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工业废水评论正文

2011—2015 年我国水污染事件及原因分析

2017-10-18 08:08来源:《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作者:吉立 刘晶等关键词:水污染水资源环境污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水污染事件的统计分析

3.1污染类型分析

依据前文所划分的污染类型,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藻类污染包含在其他原因中。在统计的373起事件中,突然排污、累积污染、污染泄漏、管道事故分别为98、90、36和32起,共计256起,占68.54%。以上4类污染事件是水污染事件发生的主要风险来源。养殖排污、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其他原因分别为12、18、10和19起,共计59起,占15.82%,也是水污染事件不可忽视的风险源。未知类型的水污染事件58起,占15.55%,这类事件的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或调查未果。

依据不同类型发生的概率大小,具体分析突然排污、累积污染、污染泄漏和管道事故4类。

(1)突然排污

“突然排污”通常由于污染物集中排放所导致,如2011年5月南京市秦淮河死鱼事件,暴雨将沿岸管道和沟渠内沉积物冲刷入河,并集中排放,水体在短时间内急剧缺氧,导致大面积鱼儿死亡。当地政府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武定门闸的下放流量,并推进雨污分流和截污治污工程。秦淮河死鱼事件暴露了政府监管力度不足、相关部门排污缺乏考虑以及水环境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政府部门应加强城市建设,建立完善的排污制度。

“突然排污”事件往往不可预见,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是最近几年此类污染事件频繁发生,由于其突发性强、历时短,往往会带来较大影响。故在处理“突然排污”这类事件时,首先要遵循快速、有效的原则,其次才是经济性。同时,政府应加强建设排污治污工程,提高应对“突然排污”事件的处理能力,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建立应急监测机制。

(2)累积污染

污染累积造成的水体污染,如2014年2月济南市护城河水遭污染“变蓝”事件,佳驿酒店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护城河,使得水体遭受突然污染而“变蓝”。此事一经发现,环保部门立即向该酒店发出警告,责令该酒店停止排放污水,并且将污水抽送至污水管道。

“累积污染”事件在短时间内影响不大,往往在长时间累积下爆发,且爆发时影响极大,难以治理。针对此类污染事件,监管部门应加大监测力度,控制污染源,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监管,将“累积污染”扼杀在摇篮中,同时,累积污染一经发现,应立即采取应对措施,追踪并控制污染源。

(3)污染泄漏

污染泄漏造成的水体污染,如2011年3月发生的江苏省江阴市长江水污染事件,污染原因为一艘化工船在装卸货物时,苯乙烯发生泄漏,长江水体遭受严重污染。环保部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对无锡锡澄水厂取水口及江面表层水样采样分析,并对苏南码头江面表层水样采样分析。同时,为确保取水口安全,两大供水水厂停止供水。直至环保部门认定水质符合饮用标准后,水厂才恢复供水。

污染泄漏往往难以预测,具有很强的突发性,易对社会造成很大影响,故需要政府部门完善应急措施方案,一旦发生此类事件,及时处理并控制污染范围,将影响降到最低。此外,处理污染事件的同时应加强对舆情的处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4)管道事故

管道污染事故通常是因为管道破裂、故障等导致水体受到污染,如2014年4月兰州市发生的自来水苯超标污染事件,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检测出厂水时发现水中苯含量严重超出国家标准。出厂水质不合格的直接原因是石化管道泄漏,油污主要来源于兰州石化1987年和2002年的2次爆炸事故,使渣油泄漏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源。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暴露了我国城镇饮用水的水源安全问题,如城市布局不合理、政府环境监管不到位、法律规制不完善等,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管道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大多是没有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发现故障没有及时处理等。对此,监管部门应加强管理力度,尤其对重要地段的管线应不定期进行检查、维修,最重要的是加强维修和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使“管道事故”发生频率大大降低。

3.2污染物质分析

表3显示,按污染物质分类,在373起事件中,污水、化学品、油类分别为181、34和40起,共计255起,占68.37%。其中,发生次数最多的污水事件比例为48.53%,2011年最高,占全年污染物质事件的61.25%,2013年最低,仍达38.24%,可以推断水体污染的最大污染源是污水,主要来自于一些企业的生产废水、农业废水及居民生活污水的违规排放,此外,暴雨冲刷使含污雨水及其他废水直接排入水体也是水体污染的原因之一,故加大对污水的监管力度和掌握高效的污水处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品污染事件虽然仅占9.12%,但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极大,可能会威胁到城市饮水安全。

油类污染事件占比为10.72%,其主要发生原因为原油在开采、加工及运输途中发生了一些不确定的突发因素,如交通事故、船舶触礁、安全事故、暴雨等天气造成原油泄漏,海上泄漏的原油会隔绝空气,造成大规模的污染甚至会影响气候,且处理耗时耗力,陆地上泄漏的原油会侵蚀土壤,带来长久性的影响。

统计结果表明仍有15.28%的未知污染物质,此类污染事件未公开污染原因、处理措施以及处理结果等,也缺乏相关追踪报导,故列为未知事件。

此外,农药污染事件比占最低,还不到1%,我国农药面源污染严重,不符合实际情况。农药污染水源,作为非突发性事件,很难被发现,且农药对人体危害性大,因此,加强农药污染的监测极有必要。

3.3处理措施分析

2011—2015年373起水污染事件中有80起未得到处理或未采取相关措施,占19.48%,284起事件得到处理,占事件总数的76.14%。上述结果表明:

(1)部分事件得不到及时处理,任由水体持续污染;

(2)部分事件采取的措施停留于表面,并没有根除污染源;

(3)水污染事件发生后,往往需要几天相关部门才会采取有效措施,应急反应时间过长;

(4)对水污染的监测力度不够,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

(5)处理水污染事件缺乏经验,影响相关进度;

(6)舆情处理不到位,水污染事件发生后,没有相关的跟踪报道,公众只能了解部分情况,无法了解最终处理结果,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如2015年7月安徽五河发生的沱湖严重污染事件,并无污染物质、调查结果的后续报道。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具有严重危害性和不确定性,处理时应该按照快速检测且有效解决的思路。今后应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建立应急监测与预警机制。统一规划建设水污染防治工程,应用先进的处理工艺。强化水环境监测项目和监测站点,扩大监测范围和服务领域,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培训和应急演练。

3.4水污染事件影响分析

水污染事件越发受到公众的重视,具有很强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调查373起水污染事件影响,得到以下分析结果:

(1)公众对水污染事件的关注程度和维权意识增强,不少民众主动向新闻媒体投诉水污染情况。

(2)在部分水污染事件调查中,相关部门含糊其辞,产生了负面影响。

(3)政府下发通知及时,正确引导民众,告知居民不要饮用自来水等。如河北隆化一中学水源井受到污染后立即通知师生禁止饮用原水源,取用紧急供水。

(4)处理水污染事件措施较之前更加完善、及时,特别是一些突发性事件,如2011年5月安徽宁国宁阳湖水体严重污染事件,有关部门采取诸多应对措施,及时处理污染事件。

(5)法律法规更加完善,部分事件中出现了理赔、处罚、立案等现象,如福建翔安灌溉水被倾倒废料导致污染,公安局抓住倾倒者,并立案调查。

延伸阅读:

《广东省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环境保护税适用税额的决定(草案)征求意见稿》

原标题:2011—2015 年我国水污染事件及原因分析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污染查看更多>水资源查看更多>环境污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