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汾河流水哗啦啦,阳春三月看杏花……”这首传唱半个多世纪至今依然绵延不绝的旋律无疑是最具山西风情的一张名片。然而曾经逶迤蜿蜒、浩浩荡荡纵贯山西省6市27县绵延716公里的汾河干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跳脱了人们的视线,“有河无水、有水皆污”成了常态,流域生态的日趋恶化绊住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今年1月11日,山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此举意味着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首次上升到了法律保护的层面,也意味着山西省对汾河的治理跃升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新高度。
这些日子,我们走近汾河,去听,去看,去感受。
顶层设计理念升级,“综合治理、自然修复”让汾河开启了生态化、全流域、系统性治理的新探索
“管涔之山,汾水出焉”。源于莽莽山林的汾河大小支流100余条,流域面积39471平方公里。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山西省先后4次对汾河进行了大规模开发治理,从最初着力于兴修水库保障发展用水的需要,疏渠筑堤完善防洪体系,到2008年实施的“千里汾河清水复流工程”,治理理念从用水与治水并重,逐步向生态修复转型,通过从外流域调水补给、节水治污和优化水资源配置,结束了汾河多年断流的历史,流域地下水位止降回升。但是由于长时期的积淀,汾河流域生态趋于恶化的现实仍然难以遏制。
汾河之痛何解?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秉承“综合治理、自然修复”思路,将汾河流域生态修复纳入“十三五”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加以推进。
2015年7月,山西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纲要(2015~2030年)》,决定采取科学配置水土资源、实施“五水济汾”、恢复水域和重建水系、严控地下水开采、建立河源泉源保护区、加强水污染防治等措施,全面实施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力争经过5年工程建设、10年自然修复,投资1130亿元,使汾河流域重现生机。同年10月8日,汾河流域生态修复首批试点工程开工。
2016年4月,水利部与省政府联合印发了《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2015~2030年)》,标志着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上升至国家治水战略层面,这也是水利部会同省级政府批复的全国第一个流域生态修复规划。山西省成为国内全流域生态修复首个“吃螃蟹”的省份。
2016年9月2日,省政府第130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我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草案)》。2016年9月29日,山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对《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草案)》进行初审。
由此,汾河翻开了生态化、全流域、系统性治理的新篇章。
科学打造精品工程,“五水济汾”、水网互济的格局为古老的汾河注入了新的血液
1月16日,在介休市义安镇北盐场村段汾河大堤上,我们见到了13号坝液压翻板阐工程现场负责人阎建斌。他介绍,汾河中下游82公里河道上规划建设的15道液压翻板阐去年1月份全部开工,今年上半年工程完工后汾河就要开始蓄水。
他望着远处畅想着:“到那个时候,汾河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我们站着的地方汾河水面宽度会达到200至300米。”
冬日的太阳暖暖地照着。站在大堤,远望汾河,结了一层薄冰的河面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
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中游核心区干流蓄水工程是全面实施汾河流域生态修复的重点工程,从汾河二坝开始至文峪河入汾河口处,途经太原市、晋中市和吕梁市3市5县(市),全长82.2km。按照规划,工程在核心区干流上共布设蓄水闸坝15座。汾河流域管理局副局长李海军介绍,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他们首次引入了水利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和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截至目前,汾河中游段核心区15座干流蓄水闸坝工程基本完工。
河流全流域生态修复是一个新课题,既要防范水患,又需兼顾生态,堤坝护坡怎么做?在清徐县西谷乡东木庄1号坝上01标段堤防生态防护施工现场,大堤两侧护坡土石笼带正在施工,伴随着挖掘机的阵阵轰鸣,施工人员有条不紊地朝土石笼袋中填土。阎建斌告诉我们,这个工程没有经验可循,多方请教省内外专家最终确定了土石笼带的方案。实施后可通过河道蓄水向堤外湿地补水,有效涵养水源,增强水环境承载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
近年来山西省治汾频频发力,“五水济汾”工程形成了五路引水、水网互济的大水网格局,给汾河注入了新“血液”。充分使用地表水,严格控制地下水,通过关井压采,恢复和重建地下水系,逐步实现“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水生态。为了充分利用雨洪资源,抬升地下水位,净化水质,规划在汾河干流沿线、支流下游和边山峪口等区域,恢复和建设一批能调蓄径流的“珍珠串”状水域和湿地,科学调配洪水资源。
地处汾河中段的世泰湖与汾河隔堤相望,位于文水县胡兰镇王家堡村。汾河流域管理局办公室主任魏涛告诉我们,1200亩的滩涂湿地是在汾河综合治理后河道裁弯取直形成的低洼地,目前蓄水量达150万立方米,汾河年入湖水量约80万立方米,湖区每年可补给地下水资源约60万立方米,周边地下水位显著上升,湖区周围的井深从200米降到了80米左右。景区负责人张利安说,湿地不仅改善了周边的生态环境,还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产养殖、休闲娱乐等产业年产值可达200余万元。此外,湖区还为附近农田灌溉提供了水源,5000多亩农田因此受益。
