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评论正文

西安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7-05-09 10:14来源:西安日报作者:徐波等关键词: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处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强化分类、系统处理

强化分类,建立涵盖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是我市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重点。

第一,严格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将生活垃圾分为有害、易腐、可回收三类,分类类别和品种定义清楚,标识明确,投放定时、定点、定户。

第二,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在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四个环节全面实施分类,落实源头、中间过程、末端全过程分类处理,彻底扭转目前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存在的“前期分类不到位,后期处理大锅烩”的问题。

第三,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建设要软件、硬件并举。安装分类生活垃圾收集装置,特别是能够帮助识别分类是否正确以及投放主体和投放量的智能垃圾桶,使用分类垃圾运输车辆,投资建设垃圾焚烧厂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固然重要,但是分类处理的标准和业务流程等软件如果重视不够,作业人员素质和能力存在缺陷,将严重抵消硬件系统的处理效果。培养专业的收集分类人员也是软件极为重要的工作。在每一个站点对回收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做好“二次”分类识别工作,把好“回收——处理”的第一环节。

三、循序渐进,有序推进

我市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遵循国家统一部署,结合市情,循序渐进,有序推进。第一,确定强制生活垃圾分类的主体和空间范围。建议将主体按照国家要求确定为公共机构,包括党政机关,学校、科研广播电视等事业单位,协会、学会、联合会等社团组织,车站、机场、码头、体育场馆、演出场馆等公共场所管理单位;以及相关企业,包括宾馆、饭店、购物中心、超市、专业市场、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商铺、商用写字楼等。结合我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市情,建议空间范围定在西咸新区、陕西自由贸易区(试点)西安片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经济开发区、曲江新区等重要窗口和基础设施条件好的新建区,除此之外,考虑西安古都形象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将西安明城墙内区域也定为强制生活垃圾分类区域。

第二,在现有的强制分类空间范围以外的区域,选择新建居民小区和大企业的家属院,在提供一定的经济激励的基础上,作为强制分类试点,将成功经验在其他区域空间推广。

第三,有序推进需要将生活垃圾分类从源头治理再向综合治理的转变。综合治理是政府部门及私人机构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治理过程,我们长期以来的经验都是由政府运作,将垃圾管控从源头、中间、末端分为三个部分,而政府又多在末端上做大量工作,常常事倍功半。显然,最好的办法应当是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不再被动地作为一个管理人,而将这三个部分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让优质的企业进入,更多的承担引导和监督人的作用,积极探索产业化方式。从国外经验来看,西安市开展综合治理时需要注重生活垃圾的总体性和综合性。总体性体现在垃圾的收集、运输、转运、处理等环节要协调统一,政策的制定要有连续性和全面性;综合性体现在垃圾产量、种类与人口的密度、分布、消费结构有相关性,各种收集、处理设置要仔细布局,处理技术、手段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环境评价。

四、公众参与,经济激励

公众参与是确保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效果的关键。社区居民是城市生活垃圾的制造者,不应当游离在整个治理体系的外部,要主动纳入、参与治理。

第一,用经济激励手段引导公众参与。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是治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关键一环。居民对参与往往没有很高的积极性,除了环保意识不强,素质有待提高以外,缺乏可行的有效激励手段是重要影响因素。例如,用经济激励手段引导公众参与,我们可以借鉴浙江衢州柯城区推行“垃圾银行”管理居民废弃物,通过“以垃圾兑换物品”,提高参与的主动性。此方法的要点是让居民有意识地进行垃圾分类,把有用或是危险物品“存”进分类站,正确分类投放后获得积分,将积分按照一定兑换标准换取简单的日用品。

第二,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引导公众参与。易腐垃圾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是厨余垃圾,其在城市生活垃圾中占37%-62%,热量低、含水量大、容易腐烂,产生于居民家庭和餐饮企业。其源头是食材的边角废料和剩饭剩菜。有效解决方法应该是源头治理实现减量化,比如净菜进城,发达国家销售终端净菜占比在90%左右。但是西安市净菜基本上只在超市有售,而且占比极低。净菜难入城的主要原因是成本高。建议政府通过补贴方式降低净菜成本,引导公众消费净菜,从源头减少厨余垃圾。

五、教育引导,提高素养

西安市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环境保护教育和公民素养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发达国家和地区非常重视公民的力量,积极引导公民参与城市生活垃圾的治理,并建立起相应的民众、非政府机构,投身于环境保护和监督工作。只有当公民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切身体会到作为城市的主人,环境与自身息息相关的时候,推进治理就会从源头上起到良好的效果。

第一,面向所有市民普及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环保理念。引导公众从点滴做起,学习、掌握生活垃圾分类的标准、投放要求,有条件可定点开展垃圾分类收集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工作。

第二,学校是开展资源环境教育、推广生活垃圾分类的核心区域。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多方位提升学生环保素养,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一方面为生活垃圾分类代际可持续创造条件,另外还能通过家庭影响家长的垃圾处理行为。最后,将环保教育作为长期工作,推进环保教育以法律形式确定。环境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通过立法保证长期执行效果,并由家庭、学校、企业等层面多样化开展。

(作者徐波系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作者杨乐超、马盼盼、柴一然系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原标题:西安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分类查看更多>生活垃圾分类查看更多>生活垃圾处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