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评论正文

专家释疑:海绵城市面对雨水径流总量控制困惑与质疑的阐述

2016-09-27 10:05来源:给水排水微信作者:王文亮 车伍等关键词:海绵城市雨水径流雨水系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目标优化

3.1考虑经济性与极端暴雨的影响

根据北京近30年24 h降雨数据的统计结果,设计降雨量与不同重现期1 h降雨量的关系如图8所示,其中85%年雨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为33.6 mm,小于1年一遇1 h降雨量36 mm,对其他城市的计算结果相似,表明总量控制主要针对中小降雨。

但对于少数极端暴雨,由于雨量一般较大,对年雨量控制率统计结果的具有一定影响,因此,从总量控制针对中小降雨的特点考虑,统计过程中可扣除少数极端暴雨,如按雨量大小排序,扣除频率小于0.5%的暴雨。

图8设计降雨量与不同重现期1小时降雨量的关系根据对186个城市的统计结果,随设计降雨量的持续增加,年雨量控制率的增加速率将低于设计降雨量的增加速率,当控制率的增加速率与平均增加速率相等时,可认为是最优控制率点,如图9所示。

分别以全部24 h降雨和扣除0.5%的极端暴雨的24 h降雨为例,计算186个城市的年雨量控制率的最优值及相应的设计降雨量,结果如图10所示,由图可知,由于我国地区气候差异较大,不同城市暴雨发生的频率不同,导致设计降雨量的变化幅度较大,但最优控制率分别在90%和85%上下浮动,集中在85%~95%、80%~90%,这也从经济性角度,表明将开发前自然植被状态下理想的降雨产流率定为85%是相对合理的。

3.2因地制宜

“指南”中的控制率分区图仅提供了地区或城市层面总量控制目标的推荐值,实践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确定。一方面,开发建设前的降雨径流排放量与地表类型、土壤性质、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率等因素有关,应通过分析综合确定开发前的径流排放量,确定适宜的总量控制率。另一方面,要考虑当地水资源禀赋情况、水环境与水生态问题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具体到地块开发或建设项目,要结合本建筑密度、绿地率、雨水设施的利用效率及土地利用布局等因素确定。

延伸阅读:

中科院院士、著名水文学家夏军剑指“海绵城市”—对海绵城市的思考和建议!

【注意啦】建设部4本海绵城市相关规范局部调整了!

原标题:给水排水 |释疑:面对雨水径流总量控制困惑与质疑的阐述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绵城市查看更多>雨水径流查看更多>雨水系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