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市场正文

告别红利时代:2016环保并购年度回顾

2017-01-19 08:54来源:宇墨Umore作者:史方标关键词:环保环保产业环保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07年起,市政水处理行业迎来了大发展,环保产业整体也继而被拉动。环保产业的并购导向开始进入一个横向并购、扩大规模的阶段。几家先行企业开始将并购作为横向扩张的最主要的手段,其借助资本的力量在全国范围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跑马圈地运动。如:帝都双雄——北控水务&首创股份。虽然在2008、2009两年,产业并购体量因全球经济危机有所下降,但这一因素并未持续多久,自2010年起,并购数和金额都开始双双回升。在此同时,水务公司开始分层,几家企业一举跨出所在地区,成为全国性的重资产环境集团(规模化经营)。而另一些企业则深耕区域市场成为区域性环境综合服务商。如:兴蓉投资、中滔环保等。

2012-2015是环保产业并购的第三个阶段。几年间产业并购交易的规模开始快速提升。2013年当年的产业并购规模从90亿一举迈上200亿的阶梯,环保产业并购大势正式潮起。也正因此,有分析人士将2013称为“环保产业并购元年”。体量激增的原因也非常简单,在此阶段,全国性的环保问题开始受到空前关注。而环保行业的地位也开始显著提高,成为政府重点培植、资本开始重点关注的行业领域。环保企业也进一步发展壮大,并购开始成为企业实现各类战略目的的常用手段,而资本的介入也让企业越来越有能力实施并购。并购案例较前一阶段呈现出显著的多元化趋势。如海外并购、跨行业并购、技术型收购等等。

然而,正如前文所述,这一波并购潮在迈上最高峰后的2016年,却让人有些意外地开始呈现退去的势头——2016年的并购交易总金额从436亿元降至373亿,并购交易数也缩减至89个。

为什么?

其实也不难解释,因为没有那么多鸡腿了。

而对于环保产业的并购买家而言,鸡腿是优质的并购标的和并购机会。前几个阶段,行业因自身发展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企业,并且因市场化运动,大量国有资产也出现被并购整合的需求。这些优质标的成为了有前瞻性的头几波买家的发展红利。然而,当越来越多行业内外企业开始投身并购大军,标的的争抢也愈发激烈,而随着行业利好政策的不断推出,一些优质企业也开始有了更高的发展目标(上新三板、IPO等)。另一方面,行业竞争(资本、技术层面)的加剧也让环保创业门槛不断提高。种种因素作用下,市场上的优质标的越来越少,溢价自然也水涨船高(标的本身的估计提升也是并购交易额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

并购买家开始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好标的越来越难找,而且越来越贵。在此情况下,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开始将目光放向海外,从海外获得技术和运营型标的。但因产业发展阶段、文化、以及政局等因素,适合并购的目标国并不是特别多。很快,海外标的也变得要抢了(EEW等知名海外环保并购案几乎全部都是几家竞购)……

综上种种,宇墨咨询认为,买家与标的的此长彼消让环保并购市场成为相当程度上的卖方市场,优质标的的减少是2016年环保产业并购走弱的主要原因。遍地优质标的的红利时代也将走向尾声。

重新发现新三板:挂牌企业参与度空前

时至今日,新三板对于环保产业早已不是新鲜事物。但2016年,环保并购市场却重新发现了这一市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这一年,无论作为收购实施方还是被收购的标的本身,新三板环保企业的参与度空前活跃。全年89个并购案例中,多达11个案例一方为挂牌企业(已剔除纯投资行为的公开市场股权收购)。要知道,在2016年之前,仅仅有3家挂牌环保企业参与过并购。

2016年涉及新三板挂牌环保企业的并购案例列表(数据来源:宇墨咨询并购数据库、企业数据库)


挂牌环保企业一直是宇墨咨询重点关注的群体。多数情况下,宇墨咨询将其描述为环保产业的“中产阶层”。多达近400家的企业群体比80多家上市环保公司更能代表以中小型企业为多数的环保企业众生相。

延伸阅读:

2016年中国环保公司“海淘”热升级 交易额翻近两番

原标题:告别红利时代:2016环保并购年度回顾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查看更多>环保产业查看更多>环保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