出产业发展新模式,或呼吁环境企业责任与担当。同时,分享环境商会提交两会的提案议案及相关产业研报。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实现双碳目标正在自上而下深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修改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修改单)近日公开征求意见。针对此次修改工作背景、基本思路、技术要点等问题,清华大学教授、该标准修改单征求意见稿技术审查会专家组长王凯军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问:为什么要修改GB18918-2002?答:自2002年《城镇污
日前,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公布关于授予“城市黑臭水体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31个项目2021年度环境技术进步奖的决定。详情如下:关于授予“城市黑臭水体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31个项目2021年度环境技术进步奖的决定各有关单位:根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技术
10月20日,由中国沼气学会编制的《中国沼气行业“双碳”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的2021年度中国沼气学会学术年会上正式发布。11月10日,中国和美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格拉斯哥大会(COP26大会)期间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下称“《联合宣言》”)。《联合宣言》称,两国特别认识到,甲烷排放对于升温的显著影响,认为加大行动控制和减少甲烷排放是21世纪20年代的必要事项。一时间,对甲烷排放的重视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报告》内容也就自然获得了行业的普遍关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