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政策正文

浙江衢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2017-08-29 10:33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土壤污染防治土壤环境污染地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八、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改善区域土壤环境质量

(二十一)明确治理与修复主体。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造成土壤污染的单位或个人须承担治理与修复的主体责任。责任主体发生变更的,由变更后继承其债权、债务的单位或个人承担相关责任;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的,由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或双方约定的责任人承担相关责任。责任主体灭失或责任主体不明确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政府依法承担相关责任。

(二十二)制订治理修复规划。整合国土资源、农业、环境保护部门现有土壤污染调查成果资料,组织有关县(市、区)编制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规划和受污染地块治理修复规划,明确重点任务、责任单位和分年度实施计划,形成治理修复项目库,于2017年9月底前分别上报省环保厅、省农业厅和省国土厅。

(二十三)实施治理修复工程。结合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和发展布局调整,以拟开发为住宅、商服、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等用途的污染地块为重点,开展治理与修复。安全利用类耕地相对集中的县(市、区),要开展农田土壤污染治理,推进农业“两区”土壤污染治理试点。到2020年,完成省里下达的轻度和中度污染耕地治理修复任务。落实国家土壤治理与修复管理要求,完善污染地块修复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工程验收制度等。

九、加强科技支撑,推动产业发展

(二十四)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选择一批适合我市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开展合作研究与技术交流,鼓励引进土壤污染风险识别、土壤污染物快速检测、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阻隔等风险管控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二十五)推动治理与修复产业发展。根据省里统一部署,开展污染地块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从业单位水平评价试点工作,放开服务性监测市场,鼓励社会机构参与土壤环境监测评估等活动。

十、发挥政府主导,推进公众参与

(二十六)完善资金筹措机制。各级财政要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资金保障力度,研究制定支持土壤污染防治的激励政策措施。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用于土壤环境调查与监测评估、监督管理、治理与修复等工作。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推动土壤污染防治和环保产业发展。

(二十七)引导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将土壤环境保护内容纳入年度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体系。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土壤日、世界粮食日、全国土地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普及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知识,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解读,营造保护土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根据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调查结果,适时发布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引导社会加强有效监督。公开曝光环境违法典型案件,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APP等媒体舆论导向作用,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鼓励公众对污染土壤、破坏农用地、擅自开发未利用地等违法行为进行监督。

十一、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责任

(二十八)强化地方政府责任。各县(市、区)政府是实施本工作方案的责任主体。各县(市、区)政府要在2017年8月前制定并公布本地区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逐年制定并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年度计划,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并向市政府报告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情况。

严格目标责任考核。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制订《衢州市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分解落实目标任务。每年对各地区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评估,2020年对各地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和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并与土壤污染防治相关专项资金分配挂钩。对未完成土壤防治工作目标任务或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将采取通报预警、环评限批、挂牌督办、约谈有关政府领导和部门主要负责人等措施,督促整改落实。对因工作不力、履职缺位等导致土壤污染问题突出、优先保护类耕地面积减少、土壤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的,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二十九)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建立由市政府统一领导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市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各专项工作牵头部门要将年度进展情况报市环保局汇总,市环保局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工作进展。

(三十)落实企业污染防治责任。有关企业要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加强内部管理,将土壤污染防治纳入环境风险防控体系,严格依法依规建设和运营污染治理设施,确保重点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造成土壤污染的,应承担损害评估、治理与修复的法律责任。从2017年起,县(市、区)政府要与重点监控工业企业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明确相关措施和责任,并向社会公开。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污染防治查看更多>土壤环境查看更多>污染地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