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报道正文

江苏下好环保制度改革“先手棋”

2017-06-19 11:01来源:江苏省环保厅作者:闫艳 范晓黎关键词:治污减排排污许可制五位一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6年3月,环境保护部复函江苏省环保厅,同意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江苏成为全国首个试点省份。

2016年7月22日,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改革试点方案》,22项改革任务图一一展现,改革脉络清晰画出。

2017年6月12日,在江苏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上,江苏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对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推进情况进行了汇报,改革成绩单亮相。

一年来,江苏以敢啃硬骨头、敢趟深水区的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毫不放松、锲而不舍,在落实环保责任、运用环境经济政策、推动环保行政审批许可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升生态保护水平等5个方面推进生态环保制度综合改革,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改革成效显现。

对号入座环保责任“领回家”

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是改革的重中之重。环境保护是一项艰巨复杂、科学严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面落实责任,把层层级级、各条各线、方方面面的力量调动聚合起来,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翻开《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各级党委、政府以及50个相关部门的环保责任梳理得清清楚楚。党委、政府该干什么,职能部门该干什么,只要对号入座,就可以将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领回家”。通过这些细致的条文,将“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环保压力清晰有效地传导到位。

5月中旬,苏州市正式开启对各区县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情况的“回头看”专项行动。这样的“回头看”,正是江苏省督促各地履行环境责任、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缩影。

为了强化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根据中办、国办下发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以及国家发改委等4部委印发的有关文件,江苏省环保厅会同省发改委、统计局正在抓紧研究制定《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实施办法》,按国家要求的绿色发展指标年度评价,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考评。

多排放吃亏 少排放受益

江苏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综合改革进程中,注重运用市场机制激发各类主体治污减排的内生动力,出台了一系列强力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

2017年4月,江苏省环保厅会同省财政厅制定出台《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财政政策相关指标考核办法》《污染排放统筹资金收取、返还及环境质量达标奖励实施办法》等配套文件,通过激励和约束两端发力,落实与污染物排放总量直接挂钩的财政政策,对全省54个市、县(市)开展总量减排和环境质量考核,并测算各地收取、返还、奖励金额,为全省各地算出一笔“生态账”。据初步测算,2016年全省统筹资金约39.2亿元,通过污染排放统筹资金的收取、返还以及奖励,让全省各地切实感受到“多排放吃亏、少排放受益”。

在《污染排放统筹资金收取、返还及环境质量达标奖励实施办法》中,记者看到,完成规定的各项污染物减排任务的,按收取该地区污染排放统筹资金额的40%予以返还;有一项未完成的,返还比例降低5个百分点,以此类推。在环境质量达标奖励方面,对PM2.5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考核断面达标率等指标均达到省定任务的,分别按收取该地区污染排放统筹资金的10%、10%和20%进行奖励;有一项未达到省定任务的,取消相应奖励。

4月26日,首例由省政府以赔偿权利人身份提起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在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江苏作为首批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的省份之一,将对重点生态功能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禁止开发区内发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着力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不合理局面。

审批“瘦身”服务优化

江苏瞄准“改”、大力“简”、彻底“放”,大幅度地改革行政审批许可,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

6月3日,江苏省人大对《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条例》相应条款进行修订,全面取消危险废物省内转移审批事项。

江苏省大力推动简政放权,除法律法规及环境保护部明确规定由省级审批的外,将其他项目环评审批权限全部下放到市、县,1~5月份,省级审批项目数量同比减少80%;将危废经营许可证审批权限下放至设区市,省级审批数量由每年330件左右减至不到40件。

坚持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突出用户体验,优化环保审批服务,保证群众网上办事方便快捷,积极推行“网上批、快递送、不见面”,江苏省级6月底前、市县12月底前全部实行网上审批,真正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排污许可制初见成效

江苏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前端”强化区域规划环评和生态空间管控,“后端”通过网格化、“双随机一公开”、环保信用评价等手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形成一套科学管用的固定污染源管理体系。

2017年5月26日,南通市如东县协鑫环保热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吉林领到了经环境保护部审核的排污许可证,这也是国家实施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改革以来,江苏核发的首张排污许可证。

2016年6月5日,南通市公布了2015年全市环保信用评价结果。被评为“红色”企业的南通华联纺织印染公司的负责人深感“压力山大”,“半年下来,其他费用不算,仅污水处理费就比别的企业多交了18.59万元。我们计划投资200多万元,增加中沉池、水解酸化池、生化池各1个,吸泥机1套,污泥压滤机等设备,希望通过提标减排,让我们摘掉‘红色’的帽子,恢复正常水价。”

通过环保信用评价制度,扩大评价结果应用,不仅与信贷融资直接挂钩,还实行惩罚性水电价,仅2016年全省就征收差别电价1.8亿元,有力促进了企业持续改进环境行为。

“一线两区”提升生态保护水平

2013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红线区域陆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2.23%。每年省级生态补偿资金达15亿元。

在省级生态红线区域的基础上,江苏鼓励各地增加红线区域面积,提高生态补偿标准,做到划得准、标得清,守得住、用得好。2016年,江苏进一步优化调整生态红线保护区域,真正让生态红线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2017年5月16日,江苏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生态保护引领区和生态保护特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两区”建设,是江苏省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创新举措。

原标题:江苏下好环保制度改革“先手棋”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治污减排查看更多>排污许可制查看更多>五位一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