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评论正文

生活污水设计参数选择分析 包含污水处理工艺、设备解析

2016-11-16 09:41来源:水博网微信关键词:生活污水污水处理污水处理工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0、水解酸化池的设计

适用于较低COD值,特别适用于难降解有机物的好氧预处理。

参数选择,水力负荷选择0.5~2.5m3/(m2.h),有机负荷选择1.95~8.8kgCOD/(m2.d)。停留时间一般根据COD确定,每100mg/l的COD选择停留1小时。

容积确定,容积等于流量与停留时间的乘积。

11、机械絮凝池设计要点

1.絮凝时间宜为15-20min;

2.池内搅拌设3-4档,浆板线速度由第一档的0.5m/s逐步减至末档的0.2m/s;

3.水平搅拌轴设于池中水深1/2处,叶轮直径应比絮凝池水深小0.3m,叶轮尽端与池子侧壁间距≤0.2m;

4.垂直搅拌轴设于池中间,其上浆板顶端设于池子水面下0.3m处,下浆板底端设于距池底0.3-0.5m处,浆板外缘与池侧壁间距≤0.25m;

5.水平轴式絮凝池每只叶轮的浆板数一般为4-6块,浆板长度≤叶轮直径的75%;

6.每根搅拌轴上浆板总面积宜为水流截面积的10%-20%,不宜>25%,每块浆板的宽度为浆板长的1/10-1/15,一般为10-30cm;

7.池身一般为3-4m。

12、混凝后的沉淀池设计数据

1.面积负荷20-80m3/(d•m2);2.停留时间1-4h;3.池深2-4.5m;4.池内流速2.5-15mm/s;5.进水渠流速0.15-0.6m/s;6.出水堰溢流负荷1-7L/(s•m)。

13、气浮设计要点

要求原水浊度≤100度及含有密度小的悬浮物质;(2)气浮池的单格宽度不宜>10m,池长一般<15m为宜;(3)絮凝时间宜取10~15min;(4)接触室的水上升流速一般取10~20mm/s;(5)接触室内水停留时间宜≥60s;(6)进入接触室的流速宜<0.1m/s;(7)分离室的水流向下流速一般取1.5~2.5mm/s。

14、机械搅拌澄清池

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要点1)宜用于浊度长期低于5000度的原水,短时间内允许达到5000~10000mg/L;2)清水区高度为1.5~2.0m;3)清水区上升流速一般采用0.8~1.1mm/s,当处理低温低浊水时可采用0.7~0.9mm/s;4)水在池中的总停留时间为1.2~1.5h,第一絮凝室和第二絮凝室的停留时间一般控制在20~30min。

15、斜板沉淀池

1.斜板垂直净距一般采用80-120mm,斜管直径一般采用50-80mm;

2.斜板(管)长度为1-1.2m;

3.倾角一般为60°;

4.斜板(管)底部缓冲区高度一般为0.5-1m;

5.斜板(管)上部水深一般为0.7-1m;

6.池内停留时间:初次沉淀≤30min;二次沉淀≤60min。

要求原水浊度长期低于1000度;

斜管沉淀区液面负荷可采用9.0~11.0m3/(h•m2);

管径为25~35mm,管长为1m;

水平倾角采用60°;

斜管上部清水区保护高度不宜小于1.5m。

同向流斜板沉淀池设计要点

同向流斜板沉淀池适用于浑浊度长期低于200度的原水;

斜板沉淀区游人面负荷,应根据原水情况及相似条件水厂的运行经验或试验资料确定,一般可采用30~40m3/(h•m2);

斜板间距为35mm;斜板长度为2.0~2.5m,排泥区斜板长度不小于0.5m;

沉淀区斜板倾角为40°,排泥区斜板倾角为60°。

延伸阅读: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设施建设机遇分析

原标题:生活污水设计参数选择分析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活污水查看更多>污水处理查看更多>污水处理工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