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访谈正文

专访|仇荣亮:目前的土壤修复和治理技术是否满足国家的需求呢?

2017-01-13 09:03来源:农业环境科学作者:王 见关键词:土壤污染土壤修复仇荣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仇荣亮:是的。现在的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从科研本身来说还需要研发新的能治标治本的方法。在我们现在还没有研发出更好办法的时候,只是找到了相对有效的方法,但是很多时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没有解决源的问题,本的问题,它只是治标。我们现在采用的一些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技术也许可以部分和暂时解决“土十条”对土壤风险管控的需求,但长期性怎么样?连续性怎么样?今年有效,明年会怎么样?比如我们用化学钝化的方法,在固定的同时,重金属还可能再活化,污染还可能会有弹性和反复,可以说还并没有完全解决土壤污染的问题。因为毕竟就目前广泛采用的农田重金属钝化技术而言,重金属还在土壤里面。

第二点也就是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有时遇到土壤污染问题,政府也好,企业也好,社会也好,往往会比较急功近利,留给研发和实践的时间太少,导致很多修复工程只是片面地去跟踪、模仿,导致采用的技术往往流于简单,缺少系统性和针对性,有时候不仅无效,甚至导致污染扩散,引起更大的问题,这样甚至会对土壤修复行业带来毁灭性的影响。因为简单、片面的跟踪与模仿有时不仅无法修复土壤,更会严重打击原创性研究的积极性,阻碍技术的发展。所以我认为需要真正重视技术原创研发工作,这个问题很重要,会影响未来土壤修复理论与产业的发展。

另外,在土壤污染修复行业,还需要强化产学研的合作。比如大专院校,可能不太关注研究落地的问题,而对于公司来说,对于修复理论与技术研发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少,所以针对土壤类型的空间变异性,土壤性质的复杂性,土壤污染物的单一与复合型,土壤修复目标的差异性等开展系统的技术研发储备,并通过产学研结合提升行业的技术水平,未来才可能真正满足国家对于对于土壤污染与修复的需求。2016年11月,我在参加中澳2016年科学、技术与商业化创新论坛期间,就明显感受到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性,以及科学技术革新对土壤污染修复产业可能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

问:从土壤污染修复与治理的技术角度讲,怎样算治本?怎样算治标?

仇荣亮:比如我们2001年在国家863项目支持下,最早在广东大宝山开始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工作时,只是单纯地从植物吸收或者植物阻隔的技术手段方面想解决局部的土壤重金属浓度超标引起的土壤污染问题,但这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大宝山矿区

经过十多年研究,发现要根本性解决这个区域性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需要开展矿区源头生态恢复与重建,尾矿生态修复与资源化综合利用,矿山清洁生产工艺、酸性废水处理,种植模式改变与修复植物选育等等一系列系统工程,只有综合考虑区域性环境问题与方案,才可能真正治标治本,真正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延伸阅读:

2017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图】

原标题:【专访.仇荣亮】—目前的土壤修复和治理技术是否满足国家的需求呢?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污染查看更多>土壤修复查看更多>仇荣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