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政策正文

江西省国土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

2016-11-08 09:24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绿色发展国土资源保护江西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八章 加强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第一节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基本查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情况,准确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强化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风险评估;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强化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积极推进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和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工程治理,逐步消除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进一步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逐步推动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

一、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

全面完成全省84个山地丘陵县(市、区)1:5万地质灾害调查及成果集成工作。逐步推开重大基础设施和景区大比例尺专项地质灾害调查,以及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和区划。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农村建房切坡调查研究。

二、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

逐点落实已查明重要地质灾害隐患防灾责任人,加强群测群防技术培训和基本装备配置,建立完善覆盖全省的群测群防网络和预警网络。对危险性高、危害性大的大中型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仪器实施专业监测,逐步建成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国土、气象、水文等多部门联合预测预报机制,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精细化技术研究与示范区建设,逐步实施短临(1-6小时)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提高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的精度与水平。通过村组预警终端,及时将预警信息传达基层防灾责任人和受威胁群众,实现提前有序撤离、避让、避免人员伤亡。

三、 强化汛期地质灾害防治

编制与发布年度地质灾害防灾方案,落实防灾责任和细化任务分工,周密部署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复查,实时做好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制度与重要险情、灾情速报制度;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和灾后处置等工作。

四、 地质灾害隐患治理搬迁

针对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依据轻重缓急的原则分期分批实施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对突发性重要地质灾害采取临时性应急治理措施,以减缓灾(险)情;对危害较大、受威胁建筑物不宜搬迁避让的重要地质灾害,实施工程治理,消除隐患;对难以工程治理、治理成本较高的农村分散型地质灾害隐患点,结合扶贫移民、新农村建设等,实施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

五、 地质灾害防御能力建设

全面开展以“有制度、有机构、有经费、有监测、有预警、有评估、有避让、有宣传、有演练、有效果”为内容的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工作,力争到2020年前,全省84个山地丘陵县全面完成创建任务。

六、 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防治

推进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市县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从灾后治理转移到灾前预防,实现科学防治地质灾害。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重点县(市、区)及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试点。

七、 地质灾害防治科学技术研究

对当前和今后全省地质灾害防治重大基础性、应用性课题展开科学研究。重点开展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研究;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研究;地质灾害治理方法技术研究;地质灾害调查、评估、监测、治理等技术标准研究;农村切坡建房管理研究等地质灾害防治政策研究。

延伸阅读:

国土资源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审查结果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绿色发展查看更多>国土资源保护查看更多>江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