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评论正文

最新动态|全国海绵城市进展(7.3-7.9)

2017-07-11 09:18来源:海绵城市公众号关键词:海绵城市雨水花园淤泥再利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镇江市海绵城市管理办法》8月1日起将施行

海绵《办法》中明确“市人民政府应当将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具体来说,城市总体规划中必须包括:对城市开发强度合理控制(包括地下空间开发)的要求;对河流、湖泊、湿地、河渠等水面率的要求;对受到破坏的水体及其他自然环境的恢复、修复的目标要求;对城市排水防涝、城市面源污染控制、径流总量控制、雨水利用等指标要求。对于海绵城市的运行维护和长效管理,海绵《办法》细化了竣工验收条件及财政支出来源

深圳“十三五”期间,新区共实施治水提质项目61项,其中已完工14项

光明新区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按照“流域治理、综合治水、生态治河、尊重现实、着眼长远”的工作思路,采取轻重缓急逐步实施的方针,全面推进新区河道综合治理,逐步消除河道黑臭水体,打造高品质河湖生态环境系统。“十三五”期间,新区共实施治水提质项目61项,总投资77.02亿元,已全部启动,其中已完工14项,开工18项,累计完成投资7.45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11.24亿元,已完成3.84亿元,完成率34.2%。

《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已公布

《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7月6日正式公布,其中提出广州要新建、改造51个海绵公园,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新建25处人工湿地和128处植被缓冲带,集中净化建成区的黑臭河涌水体……规划中还特别提出,公共绿地中至少应有50%作为用于滞留雨水的下沉式绿地,绿地应低于周围地面50毫米。此外,拟生态整治和修复97条综合效益较高的河涌,以重建河涌水生态系统,恢复河流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目标,模拟河流的自然形态与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利用乡土植被构建生态驳岸、植被缓冲带等修复河岸生态系统,通过原位生态修复技术、人工湿地等措施修复河涌生态系统。

常熟首个海绵城市建筑——锦荷学校及幼儿园新建工程,以及首批海绵城市道路——渠中片区道路项目,日前开工建设

常熟市首个海绵城市建筑——锦荷学校及幼儿园新建工程,以及首批海绵城市道路——渠中片区道路项目,日前开工建设。此举标志着常熟海绵城市建设正式启动。渠中片区位于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部新城,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75平方公里。今年3月起,渠中片区首先开始分阶段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目前庙港路、金湾路、新沈路、沈青路东环河大桥正在进行路基施工,这些道路将成为常熟首批海绵城市道路。在金山路西侧富泰路北侧,省级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锦荷学校及幼儿园新建工程已开工建设。锦荷学校将绿色基础设施与校园开放空间、道路、建筑和水景观进行整体性规划,在保障校园各项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实施可持续的雨洪管理理念。

汕头拟开展“海绵城市”试点

目前,汕头市中心城区市级各管线权属单位已完成本单位管辖的地下管线摸查和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市住建局已完成相关规划,市规划局也启动了全市性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相关单位拟在珠峰路(东厦路-金新路)路段进行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试验段的建设。该路段的步道将采用透水路面结构,应用彩色透水步道砖、透水混凝土以及透水沥青等透水型材料。同时,金平区政府也启动小公园片区海绵城市改造建设试点。

延伸阅读:

海绵城市案例剖析——设计败笔源于糟糕的现场踏勘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绵城市查看更多>雨水花园查看更多>淤泥再利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