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公众不知道的抗霾故事
现在看,姚强对雾霾天气的形成与治理,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认知体系。但他坦言,最初刚刚接触燃烧污染控制时,也是一头雾水,“刚起步时不是很拿得准,很多专业名词也不能那么准备地把握”。他口中的“刚起步时”,是指1999年。
其实,姚强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生涯始于1986年,当年8月份他开始在浙江大学能源工程系担任助教,至今已经年满30年。但是,这30年可以很明确地区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从1986年到1999年1月,他研究燃烧理论与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想办法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后一阶段转投到燃烧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领域,是因为1999年2月他回到自己的本科和硕士的母校清华大学任教,开始寻找新的研究方向;而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开始重视环境问题,因为酸雨肆虐,燃烧污染物成为了受关注对象,于是姚强想是不是可以在这方面做一些尝试。“后来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转做燃烧污染的形成与控制,我开玩笑说我们这一行其实都有负疚感,这些污染物毕竟都是燃烧产生的嘛……如果我们把源头控制好了,也就没那么多事了。”
“当时阅读了很多文献,发现研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人比较多,而细颗粒这块研究很少,恰好当时环境界对可吸入颗粒物的关注度开始有所上升,所以就开始申请这方面的研究基金。”
在转轨阶段,2002年5月20~22日举行的第183次香山科学会议给姚强留下的印象特别深。香山科学会议瞄准基础研究的科学前沿问题与我国重大工程技术领域中的科学问题,试图创造宽松的学术交流环境,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推进整体综合性研究,这次会议的主题为“可吸入颗粒物的形成机理和防治对策”,姚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魏复盛院士、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徐立大教授三人,被聘请担任会议的执行主席。魏复盛院士是国内最早从事PM2.5和PM10监测和进行大气污染与健康相关性研究的学者,当时已经取得了很多、很详实的数据性成果。姚强之所以认为这次会议非常重要,是因为它可以作为我国针对雾霾问题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起点。在此之前,虽然大气环境、预防卫生、污染物控制、气象学、燃烧学等各学科都从不同的角度关注这个问题,“但大家都囿于自己的研究领域,互相交流不足,其实当时已经有了很多研究成果,但互相知道得不多(阻碍了研究工作的深入推进)”。
这次会议结束后,参会专家们觉得雾霾问题研究有必要作为一个重大科学研究项目去推进,决定联合向科技部建议将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工作纳入到国家973计划中。“这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当时讨论后形成了比较明确的意见,应该以源头控制为主,在能源领域立项,项目名称为‘燃烧源可吸入颗粒物形成与控制技术的基础研究’,同时应该吸收搞环境的学者,大家共同来做。”从研究团队来看,这个项目的阵容相当豪华,姚强担任首席科学家,由当时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郝吉明教授等一批优秀学者担任课题组组长,汇集了一大批来自清华大学热能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的学术精英。
“当时把PM10作为了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但等到2005年、2006年的时候,项目组强烈地意识到,对于PM10的研究,核心是PM2.5,一方面,燃烧源导致的PM10里有百分之七八十是PM2.5,另一方面,空气中PM2.5浓度与人体健康的相关度最高。所以到2008年这个973项目结束时,我们就提出来应该继续做更深入的研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北京博奇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在烟气治理领域取得了新的成就。凭借其在烟气治理、节能降碳以及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的突出表现,一举夺得“‘北极星杯’2024非电行业烟气治理影响力企业”、“‘北极星杯’2024烟气治理节能降碳优秀案例”、“‘北极星杯’2024年度影响力烟气行业品牌雇主”三项殊荣。此次
今冬的首场寒潮来袭,全国多地遭遇了强降温和降雪天气,不少光伏电站正迎接着冰雪挑战。光伏电站应该如何运维,才能安然过冬呢?防雪防冻是关键白雪皑皑,美则美矣,但对于光伏电站却不是一件美事。下雪后,积雪覆盖在组件表面会影响组件接收太阳光,影响发电效率。特别是在极端暴雪天气,积雪过厚,一
北极星环卫网获悉,河北廊坊大城县城区环卫服务项目公开招标公告发布,项目预算金额5050.3266万元,合同履行期限3年,详情如下:项目概况大城县城区环卫服务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廊坊市)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4年06月19日09点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一、项
2023-2024年供暖季,为保障全疆各地空气质量,新疆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组织执法人员加大巡查力度,督促各排污单位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现将相关典型案例予以公布。案例一:乌鲁木齐市某公司未安装大气污染治理设施案【案情简介】2023年12月10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大气污染防治监督帮扶组对乌鲁
1月2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等17部门发布关于印发《陕西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到2025年,强化气象监测评估和预报预警服务,气象灾害防范能力有所加强,完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轨道交通、综合管廊等城市建设得到有序推进,城市“热岛效应”、内涝及生命
