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危险废物评论正文

医疗垃圾频频上演“变身记” 严管重罚方能斩断黑产业链

2017-06-21 13:46来源:中国产经新闻作者:郑熹燊关键词:医疗垃圾医疗废物医疗垃圾处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医疗垃圾不仅有输液袋、尿袋、棉签甚至还有感染性医疗废物一次性注射器,试想,如果这些没有经过专业处理,最终变成了塑料餐具的话,其后果有多严重?为什么这些被环保部门认定为“危险废物”和“有毒物质”的医疗垃圾会流出?医院又是如何处理这些医疗垃圾的?

据医院相关人士透露,医疗垃圾流入“黑作坊”的主要原因还是不法商贩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内外勾结”,因为他们之间存在利益输送。

该医院相关人士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医疗垃圾被随意倾倒、甚至形成一条黑色利益链流向市场的现象。一些基层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无视有关规定,随意弃置医疗垃圾,从而造成医疗垃圾的外流。

其实任何一家医疗机构,产生医疗垃圾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医疗废物管理专职人员必须每天从废物产生地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路线运送至院内临时贮存室。而且对产生地的医疗废物必须进行过称、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来源、种类、重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经办人等。”文文告诉记者。

而且,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医疗垃圾必须先在医院进行分类,其中5大类医疗废物必须送往具有资质的医废处置中心焚烧销毁,而输液袋、输液瓶等医疗垃圾则可以进入资源回收利用市场。

然而,一位基层医疗机构的护士付小姐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医院的医疗垃圾一般都是由专业的人收走。但该专业人士是谁及是否分类后收走的,她便不得而知了。

而且有相关报道称,有从业人员曾爆料,个别医院给保洁员等临时雇佣人员工资非常低,他们就出售医疗垃圾创收,“弥补工资不足”,医院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何况,有的医院即使不主动出售医疗垃圾,也不会在如何处理医疗垃圾上下功夫,往往把它混同于生活垃圾随意倒掉,其最后归宿地还是废品收购站。

文文指出,出现这种情况,固然有相关人员为从中谋利而不择手段。但除了医院内部监管的不到位外,卫生部门、环保部门也存在着监管的漏洞,以致于让医院“内鬼”和不法商贩谋到医疗废物的“商机”,里应外合。

需多方共举

既然发现漏洞就应该第一时间想办法进行弥补,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和损失。倘若让医疗垃圾随意“变身”牟利,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要如何做才能斩断医疗垃圾黑色产业链,让医疗垃圾回收走回“正道”?

朱启认为,“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斩断这条掌控医疗垃圾危害国民生存的黑色产业链,就必须先从这类根源上寻找突破点,而医疗垃圾的来源最主要还是医院。

因此,首先必须对医院内部的监管进行加强。因为此案也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少数医院的相关人员无视法律规定。“这就要求医院内部加强管理,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教育广大基层医务人员要提高认识,增强责任心,合理分类医疗垃圾,和有资质的医废处置机构合作,揪出内鬼避免医疗废物外流。”文文告诉记者。

其次,根治医疗垃圾非法加工、倒卖等违法行为,仅靠一个或是两个部门的力量是无法达到的,还需多方力量。除了相关部门应该完善法律法规外,还应该要求卫生部门、环保部门共同发力,强化问责机制,落实具体责任,避免出现“三不管”情况。并定期开展对医疗垃圾处理的专项检查,对医疗垃圾进行跟踪检查,加大对不法回收、倒卖与处理者的打击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真正建立起规范有序的医疗垃圾处理系统。

朱启向记者进一步说道,为什么人们会明知违法而铤而走险?毫无疑问是为了一个“利”字。因此,我们也就必须对医院违法卖出医疗垃圾方,违法进行医疗垃圾倒卖方,及违法进行医疗垃圾加工方这三类人实施重罚。

文文也表示,除了建立完善的医疗垃圾处理监管机制外,最关键的还是在落实上。必须对违规处理医疗垃圾或是处理不力的医疗机构一查到底并严格问责,方可彻底根治“医废黑产业”。

概而言之,要切断此利益链,就必须从垃圾分类、清运、处置、监管等多个环节齐抓共管,彻底堵住环节漏洞,让其“黑产”无处容身。

再者,提高城乡居民的防范意识也是不可或缺的。除了对医院的工作人员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相关人员素养和觉悟,从根本上减少或者杜绝医院废物流出外。还可以在农村、城市社区广泛开展卫生常识等方面的教育。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医疗垃圾查看更多>医疗废物查看更多>医疗垃圾处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