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评论正文

【深度】你们设计院是不是也这样?工程设计院十大问题

2016-09-05 09:20来源:环保零距离微信关键词:工程设计院生活水处理中水处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4、给排水与消防

给排水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是专业合并时的重点保护对象,理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几乎所有课程都是它的基础,土建大类中的任何一个专业如城市规划、建筑、结构、环境、力学、暖通、动力等都与它相关,所以大学里把给排水专业真正学好是不容易的。这是因为给排水包括建筑给排水、市政给排水、环保给排水这三个相互联系并不紧密的专业方向决定的。

大设计院设备招工,一般电气专业三年经验就可胜任,而给排水则非要五年不可,因为给排水专业的强规较多并且变态(诸如室外水表要放在水表井里等根本不好执行)。同样因为给排水专业不少人犯贱自作孽,在该注意的地方不注意,在不该注意的地方非常细心,把施工技术员的活给包揽了不少,施工单位的人认为这图不错。所有给排水不用软件画图的人就是这种类型:因为诸如规范要求的喷淋不准估算等,不用软件一个车库至少要逐点算两周,而所有软件的卫生器具只有一个给水捕捉点,不会让你画的过于细,画的细也没有用处,因为卫生器具是甲方选型的,要按人家的说明书而不是你假定的类型去接,偏偏许多人在这方上面过于重视。

消防是个含义不明确的概念。有时它包括建筑、给排水、电气、暖通等专业各自的相关部分,其中给排水是它的工艺专业即龙头专业(注意这时并不是建筑专业做龙头);有时它专指给排水的一部分;有时给排水只指生活给排水,它与给排水的其他部分并列;而有时它仅指给排水专业内消防部分的消火栓系统。在建筑设计中,直到四年前才有了消防工程师的职称类别,刚出现时叫消防水电工程师,包括给排水、电气等专业的各自相关部分,以及暖通、建筑等专业各自的少量部分。消防才以一个独立的专业出现。

5、职称与注册工程师

虽然现在科技企业满天飞,设计尤其是建筑设计,并不是什么科技行业,它只是一种科技成果转化行业,也就是说类似于律师,把法律或规范应用到具体实例中去。通过科学研究调查而制定规范才属于科研。设计院里需要的是熟读规范的人,也就是说需要注册工程师。至于规范为什么那样规定,规定的是否恰当,需要什么修改建议,这些需要开创型的工作,则是工程师或者是高级工程师研究的对象,从他们发表的论文表现出来。实行注册制度以来,工程师两方面的权力只是被削掉了一个,有人说将来职称会取消,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由于工程师评得太滥,许多工程师质量太差(比如我见过一个施工员想改行做设计,就花钱到国有大院评职称,因为那单位有高级职称直接评审权)。所以推出了注册制度,规定注册工程师取代工程师负责项目,并将大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直接授予注册工程师资质,而普通高级工程师可以承揽注册工程师的所有职责(盖章除外,因为他没有章)。不过注册师就那回事,我见过有注册造价工程师考试顺利通过,但做预算时竟然不知道如何下手的,考注册建筑师的画图考题竟是飞机场设计。如果我到设计院管招聘(设计院管招聘的却基本上都是外行),不管你什么注册不注册,高级不高级,先看看你有没有大院经历,把你的劳动成果拿出来看看,再试用一段遛遛,准保人尽其才。

有不少人认为,注册工程师与高级工程师平级,甚至有人在网络上呼吁,国家应该下发这个文件规定。这简直是扯淡。实行强制注册制度以来,注册工程师炙手可热,在设计院里大家的心目中就被拔高了。注册工程师究其实还是工程师,与高级工程师不同类,就像大学助教(初级职称)与工程师(中级职称)一样,虽然不同类别,但相差一个档次,尤其许多大院的工程师都比普通的注册工程师强太多了。高级工程师属于副高职称,也就是说属于专家行列,没有人敢说注册工程师属于专家。

至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它其实和“提高待遇”级、普通的高级工程师是高工内部有关工资待遇等的三个级别,但绝不是正式称谓,在正规的比如军工系列相对严肃的单位中,不会有教授级高工这种称呼的。高级工程师是工程师系列的最高称谓,有人戏称照这样发展下去,将来会有“院士级高级工程师”出现。就像人为的把大学教授封为“博导级”、“博士级”、“某主任级”等等五花八门的级别一样很别扭。

6、设计必须交流

国际学界普遍认为,当一个新事物露出苗头的时候,东方人先考虑的是它可能带来的弊端,而西方人先考虑的则是它可能带来的好处。学者的推测是这与传统文化,和当前中国社会权力普遍掌握在老年人手里有关。

大设计院已经普遍追赶世界潮流,建设内部高效局域网,实现无纸化办公。而小设计院则仅仅只是应用了“飞格传书”,不但无力实现现代化,甚至于不允许上网,与外界联系切断,说是怕耽误工作(骨子里是对员工的不信任,其实任何人都会遵守最起码的道德规范的),我想没有哪一个国家因为人们喜欢打游戏而取消全国的网吧,尤其小设计院的人能力不强,还不允许与同学、老师、朋友交流(多数人不会轻易用自己手机打长途电话,而是用不花钱的网络联系的),自然对一些不确定的东西就在工作是只好想当然了。交流需要随时随地,有些领导在单位只搞一台电脑上网,在实际应用中只是扯淡。不交流就不会进步,而不进步在当代就意味着落后。

谈到交流,只有交流才会有团队精神,才会有共同的神速进步,比如战斗英雄往往以集体的形式出现,除了个别天赋极好的之外,英雄往往来源于同一个单位,因为相同的进步文化熏陶,大家彼此交流经验教训导致。洛阳有个设计院多年雄居同行业榜首,似乎对于这个并不吸引人的内陆城市有点奇怪,因为内陆的市场狭小,人才也逐渐流失到沿海,其核心的成功原因仅是采用了按专业大类分所。

原标题:你们设计院是不是也这样?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工程设计院查看更多>生活水处理查看更多>中水处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