我们对清洁取暖重要性的认识早在10年前就已确定。2013年初,我国遭遇了史上最严重的雾霾天气,京津冀局部地区PM2.5小时浓度逼近1000微克/立方米。当年,国务院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拉开了清洁供暖改革的序幕。2017年底,我国明确提出用3年时间打赢包括污染防治在内的三大攻坚战,针对与污
5月12日上午,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经济和生态文明领域建设与改革情况,并答记者问。科技部副部长李萌表示,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到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中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中共中央宣传部2022年5月12日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科技部副部长李萌、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叶民、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介绍经济和生态文明领域建设与改革
在我国北方地区,取暖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但主要依靠煤炭“驱动”的取暖系统不仅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能源,导致的雾霾天气更一度成为威胁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近年来,中国各地加快探索冬季清洁能源取暖,进一步降低煤炭依赖和对大气的不良影响。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强化大气污染
在我国北方地区,取暖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但主要依靠煤炭“驱动”的取暖系统不仅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能源,导致的雾霾天气更一度成为威胁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近年来,中国各地加快探索冬季清洁能源取暖,进一步降低煤炭依赖和对大气的不良影响。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强化大气污染
吉林乾安县聚太生物发电有限公司2X30MW生物质热电联产供暖项目,根据热负荷和供热方式,选用2台30MW高温高压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汽机排气压力设计为25KPa。
各有关单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推动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实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有其重要意义。为落实党中央最新部署,响应生态环境部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的有关意见,中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发布2023年环境监测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3年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3年环境监测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1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委员会发布《0185关于建设低碳园区推进绿色发展的提案》,《提案》指出,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低碳是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在国家“双碳”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全省开发园区,特别是工业园区必须要坚持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理念,力争为全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月21日,浙江省政协发布由严华提出的《关于建设低碳园区推进绿色发展的提案》。其中明确,对节能减碳重点工程和符合产业发展导向、具有示范效应的节能减碳项目,优先给予资金、土地等扶持。提案指出,目前,经济快速增长与能耗总量控制的矛盾仍然存在,部分园区进一步降低能耗空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023年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典型案例(第五批):为了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参与权和监督权,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依靠群众依法惩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2023年以来,全省生态环境部门根据《云南省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试行)》,集中查办
导言:一个耗资数百万英镑的项目得到了英国和爱尔兰所有水务公司以及丹麦AarhusVand公司与澳大利亚墨尔本水务公司共同支持,该项目将把一座碳密集型污水处理厂重塑为成碳中和污水处理厂。消除34000吨碳排放英国斯塔福德郡Strongford污水处理厂将以减少并消除碳排放为目的,与多个技术供应商合作,预计
2月24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发布《2023年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资金实施指南(第一批)》的通知,通知提到,大力促进高精尖产业能级跃升,坚持分类分层精准支持企业创新发展,重点支持集成电路首流片、新材料首批次、医药产业化、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等方向,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其中,
摘要: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主题背景下,详细介绍了多联产减排和多能互补耦合利用新型CCUS产业化发展模式,探讨了当前我国CCUS产业化模式在技术、行业发展、产业化机制、标准与规范及国家政策等领域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应对需求的产业支持政策,最后提出从捕集、封存、监测及评估角度出发,加