采访中,山西省水利厅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作处处长武锦华解释:“几年以后,汾河两岸会依河势分布大大小小的像世泰湖这样的湿地湖泊。眼下,流域内灌区节水改造、干流堤外湿地、堤内蓄水湿地、河流水系整治、泉域修复保护及水保工程等建设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汾河生态修复核心区的清徐、文水、祁县、平遥、介休5个县的堤外高效节水工程也在同步进行。”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汾河两岸水生态日渐恢复。环境改善的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正在逐渐显现
1月17日,在清徐县的平泉村,我们看到村里曾经断流的泉眼水波复涌,尽管是冬季,泉水旁的沟渠仍然有村民们在洗衣洗菜。据村里人讲,平泉村因“平地生泉”得名,后来因为周边环境的恶化,地下水位下降,泉水从2003年起逐渐干涸。这些年,环境好了,这些断流的泉眼又开始冒水了。
在太原晋祠泉地下水位监测站,我们看到了最新的监测数据,断流22年的“难老泉”地下水位已从2008年距泉口27.78米回升至目前的4.94米。“按现在的进度,再用3到5年难老泉泉水奔涌的景象就会重现。”“近3年汾河流域平均地下水位累计回升1.69米。”山西省水利厅副总工程师薛金平介绍。
重点岩溶泉域地下水位大面积回升,印证着汾河水生态的日渐恢复。
当汾河进入太原境内,汾河水库、汾河二库蓄水调洪成为省城太原的供水命脉。据汾河二库管理局总工程师张鲁晋讲:“汾河二库总库容1.33亿立方米,使太原城区防洪标准从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2008年以来,二库为下游平均每年调蓄下泄水量达2.12亿立方米。”目前汾河二库年回补地下水,对汾河中下游特别是太原市的生态修复起了关键作用。
太原市兰村桥,是汾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河道西侧大面积的人工湿地中,大片大片的芦苇虽已枯萎,但依然可以看得出它们曾经的葱茏与繁盛。
暖暖的阳光下,古老的汾河穿城而过。作为太原市最大的景观廊道,汾河两岸经过一、二期的治理早已换了新颜。1月18日,在汾河太原段治理三期工程项目部,综合办主任侯刚介绍说,汾河三期治理工程结束后,汾河景观带将向南延伸12公里,汾河蓄水量会达到1450万立方米。眼下水利施工单位已进场,正在进行施工前期的临时道路、地形测量等工作。而对于贯穿太原主城区的汾河一级支流南沙河治理工程项目负责人刘君来说,虽然已累计完成投资1.09亿元,但太行路上游的工程仍然时间紧迫。
在省水利厅厅长潘军峰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了流域内忻州、太原、晋中、吕梁、临汾、运城6市制定《汾河流域生态修复(2016年-2018年)三年项目滚动规划》。他说,按照“一市一重点、一县一工程”的布局,争取储备两倍以上的标杆项目。目前,一批2016年启动实施的6市行动计划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批复后即可全面启动。
过太原,从清徐到文水、介休一路沿河走来,尽管很多地方河面被或厚或薄的冰覆盖,但有的冰层已经开始融化,冬天的汾河依然充满生机。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573.SZ)成立于2001年,2021年成为四川发展(控股)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公司业务涵盖工业烟气治理、水务投资与运营、工业节能及综合能源服务、工业固危废资源利用、生态修复,是集技术研发、运营服务、装备制造、工程设计、施工建设为一体的综合性环保服务
2025年11月24-26日,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将迎来三场国家级环境领域盛会——第三届深圳国际生态环境监测产业博览会(EMIE2025)、深圳国际水务科技博览会(IWTE2025)、国际(深圳)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博览会(环交会),三展首次同期同地举办,形成“技术研发-应用落地-国际转移”全产业链闭环,为全球生态环境
500多家展商800个展位30,000平米展出面积35,000名专业观众一、展会概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水旱灾害防御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力推动解决农业小型水利设施老化、塘坝淤塞严重、水渠不畅等问题,提高农业抵御与自然灾害和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水利强省
7月12日,为期7天的大渡河瀑布沟、深溪沟、枕头坝一级和沙坪二级4座水电站首次联合生态调度试验圆满完成,为促进长江流域生态修复、充分发挥梯级水库生态功能贡献力量。2025年是大渡河干流梯级水库纳入生态调度范围的第一年,本次试验是本年度继猴子岩电站通过“基荷发电”方式开展促进产粘沉性卵鱼类
2025年7月16日,伴随着响亮的锣声,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新能源旗舰平台——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华电新能,股票代码:600930)今日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标志着这家国内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发电企业成功驶入资本市场的广阔蓝海,开启了以资本赋能绿色发展的崭新征程。挂牌
日前,湖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印发《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到2027年,全省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长株潭地区整县建成比例达到60%、洞庭湖区整县建成比例达到50%)。到2030年,全省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力争达到65%。到20
茫茫烈日,石嘴山红崖子乡的沙丘如金浪起伏,由正泰新能供货267MWASTRON7组件的宁夏石嘴山100万千瓦光伏发电复合项目在戈壁黄沙上与光共舞,孕育着澎湃的绿色动能。宁夏石嘴山100万千瓦光伏发电复合项目这是石嘴山市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33.8亿元,占地2.51万亩。项目于2025年6月30日全容量
