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可渗透反应墙技术是一种将溶解的污染物从污染水体中去除的钝性处理技术,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地下水污染原位处理方法。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主要的实施过程:
(1)对于深度不超过10m的浅层PRB,在污染羽流向的垂向位置,使用连续挖沟机进行挖掘,并回填活性材料,同时设置监测井、排水管、水位控制孔等,最后在墙体上覆盖土层。
(2)对于深度大于10m的PRB,有多种方式进行开挖和回填。
采用深层土壤混合法时,一般采用螺旋钻机进行钻挖和回填,随着螺旋钻在土壤中缓慢推进,将生物泥浆和反应材料的混合物注入并与土壤混合。在松散的沉积层中可将反应材料放置到地表下近50m处。
采用旋喷注入法时,将喷注工具推进到需要的程度,通过管口高压注射反应材料和生物泥浆,连续喷注一系列的钻孔形成可渗透反应墙。垂直水力压裂法是将专用工具放入钻孔中来定向垂直裂缝,利用低速高压水流,将材料注入土壤层,形成裂缝,用一系列并排邻近的钻孔水力压裂形成渗透反应墙。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山东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2025年工作要点》。详情如下:关于印发《山东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鲁环字〔2025〕18号各市生态环境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自然资源和林业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局、水利(水务)局、农业农村局:现将《
近期,地方两会相继召开,明确今年重点工作任务。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备受关注。北极星对已发布的31个省份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汇总发现,多地将环保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中生态环境出现116次,绿色低碳55次,环保出现45次,空气质量36次
1月22日,高能环境公告,近日中标了两个重要项目,中标金额合计超2.6亿元。一方面,作为联合体成员单位,公司中标了“张集煤矿二期工程矿井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工程(EPC)工程总承包”,中标价约为1.87亿元,工期为327日历天。该项目由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另一方面,公司作为联合
1月9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效果评估指南(试行)》。详情如下: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效果评估指南(试行)》的通知各设区市生态环境局:为贯彻落实《地下水管理条例》《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评估重点工业园
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深化美丽浙江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推进“811”生态文明先行示范行动,奋力打造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标杆之地,目标到2035年,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和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形成,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全面实现,率先建成美丽浙江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
11月7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计划》。《计划》提出,到2027年,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取得明显成效,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整改合格率达到9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以上,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到2030年,各项指标进一步提升。全文如下:关于印发《土壤污染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山东省发改委近日发布《关于提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的若干措施》,加快补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弱项,显著提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处理处置能力,全文如下: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关于提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的若干措施》已经
近日,生态环境部流域地表水-地下水污染综合防治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南方科技大学,围绕国家土壤与地下水重点任务开展工作,郑春苗任实验室主任。
尊敬的参展商:近年来,全国各地以绿水青山为基础生态优势,大力推进水领域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后,全国实施全面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要求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涉及的方面包括污染严重水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9月13日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天津市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意见的通知,其中提出,项目储备库入库项目应适宜金融资金支持。具体为:(一)治理责任主体为企业的企业投资项目;(二)采用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三)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四)其他市
“随着我国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煤电清洁转型,国内电力行业碳排放强度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扎实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煤电转型仍然任重道远,需积极探索,稳中求进。”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在“新型电力系统机制下煤电绿色转型大会”上作主旨报告时表示。(来源:电联新媒作者:翁
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问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具有长期性。我国给予地下水治理技术研究高度重视,并加大了资金的投入,旨在减少地下水污染情况,保障生活用水的安全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有关部门加强重视,采取科学的措施对其进行解决。笔者对几种常见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进行了论述。
可渗透反应墙(Permeablereactivebarrier,PRB)是一种将溶解的污染物从污染水体和土壤中去除的钝性处理技术,是近年来流行的地下水污染原位处理方法,具有持续原位处理多种污染物、处理效果好、安装施工方便、性价比较高等优点。目前,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及工程技术研究,并投入商业
PRB技术是指在地下安装活性材料墙体以便拦截污染物羽状体,使污染羽状体通过反应介质后,其污染物能转化为环境接受的另一种形式,从而实现使污染物浓度达到环境标准的目标。PRB由透水的反应介质组成,通常将其置于地下水污染羽状物的下游,当污染地下水通过PRB时,通过产生沉淀、吸附、氧化还原等作用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姜永海研究员针对“地下水多级强化修复技术(MET)的研究”作了专题报告,这项技术是自主研发的一种地下水污染修复新工艺,申请了8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国际发明专利。具有高效性、低成本、易维护等优点,已在住建部科技示范项目—中办等督办腾格里工业污染场地治理获得推广和应用。
说起地下水,大家并不陌生,因为地下水是我国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全国有近70%的人口饮用地下水,全国657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水源。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工业废水、工业废物、化肥、农药hellip;hellip;都会造成地下水污染。看不见的地下水,污染容易修复难,污染源不能有效控制,污
1技术名称技术名称:地下水修复可渗透反应墙,英文名称:PermeableReactiveBarrier(PRB)2技术适用性1)适用的介质:污染地下水2)可处理的污染物类型:碳氢化合物(如BTEX(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石油烃)、氯代脂肪烃、氯代芳香烃、金属、非金属、硝酸盐、硫酸盐、放射性物质等。3)应用限制条件:不适
近日,上田环境成功签订了常州市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的化工厂地块土壤及地下水修复项目,目前该项目已正式启动。据了解,该场地曾是某化工企业用地,未来规划为商业和居住用地。场地调查显示,该场地主要污染物为地下水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上田环境根据场地污染情况,设计采用目前国内外较为常用、技术也相对成熟的地下水原位化学氧化技术,并结合创新发明的水平可渗透反应墙技术。经过这两种修复技术的组合应用,该地块对居民的健康威胁将降低到可控范围内,并满足再次开发利用的环境质量要求。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