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污泥评论正文

全方位解读《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稳定标准》

2017-09-18 08:24来源:给水排水作者:张辰等关键词:污泥处理污泥处置污泥厌氧消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污泥经高温热水解-厌氧消化处理后,控制指标及限值与常规厌氧消化一致。但由于高温热水解的厌氧消化进泥含固率通常更高,有时还含有餐厨垃圾等成分,其过程控制参数与常规厌氧消化相比更为宽泛。“标准”规定高温热水解的污泥厌氧消化温度控制在35~55  ℃,固体停留时间大于15  d。由于消化污泥脂肪酸和总碱度与消化池内污泥浓度有关,过程指标中对高温热水解厌氧消化的脂肪酸和总碱度不作要求,只保留VFA/ALK比例要求。

3.2好氧发酵控制指标

污泥高温好氧发酵控制指标如表2所示。


污泥经高温好氧发酵处理后,控制指标包括耗氧速率、粪大肠菌群菌值和种子发芽指数。耗氧速率是指微生物消耗氧气的速度,它直接反映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快慢和有机物的降解状况。在高温好氧发酵的升温阶段前期,耗氧速率呈迅速增加的趋势;升温阶段后期和高温阶段前期,耗氧速率维持相对稳定;高温阶段中后期,耗氧速率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高温好氧发酵处理后,污泥耗氧速率应小于0.1(O2%)/min。

在粪大肠菌群方面,我国的污泥高温好氧发酵运行条件与PART  503进一步减少病原体数量的方法(PFRP)中的堆肥相当,即可以达到A级标准。加拿大《好氧发酵质量导则》要求好氧发酵污泥粪大肠菌群小于1 000 MPN/g  DS。我国现行标准和技术指南则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粪大肠菌群菌值大于0.01,即粪大肠菌群小于100个/gDS。根据对国内生产性好氧发酵设施的取样结果,好氧发酵污泥很难达到这一要求,但鉴于调研数据有限,为保持与现行标准的一致性,“标准”仍采用粪大肠菌群菌值大于0.01这一限值。

种子发芽指数是一项综合性的生物学指标。当未稳定化的污泥施用到土壤中,通过微生物降解产生的一些低分子有机酸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通过测定污泥的种子发芽指数,可反映好氧发酵污泥的腐熟度和稳定化程度。我国现行标准对污泥种子发芽指数的要求基本介于60%~70%。由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于污泥腐熟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标准”规定,当高温好氧发酵处理后的污泥用于农用地时,种子发芽指数应大于70%;用于园林绿化或林地时,应大于60%。

3.3好氧消化控制指标

污泥经高温好氧消化处理后,控制指标包括有机物去除率和粪大肠菌群菌值。高温好氧消化的有机物去除率稳定边界一般认为是38%~40%。美国PART  503对于好氧消化污泥的病媒吸引减少要求与厌氧消化相似:污泥可挥发性固体降解率应大于38%,若未达到这一目标,则通过小试试验,将少量此好氧消化后的含固率不高于2%的污泥在20  ℃温度下再消化30 d,若可挥发性固体降解率不超过15%,则达到了对病媒吸引减少的要求。此外,PART  503还将污泥高温好氧消化列入进一步减少病原体数量的方法(PFRP),出泥可以达到A级标准。“标准”要求污泥高温好氧消化处理后,有机物去除率应达到40%以上,粪大肠菌群菌值应大于1.0×10-3。

污泥高温好氧消化的过程控制指标包括温度和时间。当处理过程的温度达到55~60 ℃,固体停留时间达到10 d以上,该处理过程达到了稳定标准。

延伸阅读:

“污泥围城”的背后:破解难题还需技术革新

高颖博士为您解读德国2017年最新污泥处理处置法规 技术动向

原标题:全方位解读《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稳定标准》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泥处理查看更多>污泥处置查看更多>污泥厌氧消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