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政策正文

发改委《关于印发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

2016-11-30 11:01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生态修复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总体上看,我国耕地草原河湖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较低。农业生产与开发导致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等问题仍然严重;草原治理区生态虽有好转,但整体恶化的趋势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河湖污染加剧、生态退化的态势仍在继续,部分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守住耕地数量红线、保护草原河湖资源、改善河湖水质、逐步提高生态系统质量的压力仍然巨大。

(四)有序实现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的重要意义

人类对耕地草原河湖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既要满足当前的需要,也应兼顾长远发展。有序实现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就是要在节约集约利用的基础上,合理降低开发利用强度,保护并有效恢复生态空间,改善生态环境,更好地发挥生态服务功能,提高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资源环境约束力加剧的矛盾凸显期。“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耕地草原河湖资源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只有实现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才能有效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和生态空间,更好地发挥资源的生态服务功能,为建设生态文明创造条件;才能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资源永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才能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抓住现阶段国内外市场大宗农产品供给宽裕的有利时机,通过休养生息,恢复自然生态和资源承载力,改善生态环境,稳定和提升耕地草原河湖资源数量与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具体体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求。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为前提,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统筹兼顾生产、生活和生态,以控制耕地草原河湖开发规模、降低利用强度、恢复生态功能为主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加大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力度,落实资源管控措施,构建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的长效机制,推动实现资源永续利用,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资源保障。

(二)基本原则

——顺应自然、系统保护。按自然规律办事,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通过最严格的管控,减少人为扰动,增强耕地草原河湖的自然循环恢复能力。将山水林田湖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统筹考虑耕地草原河湖的生态功能和相互联系,予以全面保护。

——用养结合、综合治理。强化生产者责任,在资源利用过程中更加注重资源养护,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 9 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合理降低资源开发强度。采取自然措施与人工措施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治理路径,努力提高资源质量和保障能力。

——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科学确定保护措施和休养生息模式,分区分类施策。突出重点地区、重点问题和重点环节,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在试点示范、积累经验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全面推进。

——改革创新、完善机制。不断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合力参与耕地草原河湖资源保护的格局。完善法律法规,依法管控,依法治理,强化制度建设,确保各项管护治理措施可落地、政策有实效,形成保障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的长效机制。

(三)主要目标

到 2020 年,确保耕地草原数量,有效恢复河湖生态空间,稳定湿地面积,稳步提高耕地质量,耕地草原河湖生态功能初步改善,资源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总体得到遏制,生态严重退化地区的环境得到改善,基本建立资源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的政策与技术支撑体系,改变资源开发强度过大、利用方式粗放的状况。

到 2030 年,耕地草原河湖资源利用与养护全面步入良性循环,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建立完善的资源休养生息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资源利用高效、产地环境良好、生态系统稳定、田园风光优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耕地。到 2020 年,严守 18.65 亿亩耕地红线,耕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全国耕地质量平均提高 0.5 个等级(别),其中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别)以上;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增加,耕作层厚度平均达到 25 厘米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试点休耕的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的生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得到初步解决,试点地区轮作面积达到 500 万亩;完成 25 度以上陡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重要水源地 15-25 度坡耕地和严重污染耕地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到 2030 年,全国平均耕地质量较 2015 年提高 1.0 个等级(别),耕地质量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不宜耕作土地全部完成退耕任务,建立合理的轮作体系和休耕制度,耕地利用高效、质量稳定、环境安全的总体格局基本形成。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修复查看更多>生态文明查看更多>环境保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