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探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研究现状及关键问题分析

2017-02-03 09:14来源: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作者:孙世昌 汪翠萍 王凯军关键词:MBR工艺AAO工艺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地上景观设计单一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地上空间除部分留作采光使用外,大部分都可用于进行景观设计,一般包括公园、湿地、园林以及文体娱乐等设施。但总体而言,虽然目前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景观设计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着设计理念相对落后、模式比较单一、功能不够完善、综合效益较低等问题,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缺乏规范性文件的指导

据了解,美国、日本、欧盟都有关于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相应规范和标准,而我国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只能依靠传统经验或是直接把地上式污水处理厂“挪”到地下深基坑中,尚无国家技术标准来统一规范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工程实施。

政府补贴政策与资金投入存在不足

目前,我国政府没有出台文件对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给予明确补贴,只有个别地方有相关补贴政策,比如高价回购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或再生水作为景观用水等。但我国对地下式污水处理厂运行方面的补贴并不多见。在资金投入方面,虽然“十二五”时期我国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投资显著增加,但和地上式污水处理厂的投资相比,仍有显著差距,只占总投资的12%左右,提升空间十分巨大。

应对措施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设计理念的创新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可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抓手,以污水处理为载体构建城市生态综合体,与景观、湿地、公园包括都市农业等相结合。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地下式污水处理厂,一跟现代设施农业或都市农业相结合,二为市民提供休闲的空间,第三建立生态湿地,这样就同时具有为社会服务,为生产服务,以及为自然服务的功能,打造低碳的资源回收、零排放和生态的污水处理系统,将污水处理厂由变负资产为生态正资产,实现跨界思维的污水处理模式的创新。

污水处理关键技术的突破

 研发出专供地下式污水处理厂使用的技术或者关联性更强的技术,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将会大大提高,并会获得更好的发展。例如采用恒温处理等技术将会显著提高生物过程对于污水的处理能力,从而获得更高的容积去除负荷,而主流厌氧氨氧化、好氧颗粒污泥,膜浓缩等都可以显著降低污水处理反应器的体积并获得很好的处理效果。

制定相关标准或规范 目前,有关指导和规范传统地上式污水处理厂的标准或规范已比较完善,部分污水处理厂建设要求和出水水厂要求甚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相比而言,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在我国刚刚兴起,目前许多指标或标准只能借用现有地上式污水处理厂或依靠传统经验,这将不利于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发展。制定相关标准或规范用于指导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对于削减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成本、降低安全隐患与风险、规范运行操作与检修维护、优化提升地上景观设计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政府投入与补贴方式的多样化

以北控水务投资建设运营的8个地下式污水处理厂项目为例,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行及管理方式方面来看,这些污水处理厂已经摆脱了原有的单一政府投资和运营管理模式,拓宽了投融资渠道,实现了投资多元化,BT模式、BOT模式、准 BOT 模式、TOT 模式、托管运营模式和供排水一体化模式等,都可以应用到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中。

延伸阅读:

【案例】地下式污水厂景观设计怎么做?方庄污水厂为例

逆天的地下四层综合改造?国内首例地下污水厂+商场+停车库+公交站

原标题: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研究现状及关键问题探讨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MBR工艺查看更多>AAO工艺查看更多>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