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评论正文

中国式垃圾处理 您的城市是哪种?

2017-10-31 09:58来源:固废家园关键词:生活垃圾垃圾分类垃圾处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建立机制 确保长效

眉山市委市政府对全市128个乡镇、1103个村的垃圾分类处理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十佳”“较差”乡镇、村(社区)季度考评奖惩并进行通报,对眉山城区34个社区实行一月一考核奖惩并进行通报。

眉山市建立了“两级政府(市和区县)、三级管理、四级联动”的“网格化”垃圾分类处理管理模式。各区县和乡镇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细化相应奖惩制度。同时,市和区县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在区县城区强化暗访督查问责,坚持“一次提醒、二次曝光、三次问责”监督机制,开通环境综合治理“96198”热线投诉电话。近年来,全市因环境治理工作不力处分2人,约谈100余人。

湖南安乡:“三个三分之一”模式

农村垃圾处理一直是农村环境整治中的老大难问题。安康乡向阳村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处理新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向阳模式”。

向阳村的农村垃圾实行“分类减量、按量收费”的“三个三分之一”处理模式,即三分之一沤肥(青草、菜叶、草木灰等),三分之一回收(塑料、纸盒、有害垃圾等),三分之一焚烧。“按量收费”是保证资源回收的前提,根据垃圾产生量,按人均和户型(赈酒户、商店户、茶馆户、一般户等)确定卫生费标准,采取用废品抵卫生费的方式进行收取。“资源回收”按照“村级主导、市场运作、上户收购、少补多兑”的方式,实行再生资源回收循环利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夯实基础

每户环卫设施实行“三个一配套”,即一个热水坑、一个焚烧池(炉)、一个再生资源收容器。

2党员带头

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带头搞好垃圾分类减量,实行党员“一帮一”的联户制度。

3宣传教育

为了使农民搞好垃圾分类,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村支两委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让群众知晓垃圾分类处理的好处及方法。农民群众既是农村环境整治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农村环境整治的主力军,没有群众的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整治无从谈起,因此,必须提高农民群众的热情,着力营造人人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4考核奖罚

一是对农户实行一月一评比,评比结果在广播会上通报,对最清洁户进行表扬,对不清洁户进行批评;每个季度评选星级户,给予物质奖励。二是对保洁员实行“责任划区、全民监督、按月奖罚”的管理方式。保洁员对公共区域全面保洁,干部、群众对其进行监督,工资按月发放,奖罚到位。三是对回收员采取“科学定酬、季度上户、无缝覆盖、全面回收”的管理方式。回收员的工资由基础工资加效益返利组成,按月发放,提高回收员的待遇和积极性,做到每季度上户回收一次,应收尽收。

5村民自治

制定农村环境整治村规民约,成立农村环境整治理事会,搭建群众自我管理、相互监督的社会化管理平台。

福建集美:“互联网+共同缔造”模式

迅猛增加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繁琐环节和高额成本,成为城市管理中的棘手难题,目前,国际上先进的处理方式是实行垃圾分类,使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在探索“互联网+共同缔造”的垃圾处理模式中,泉水湾小区的做法成效显著,将进一步在全区进行推广。

1垃圾分类:既改善环境又带来效益

在泉水湾小区楼道门口和重要节点等显眼的地方,整齐摆放着八九个垃圾桶,贴着“干垃圾”“有害垃圾”等标志,一目了然,便于识别,而这些垃圾桶边上的地上,十分干净。居民在附近散步、聊天,也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

据了解,在倒垃圾之前,清洁女工都会先用手机扫一下垃圾袋上贴着的二维码。原来,小区居民以户为单位,下载一个配套的手机APP后,可以激活账户领到一些二维码标签、垃圾投放卡和厨余堆肥桶、垃圾袋,然后将贴好二维码标签的垃圾于每周一、三、五、七将厨余垃圾定点投放到小区的“湿垃圾”桶,清洁工就可以掌握到每户投放的厨余垃圾量,后台系统会根据输入的信息,给予用户相应的积分,居民可以在APP上查询并到社区居委会兑换相应奖品。

在李阿姨的厨房里,摆放着两个垃圾桶,一个是普通的垃圾桶,存放着纸巾、包装袋等日常生活中丢弃的干垃圾。另一个便是社区分的厨余堆肥桶,外观上和家庭普通垃圾桶差不多。李阿姨把剩菜剩饭、果皮菜叶等倒进这个桶,再撒点EM菌活性发酵菌糠,就可以防止厨余腐败变臭,装满一桶再倒掉。

