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流域治理报道正文

北京污水治理和再生水利用三年行动方案 2018年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2016-08-30 11:33来源:中国建设报作者:张家成 马力关键词:黑臭水体污水处理北京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实施了水环境区域补偿制度也是北京市的一大创新。明确本市行政区域内流域上下游区政府间因污染物超过断面水质考核标准和未完成污水治理任务需进行经济补偿,并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有力地推动了各区政府落实水环境治理主体责任。怀柔区试行了本区内乡镇政府间的出境断面水质监测考核制度,层层传导压力,促进了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

北京市还建立了督察机制,纳入绩效考核。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解决难题,建立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专项督察机制,研究制订了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专项绩效考评细则,将各区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完成情况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内容,强化督考合一,凝聚落实合力,全力推动各项任务按计划落实。

2019年全市污水处理率达94%

虽然第一个三年方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北京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坦言,该市水环境治理工作仍然面临着中心城区污水管线覆盖不到位、城乡接合部污水收集处理存在盲区死角、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基础薄弱、体制机制创新统筹力度不够等问题和挑战。

“为此,我们制定了《北京市进一步加快推进污水治理和再生水利用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16年7月~2019年6月)》,也就是‘第二个三年行动方案’。”这位负责人说。

据介绍,新一轮的三年行动方案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城乡接合部地区、重要水源地村庄和民俗旅游村庄等为重点,坚持点面结合、建管并重、政策集成、政企协同、创新驱动的工作原则,强化各区主体责任,加快推进污水治理和再生水利用工作。

方案明确了今后三年的工作目标:

2017年底,消除全市建成区、行政副中心及上游地区黑臭水体

2018年底,基本消除全市黑臭水体,提前完成《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治理任务。

2019年底,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4%,中心城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成区基本实现污水全处理,其他新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3%,2019北京世园会园区、环球主题公园、北京新机场、北京2022年冬奥会场馆等重点区域以及城乡接合部地区、重要水源地村庄和民俗旅游村庄基本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全市再生水利用量达到11亿立方米;全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方案还提出了未来三年加快推进污水治理和再生水利用主要任务。即利用三年时间,全市新建、改造污水管线1081公里,新建再生水管线472公里,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14座,新建再生水厂27座,解决760个村庄的污水收集、处理问题,治理141条黑臭水体河段。

城镇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将逐步调整

目标和任务确定了,如何实现,需要正确的工作路径和完善的政策支持。

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在建设上,将坚持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科学规划设计,探索建立符合首都特点、城乡统筹的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体系,切实保障首都水环境安全。

在城镇地区,将加大污水管线建设和截污纳管力度,积极做好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升级改造工作,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工作水平。

在农村地区,则将通过“城带村”、“镇带村”、“联村”、“单村”四种方式开展建设。

原标题:2018年北京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黑臭水体查看更多>污水处理查看更多>北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