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政策正文

政策全文|《东莞市水务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7-04-26 10:42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水污染治理水资源管理水环境综合整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坚持系统治理,协调发展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统筹不同区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需求,统筹区域、镇乡水务协调发展;统筹自然生态各要素,系统分析解决防洪排涝、水环境治理、供水安全等重大问题;均衡布局,因水制宜,增强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均衡发展意识;统筹地上与地下空间布局,优化各片区水资源配置与水务设施布局。

(3)坚持人水和谐,绿色发展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按照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贯彻水生态文明理念,根据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

(4)坚持国际标准,开放发展

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结合东莞自身条件,对比国际标准,科学谋划水务发展目标、总体布局,高品位、高标准、全方位系统规划。

(5)坚持以人为本,共享发展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水务问题作为水务工作的优先领域,以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水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水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水务建设和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群众。

3.3 治水策略

城乡共治:准确把握东莞城乡特点和发展差异,统筹城乡水务协调发展,加大城乡水务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财政扶持力度,推进城乡水务基础设施均衡配置和水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产业共治:把握产业变革新机遇,发挥水资源管理红线的约束作用,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增强城市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以用水方式转变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布局优化,促进产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水务共治:遵循“一龙管水、团结治水、合力兴水”的要求,不断整合和优化水务治理相关职能,把城乡供水、防洪排涝、污水收集排放处理等相关职能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系统解决防洪排涝、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水安全问题,实现从常规水利向现代水务的转变,加快推进水务一体化发展。

两手共治:坚持政府主导办水务的同时,更加充分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水务建设,积极推进水务基础设施市场化投资运营,加快建立政府和市场共治有机结合的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水务建设,兴起全民治水的新氛围。

3.4 编制依据

3.4.1 基础规划

近年来,国家、省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务建设和规划工作,相继组织开展了各类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为《东莞市水务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编制提供了规划依据。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污染治理查看更多>水资源管理查看更多>水环境综合整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