2循环利用:给错放的资源找出路

在泉水湾小区,有片中草药园,种植了薄荷、枸杞、九层塔、鱼腥草、芦荟、柠檬等20多种平常生活中常见的中草药植物。海凤社区负责人林少玲介绍,小区居民投放的厨余垃圾处理成的有机肥部分会被返拨回社区,用于小区绿化用,所以他们建了这片中草药园,作为少儿生态环保教育实践基地,可以让青少年们从小亲近中草药,认识中草药,增长对中医知识这一传统文化的了解。有需要的居民也可以到这里来采摘。

据统计,目前生活垃圾中约70%为厨余垃圾,约20%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利用的垃圾只占10%左右。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是有效解决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基础,而要真正实现垃圾的分类处理,干湿分离则是关键。

湿垃圾尤其是厨余垃圾占据生活垃圾的主要部分,由于含有极高的水分与有机物,很容易腐坏,产生恶臭,是生活垃圾中很难解决的部分,直接影响着垃圾分类的效果,设想一下,那些原本可以被回收利用的废纸、容器、金属、玻璃、纺织品,如果混杂在酸腐剩菜汤饭中被玷污,自然难以回收再利用。而现在,得知水泉湾小区的垃圾实现了干湿分离,立即就有环保公司找上门来,主动要求来回收“干垃圾”,这些“干垃圾”经过妥善处理和加工,可以转化为新的资源,这样一来,真正的“垃圾”所剩无几。而且旧电池、废弃灯管、过期药品、废弃日用化学品等这些“有害垃圾”被隔离开来,就能得到集中的科学处理,防止它们污染土壤和水源。

3全面推广:“垃圾变宝”经验值得推广

泉水湾小区一期“互联网+垃圾干湿分离”智慧生态循环小区建设试点从2015年11月29日启动以来,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的社区居民不断增加,餐余垃圾投放量与日俱增,每天都有人加入到泉水湾小区垃圾分类实践群中,大家在这里交流垃圾分类的心得和收获。

据统计,集美区常住和流动人口约有80万人,每天产生的垃圾超过500吨,而厦门每天的生活垃圾有3000吨左右,这个数字还在与日俱增,而每吨垃圾目前的处理成本要400元,日积月累,这将是多么巨大的压力,多么巨大的浪费。变以治理和约束为主的模式为奖励手段,还运用互联网进行管理,真正激发了居民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集美区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创新社会管理的成功模式,这种模式简单易学,可以复制,集美区目前已着手制定相关政策,不断健全垃圾分类回收制度与监督机制,预计不久后,将把“互联网+垃圾分类处理”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在全区铺开,为美丽厦门建设增光添彩。

4全民参与“互联网+共同缔造”合力破解难题

面对泉水湾小区比较脏乱差的现象,居民们意见很大,小区物业为此也很头痛,这种情况得到集美区委区政府和侨英街道的高度重视,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集美区决定在这里推行垃圾分类。这项工作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却很复杂,光靠政府相关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居民积极主动地配合。

集美区把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作为实施人文集美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美丽厦门示范区,提升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侨英街道主要领导亲自组织成立了“大地之友环保志愿者协会”,街道、社区干部和泉水湾业委会委员带头尝试垃圾分类、厨余堆肥,还在侨英街道开辟了一间厨余堆肥房,建立了QQ群、微信群,工作之余,大家经常交流分享厨余堆肥处理制作成有机肥料的经验和成果,在实验团队的反复实践和共同努力下,还攻克了EM菌量产技术,实现了EM菌液态的自主制作,解决了厨余垃圾的除臭问题,使垃圾分类人人可为,人人能为,成为举手之劳。

最棘手的厨余垃圾有了解决方案,最重要的就是得到居民积极主动的配合。一方面,海凤社区组织泉水湾小区物业和居民代表到集美区行政服务中心餐厨垃圾生化处理站、集美大学餐厨垃圾生化处理站等地方参观,感受垃圾经过分类处理后的效果;一方面,集美区积极进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研究实践,与华侨大学共同研发了“互联网+垃圾分类处理”智能信息管理系统,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和高端处理设备,实现社区用户垃圾投放内循环和社区垃圾处理外循环的全程监管,确保垃圾真正得到分类有效处置,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通过互联网的力量,泉水湾小区的居民、垃圾管理员(清洁工)、清洁楼里的垃圾处理机、小区业委会、社区居委会等等垃圾分类处理每个环节的对象都被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基本形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与循环利用的设施体系。

延伸阅读:

环保项目|10月份全国拟在建垃圾处理项目

汇总|垃圾处理的十大创新模式 你了解几个?

原标题:中国式垃圾处理,您的城市是哪种?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活垃圾查看更多>垃圾分类查看更多>垃圾处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