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VOCsVOCs监测技术正文

挥发性有机物VOCs监测方法与治理技术

2017-09-08 13:53来源:《干旱环境监测》作者:刘宇麟关键词:VOCs监测VOCs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法

2.1大气监测方法

大气中VOCs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GB11737—1989)、《室内空气中对二氯苯卫生标准》(GB18468—2001)附录A对二氯苯检验方法气相色谱法、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一质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采样罐采样气相色谱一质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附录G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测定、《空气质量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一气相色谱法》(HJ583—2010)、《空气质量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一气相色谱法》(HJ584—2010)、《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一热脱附/气相色谱一质谱法》(HJ644—2013)、《环境空气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一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HJ645—2013)。

2.2水体监测方法

水体中VOCs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吹脱捕集一气相色谱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吹脱捕集一气相色谱质谱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GB/T5750.8—2006)附录A吹扫捕集/气相色谱一质谱法测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水质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HJ620—2011)、《水质氯苯类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621—2011)、《水质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一质谱法》(HJ639—2012)、《水质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HJ686—2014)。

2.3土壤监测方法

土壤中VOCs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HJ350—2007)附录C土壤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测定吹扫捕集一气相色谱一质谱法(GC—MS)、《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一质谱法》(HJ605—2011)和《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一质谱法》(HJ642—2013)。

3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

VOCs治理有三类技术,第一类是回收技术,通过物理方法,改变温度、压力或采用选择性吸附剂和选择性渗透膜等方法来富集分离有机污染物,再资源化循环利用,主要包括吸收技术、吸附技术、冷凝技术、膜分离技术、膜基吸收技术等,回收的VOCs可直接或经简单纯化后返回工艺过程再利用,或用于有机溶剂质量要求较低的生产工艺,或集中进行分离提纯,以减少原料消耗;第二类是销毁技术,通过化学或生化反应,用热、光、催化剂或微生物等将VOCs转变成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毒害无机小分子化合物方法,主要包括催化燃烧、高温焚烧、生物氧化、低温等离子体和光催化氧化技术等;第三类是组合技术,将回收技术和销毁技术进行组合使用,能实现采用单一治理技术难以达到的治理效果,经济上划算并能实现达标排放,降低治理费用并达到较好治理效果。

3.1回收技术

对于高浓度、较贵重、具回收价值的VOCs,宜采用回收技术加以循环利用。常用回收技术主要有吸收、吸附、冷凝、膜分离、膜基吸收技术等。

3.1.1液体吸收技术

液体吸收技术是依据有机物相似相溶原理,采用沸点较高、蒸汽压较低有机溶剂作为吸收剂,利用VOCs在吸收剂中溶解度或化学反应特性差异,使VOCs从气相转移到液相,然后对吸收液进行解吸处理,回收其中的VOCs,同时使溶剂得以再生。该技术不仅能消除气态污染物,还能回收一些有用物质,去除率可达到95%一98%。液体吸收技术优点是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工艺流程简单、吸收剂价格便宜、适用于废气流量较大、浓度较高、温度较低和压力较高情况下的VOCs处理;缺点是过程复杂、费用较高、设备易受腐蚀、存在二次污染、对设备要求较高、需定期更换吸收剂。

3.1.2吸附回收技术

吸附回收技术是利用多孔固体吸附剂处理VOCs废气,使其中所含一种或数种组份浓缩于固体表面,以达到分离目的。吸附回收技术在VOCs处理过程中应用极为广泛,主要用于低浓度高通量有机废气(如含碳氢化合物废气)净化。该技术优点是能耗低、无毒害、去除率高,工艺完备、无二次污染、气体去除较彻底、操作方便且能实现自动控制;缺点是由于吸附容量受限,不适于处理高浓度有机气体,当废气中有胶粒物质或其他杂质时,吸附剂易失效,同时吸附剂需要再生。

3.1.3冷凝回收技术

冷凝回收技术是通过降低温度或提高系统压力使气态VOCs转为其他形态,依靠VOCs与其他气体在不同温度下饱和蒸汽压不同的性质,从而分离出来的方法。冷凝回收技术优点是较适用于高沸点、高浓度、须回收VOCs,通常可作为吸附技术或催化燃烧技术等辅助手段;缺点是浓度过低时,因其低温高压消耗能量较大,设备操作费用较高,对高挥发和中等挥发性VOCs净化效果不理想。

3.1.4膜分离回收技术

膜分离回收技术是利用VOCs和其他气态污染物,对天然膜或人工合成膜穿透、滤过或其他动力性质不同,从而使VOCs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方法。膜分离回收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于90年代末开始在日本应用于工厂,最早用于汽油回收,之后还用于石油化工中甲苯、乙烷、氯乙烯和二氯甲烷等分离回收。该法适用于高浓度VOCs处理,通常要求VOCs体积分数在0.1%以上,并适合与其他技术配合使用。膜分离回收技术优点是对不同VOCs普适性好、回收效率高(可达90%)、无二次污染、适用于各种VOCs,可用于低沸点难处理VOCs等;缺点是成本高、对设备要求高、一些分离膜等材料非常昂贵。

3.1.5膜基吸收回收技术

膜基吸收技术是采用中空纤维微孔膜,使需要接触两相分别在膜两侧流动,两相接触发生在膜孔内或膜表面界面,可避免两相直接接触,防止乳化现象发生。与传统膜分离技术相比,膜基吸收选择性取决于吸收剂,且膜基吸收只需低压作为推动力,使两相流体各自流动,并保持稳定接触界面。膜基吸收技术处理VOCs,具有能耗低、流程简单、回收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该技术对极性和非极性VOCs均能去除,小流量和大流量均能适用,而且它是一个连续过程,净化VOCs效率很高,且可回收有机物。

原标题:挥发性有机物VOCs监测方法与治理技术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VOCs监测查看更多>VOCs治理查看更多>挥发性有机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