日前,国家林草局、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光伏治沙规划(202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到2030年,“三北”地区将新增光伏装机规模2.53亿千瓦,治理沙化土地1010万亩,进一步推动生态保护、清洁能源和区域发展协同并进,奏响生态修复与能源转
7月9日上午,甘肃咨询集团生态环境有限公司在兰州揭牌成立。甘肃国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成广平,甘肃工程咨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佩峰共同为公司揭牌,标志着集团在服务国家生态战略、深化国企改革、优化产业布局上迈出坚实一步。揭牌仪式由集团总经理、董事陈一夫主持。集团在家领导班子成员出席
清源科技于2025年初成功中标新疆天山北麓562MW地面光伏支架项目,当前交付工作正有序且高效地开展。面对沙戈荒地形场景的考验,清源科技以可靠的产品品质、定制化技术方案及高效服务体系赢得客户高度认可。新疆天山北麓562MW地面光伏电站为“疆电外送”第三通道的重要新能源配套工程之一。清源科技商务
7月10日,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服务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指出,拓展多场景运用。在靠近城区或景区周边,对土地开发利用较高的废弃矿山区域,进行综合利用开发,进一步拓宽废弃矿山价值。引导“矿山修复+新能源”,利用矿山开采遗留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
7月12日,为期7天的大渡河瀑布沟、深溪沟、枕头坝一级和沙坪二级4座水电站首次联合生态调度试验圆满完成,为促进长江流域生态修复、充分发挥梯级水库生态功能贡献力量。2025年是大渡河干流梯级水库纳入生态调度范围的第一年,本次试验是本年度继猴子岩电站通过“基荷发电”方式开展促进产粘沉性卵鱼类
7月4日,山东邹城市南屯片区流域生态修复与产业融合发展E0D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不排序中标候选人如下:中标候选人一: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中标候选人二: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政
近日,山东省邹城市南屯片区流域生态修复与产业融合发展EOD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发布招标公告,本次招标项目总投资约为2596830000元。详情如下:邹城市南屯片区流域生态修复与产业融合发展EOD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招标公告招标项目邹城市南屯片区流域生态修复与产业融合发展EOD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
1月20日,湖北长阳清江流域综合治理及产业发展(EOD)项目-清江流域生态修复与管理提升项目渔峡口清江伴峡两岸生态提升及温泉度假区建设项目(EPC)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移建设有限公司、湖北嵘古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体,报价
近日,中国能建广西院中标肯尼亚内罗毕河流域生态修复项目,中标金额约33亿元。肯尼亚内罗毕河流域生态修复项目由肯尼亚政府投资建设,是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的重要成果。项目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工程内容包括污水主管和污水厂建设水源恢复和保护、雨洪治理、固体垃圾治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
近日,中国电建生态公司中标深圳市罗湖区沙湾二水厂原水改建工程,该项目是沙湾二水厂扩建(含深度处理)工程的配套原水工程,旨在缓解区域供需水矛盾,提高片区集约化供水水平和供水安全。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深圳水库原水管(含取水口)、东部网络干线原水管、取水泵房等。同时,中国电建成都院中标
近日,哈电集团承制的世界首台参数最高、单机容量最大的陕西彬长660MW高效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发电项目1号机组连续通过多个关键节点。7月17日,机组锅炉顺利通过点火,各项参数、环保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7月18日,汽轮发电机组顺利定速3000rpm,一次启动成功,系统运行平稳,轴振、瓦温等各项参
4月1日,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澜沧江支流吉曲河流域生态修复项目公开招标,项目分为七个标段:一标段合同估算价:1061.18万元;二标段合同估算价:1276.84万元;三标段合同估算价:919.8万元;四标段合同估算价:871.1万元;五标段合同估算价:476.49万元;六标段合同估算价:1325.41万元;七标段合同估算价:14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通化市二道江区浑江流域生态修复与产业融合发展EOD项目(工程总承包)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人是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99%。据了解,通化市二道江区浑江流域生态修复与产业融合发展EOD项目(工程总承包)最高投标限价为2940612700元人民币,建设工期1125天。本项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通化市二道江区浑江流域生态修复与产业融合发展EOD项目(工程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公示的是三家中标候选人分别是:第一名: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99%;第二名:中铁城建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报价:97%;第三名: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9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11月10日,通化市二道江区浑江流域生态修复与产业融合发展EOD项目(工程总承包)招标,EOD项目共计包含两大类5个子项目,其中生态环境治理类项目包括近浑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产业开发类项目包括二道江区医药健康产业园(金马厂区)建设项目、二道江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7月14日-2025年7月18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蓝晓科技陕西西安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7月11日,蓝晓科技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位于西安市高陵区渭阳九路999号蓝晓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园区内部。