在环境资源“三合一”审判工作室成立之际,惠城区人民法院向社会公开发布环境资源保护六大典型案例,涉及刑事、民事、行政三大审判领域,邀您一起学法懂法用法,提高环保意识,共同保护我们的美丽惠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在禁渔区内使用禁用工具捕捞的,构成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并需承担渔业资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9月1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生命科学部、医学科学部发布双碳计划与人群健康专项项目以及冻土土壤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专项项目指南。据悉,双碳计划与人群健康专项项目直接费用总额度约为1000~1500万元,冻土土壤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专项项目直接费用总额度约为2000
“十四五”是碳达峰碳中和的攻坚期、窗口期,能源是主战场。实现“双碳”目标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在推进新能源可靠替代过程中逐步有序减少传统能源,着力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夯实能源安全保障基础,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能源保障。传统能源的逐步退出与新能源的有序替代,本质
舒印彪当选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党委书记;陈国平当选党委副书记;舒印彪、陈国平、吴小辰、李向良、苟伟、吴敬凯、刘丰、王昕伟、陈梅、胡锐、欧阳昌裕当选党委委员;欧阳昌裕兼任纪检委员。1月3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会议主题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10月13日,2024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院士专家论坛在北京召开。作为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成立90周年暨2024年年会重要主题活动之一,论坛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旨在通过特邀院士专家报告与对话的形式,探讨电力科技重大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进展,启迪新思路,开拓新路径,为
10月13日上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成立90周年暨2024年年会主旨报告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36届主席舒印彪,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国平,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昕伟,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副总
在位于成都市高新区的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公司流域生产指挥中心内,调度值班员蔡佳润通过经济调度控制(EDC)系统和“运营一张图”,横向对比流域各电站的发电量、水能利用率等生产指标,一键生成了对9个梯级电站负荷自动分配、调节、控制的实时策略。而在距离几百公里外的雅安市汉源县和凉山彝族自治州
“要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在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和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主办的“电力低碳保供研讨会”第六期现场,与会专家传递出这样的共识。近年来,电力行业低碳转型已成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可再生能源更是其中的排头兵和主力军。不过,强劲发展的背后,可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成都邓双环保发电厂第三方驻厂监管服务项目竞争性磋商成交公告,北京新能和再生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标该项目,中标金额为72.4万元,对项目技术工艺流程、设施设备运行工况、处理量、污染物排放、安全生产等方面开展7×24小时全生产运营过程不间断驻厂监管。对生产运营中出现
3月14日至15日,以“因聚而生数智有为”为主题的“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4”在深圳隆重举行。同期,华为成功举办了“数智电网,共创新型电力系统新价值”电网分论坛,积极响应电网企业提出的“打造数智化坚强电网”战略目标。“数智电网,共创新型电力系统新价值”电网论坛现场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
近年来,在“双碳”背景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已成为保障我国电力供应的重要力量。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达14.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超过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国可再生能源年内发电量3万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用电量1/3;风
探索将核电纳入绿电交易《我国绿电交易现状及重点问题研究》报告成功发布探索将核电纳入绿电交易。这是12月26日《我国绿电交易现状及重点问题研究》报告发布会暨专家研讨上透露出来的内容。该报告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历时一年时间联合编写完成,是国内绿电交易方面首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2月26日,《我国绿电交易现状及重点问题研究》报告发布会暨专家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该报告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历时一年时间联合编写完成,是国内绿电交易方面首部综合性研究报告。加快发展绿色清洁能源是我国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更多
中国电建第三届董事会第四十五次会议于2021年9月22日以通讯方式召开,本次会议经与会董事充分审议并经过有效表决,审议通过了以下议案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