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工业废水市场正文

全面分析|膜技术水处理行业深度调研报告

2017-04-01 09:15来源:知乎“环保行业私募股权投资”专栏作者:丁敏关键词:水处理行业水处理技术膜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5. 行业趋势

膜元件生产高端化。

膜元件生产和研发一直是整个膜法水处理产业链技术核心,占据利润金字塔顶端位置。目前低端膜市场国产化程度逐步升高,但由于技术壁垒下降,竞争趋于激烈,导致利润率逐步下降。反观高端膜市场,由于技术差距,大部分市场份额仍然被国际品牌占领,利润率维持在较高水平。高利润必将吸引更多企业进入,膜元件生产向高端发展是大势所趋。

向全产业链延伸

膜法水处理产业链由膜元件研发和制作、膜组件制作、成套解决方案提供、运营和维护等几部分组成。由其中一点切入,向全产业链延伸,可以迅速扩大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带来公司的高速成长,同时塑造品牌形象,提高抗风险能力,降低平均成本。因此,向全产业链延伸是行业发展的另一大趋势。

七.国内膜技术行业的竞争格局

1. 竞争格局


2. 国内膜企规模两极分化趋势明显

目前,中国膜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约400家,企业规模呈现两极分化趋势。大多数国内膜企业有规模较小,研发实力较弱,资金实力较差的特点。

年产值500万左右的小规模企业占膜企总数的约85%;年产值1000万以上一亿以下的中等规模企业约占10%;年亿元产值以上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5%,但这一类企业集中了行业约90%的营业收入。如图所示,2015年碧水源年营业收入为52.1亿,超过所有年产值一亿元以下膜企业的营业收入总和。


国内膜企中一批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已登录资本市场。目前在主板上市的膜法水处理相关标的有碧水源、津膜科技、南方汇通、维尔利和万邦达。其中,津膜科技和南方汇通主要以膜制造商的角色出现;碧水源和维尔利是主流的膜工程商;万邦达在2015年与日本东丽成立合资公司,开始生产MBR膜元件和膜组件,并借此机会切入膜法水处理市场。另外,在新三板市场有大概35家膜法水处理相关标的。

3. 反渗透(RO)膜市场

反渗透膜主要用于脱盐、超纯水制造、海水淡化领域。反渗透膜技术壁垒远高于微滤和超滤膜。在RO膜元件制作所使用的50余种原材料和辅料中,聚酯无纺布、浓水隔网等至今尚未实现国产化。

反渗透膜市场份额占比最大。1)技术含量最高的的是膜元件环节(反渗透、超滤和微滤)。2)在各种膜组件中,反渗透膜的市场规模占比最高,达到45%左右,微滤膜膜组件其次,占比30%左右,纳滤和超滤膜占比在20%左右。


反渗透膜属于寡头竞争格局,国产化率低。1)全球反渗透膜属于寡头竞争格局,主要有7大生产厂商,包括陶氏化学、日东电工、日本东丽、美国 GE、美国科氏、韩国世韩和时代沃顿。2)国内市场陶氏反渗透膜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国产膜仅时代沃顿占比10%左右(2012年)。

原标题:膜技术水处理行业的深度行业调研报告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处理行业查看更多>水处理技术查看更多>膜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