储能总装机0.875MW/1.7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14日至2025年7月18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宁夏固原彭阳2x660MW机组工程获批开工近日,固原彭阳2×660MW机组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及开工申请已获正式批复。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宁夏能源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了关键跨越,意味着项目从前期精心规划的蓝图正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14日至2025年7月18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宁夏固原彭阳2x660MW机组工程获批开工近日,固原彭阳2×660MW机组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及开工申请已获正式批复。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宁夏能源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了关键跨越,意味着项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31个地方2025年6月的发电量数据,包括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1、北京市2025年6月,北京市总发电量3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6%;其中,火电发电量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水力发电量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6%;风力发电量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9%;太阳能发电量0.26
7月17日,中城大有投资建设的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300MW/300MWh共享储能电站正式破土动工。作为中城大有在山西落地的首个电网侧储能项目,该电站的开工标志着集团通过储能电站建设在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该项目位于繁峙经济技术开发区,电站将新建一座220kV升压站,配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业态加速发展,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新动能。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呈现“政策框架统一、区域差异化探索、技术多元化应用”的特征,通过参与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多途径实
近期,国家连续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以下简称136号文)、《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5〕394号)(以下简称394号文)等系列政
500多家展商800个展位30,000平米展出面积35,000名专业观众一、展会概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水旱灾害防御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力推动解决农业小型水利设施老化、塘坝淤塞严重、水渠不畅等问题,提高农业抵御与自然灾害和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水利强省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6月,规上工业原煤产量24.0亿吨,同比增长5.4%。6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2亿吨,同比增长3.0%,日均产量1404万吨。原煤生产平稳增长。据海关统计,1-6月全国进口煤炭2.2亿吨,同比下降11.1%。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统计,排名前10家企业原煤产量合计为11.8亿吨,同比增
随着以风、光为主的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其特性让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和大范围资源配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一背景下,电网作为能源转型的坚实基础,特高压正日益成为优化全国乃至跨区域能源资源配置、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保障。2025年上半年,我国特高压建设延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山西晋城市司法局《晋城市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电网企业应当将充(换)电基础设施供电纳入配电网专项规划,保证供电容量满足需求且具有包容性;负责从产权分界点至公共电网的配套接网工程;应当设置服务窗口,简化办事程序,开辟电力增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