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报道正文

航拍浙江温州生态填埋场 将解“垃圾围城”之困(图)

2017-01-08 10:23来源:温州新闻客户端作者:夏婕妤 金叶关键词:垃圾填埋垃圾焚烧发电厂生态填埋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68.65万立方米库容

解“垃圾围城”困局

68.65万立方米的库容,将大大提高温州垃圾无害化的处理能力。

据了解,市西向生态填埋场日常消纳的垃圾以市区生活垃圾焚烧后产生的固化飞灰为主。每天,市区产生各类生活垃圾约4000吨,这些生活垃圾运往焚烧厂焚烧后,产生飞灰约100吨左右。随后,飞灰经过固化处理就被运往市西向生态填埋场进行处置。

同时,每年台风季和垃圾焚烧厂机器停产检修期间,市区的“垃圾围城”也将有效避免。


去年3月,市区繁华路段有8吨生活垃圾堆积成“山”。追根溯源,原来是临江垃圾焚烧厂的机器设备开始检修,市区多个垃圾中转站的生活垃圾无法及时运走,导致“垃圾围城”现象出现。

“市西向生态填埋场投入使用后,今后类似的情况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叶旭炜说,除了日常接收焚烧厂的固化飞灰外,生活垃圾的应急处置是西向生态填埋场的另一项服务功能。

特别是当垃圾焚烧厂机器检修或出现恶劣天气环境,市区生活垃圾难以通过焚烧处置时,市西向生态填埋场就可启动生活垃圾应急处置,减轻城市生活垃圾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解市区“垃圾围城”的燃眉之急。

11层防渗结构保护

将渗液和地下水隔离

叶旭炜介绍说,市西向生态填埋场按照使用功能分为四大功能区:填埋库区、生产区、管理区、场内道路。其中填埋库区面积最大,占地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呈山谷型,分为飞灰库区和应急生活垃圾库区。


垃圾就地填埋,生态环境安全是否有保障:特别对周边环境以及地下水会不会造成污染?叶旭炜请市民放心,因为填埋场作业流程非常规范,从计量、倾倒、摊铺、压实,到洒药、覆盖、封场,整个过程中会及时进行日覆盖、中间覆盖,尽量减少暴露面积,将臭气“关”进局部可控范围内,不会影响周边环境。

此外,市西向生态填埋场工程参考国内外新近建成或在建的垃圾填埋场的防渗系统结构,采取高标准复合防渗的水平防渗措施。

这个防渗衬垫系统结构分为十一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反滤层、渗沥液收集层、膜上保护层、主防渗层、辅助防渗层、次防渗层、膜下保护层、隔离层、地下水导排层、支撑反滤层、基底层。十一层重重保护,能有效将垃圾渗液与地下水隔离开来。


填埋场还将变身公园

给村民一片绿色风光

日光浴草坡、有氧散步区、山地自行车道以及花卉观光区等等,这些特色健身游玩区不在别处,而是市西向生态填埋场终期封场后的真是写照。今后这里将变身一座生态公园,还山村居民一片绿色风光。

有村民担心,市西向生态填埋场位于山坡上,场区为多条山谷汇集成的一个沟谷区域,是否这块土地从此就只能裸露在外?叶旭炜解释,这个填埋场是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核心工程,待填埋场工程的垃圾填至设计标高后,将按终期封场要求进行场地清理和植被恢复。

裸露外坡、终场顶面封场后,施工人员将在填埋场上覆盖一层耕植土,压实种上植被绿化。绿化将以草木为主,搭配一些灌木、乔木等,可对覆盖层起到长期保护的作用,而且植物落叶和腐败的枝条还可以提高覆盖层的肥效并加强稳定性。

同时,通过引入新栖息地、恢复湿地和森林、添置休闲娱乐项目等,最大程度上修复土地、保护生态,将一座垃圾填埋场改造成生态公园,还村民一片绿色风光。

原标题:破局“垃圾之困”:温州西向生态填埋场开启应急填埋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填埋查看更多>垃圾焚烧发电厂查看更多>生态填埋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