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市场正文

2016年中国影响园林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图】

2016-12-02 09:23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关键词: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园林绿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自 2007 年 6 月建设部确定将青岛等 11 个城市列为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后,国内多个城市都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 2004 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评定程序,积极倡导我国城市森林建设。截至 2015 年 11 月,国内已有 96 个城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2013 年底国家多部委联合下发《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选择有代表性的 100 个地区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凝练有效模式、树立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推广,其中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方面设定的多项指标与园林绿化生态修复行业息息相关。各地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对于加强我国城市生态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弘扬城市绿色文明,提升城市品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政府大力支持和参与城市绿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 5)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养老、 旅游、主题公园、生态类地产等个性化的地产市场需求将持续为地产园林市场发展带来动力房地产行业是园林行业发展的重要支点之一, 我国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在过去的十几年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竞争日益激烈。随着房地产消费持续发展,居民对人居环境要求不断提高, 房地产商对园林景观的投入已不再是仅为满足居民对绿化的基本要求, 更是将园林景观作为提升地产项目价值和品质的核心竞争力来倾力打造。近年来兴起的养老、旅游地产等的快速发展,更是为高质量、个性化的特色功能园林景观带来巨大需求,促进园林市场在房地产行业的新的发展。

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 1)行业标准体系不完善

我国园林绿化行业法制及技术标准体系起步较晚, 目前的行业标准体系尚不够完善、标准化程度较低,存在标准体系结构不合理、系统性不完善、总体发展不平衡、标龄过长、技术含量低等问题。目前已颁布园林绿化方面的标准,未能很好地涵盖园林绿化行业的主要专业领域,以及体现各专业领域的特点,特别是在保护资源和生态建设方面关注度不够,尚未形成完整的行业管理和标准体系。

有些标准随着行业和市场的发展已经难以适应实际操作管理需要, 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 2)资金制约成为企业壮大规模的瓶颈

园林行业为资金密集型行业,项目回款往往时间较长,对企业造成大量经营性资金占用。 同时由于园林企业多为轻资产经营, 融资渠道有限、 融资能力较弱,限制了企业的规模扩张和承接业务能力,成为园林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 3)行业内高端、复合型专业人才缺乏

园林行业亦是技术、知识密集型行业, 由于国内园林专业教育发展历程较短,直到 2011 年风景园林学才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一级学科。专业教育的相对匮乏且滞后于行业的发展,造成园林专业从业人员相对短缺,尤其是跨园林设计、工程施工、生态技术领域的复合型人才非常匮乏。尽管园林行业作为快速发展的朝阳行业,能够广泛吸引各相关专业的人才,但是从行业整体来看,复合型专业人才相对缺乏的状况仍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持续存在,并影响行业的快速发展。

3、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园林行业市场化程度高,竞争充分、行业集中度小,整体呈现大行业、小公司的局面,处于分散竞争状态。同时,尽管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但地域性园林公司数量较多、规模普遍较小,业务布局全国、承接大型规模工程的行业龙头企业较为稀缺。根据住建部公布信息及中国园林网统计,截至 2016 年 6 月 30 日,行业内具有城市园林绿化一级资质的企业 1,348 家,具有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资质的企业 292 家,同时具有上述两项资质的公司(即“双甲”企业)约100 家。

延伸阅读:

2016年中国园林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图】

原标题:2016年中国影响园林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图】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修复查看更多>环境保护查看更多>园林绿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