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市场正文

全文|《中国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发展报告:面向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2017-11-03 08:52来源:中国城建院关键词:生活垃圾垃圾处理环卫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4农村垃圾

中国传统的城乡二元体系导致城市和农村垃圾处理水平差距较大,2016年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4%,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47%,同时可以看出农村生活垃圾在过去提升速度并不快。目前中国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已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仍很低,农村垃圾治理必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新热点。2016年住建部发布《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按照“五有”(有设施设备、有治理技术、有保洁队伍、有监管制度、有资金保障)标准,对符合条件的省份进行验收。建立完善村庄保洁制度,稳定村庄保洁队伍,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完善农村垃圾收运处置设施设备。逐步放开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环节的经营性项目,推行企业化运行机制。”

环境卫生建设投入401.6亿元,垃圾处理建设投入188.6亿元,2016年城市环境卫生建设投入445.2亿元,垃圾处理投入118.1亿元,农村垃圾处理投入超过了城市。相比2013-2015年,城市环卫建设投入基本未增长,而农村环卫建设投入一直保持增长趋势。

未来中国农村垃圾管理模式和处理技术将与城市形成较大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农村不同于城市的特点。未来农村垃圾管理将需要大量人才和资金,PPP模式将成为农村垃圾管理水平快速提升的重要手段,但农村垃圾收运和处理的投资和运行成本都将高于城市;农村垃圾就地处理技术将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针对易腐垃圾的就地处理技术,可结合农村特点采用土地利用方式,但同时对于农村垃圾处理技术应以“无害化”为基础,以“有限收集,有限处理”为原则,兼顾经济性和环保性。

3.5区域统筹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管理存在区域间差距不断扩大,区域设施建设矛盾频发等区域发展问题,但现阶段我国生活垃圾处理基本仍以属地内建设运营为主,生活垃圾区域统筹是解决我国未来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的重要手段,特别是我国县级区域生活垃圾清运量一般在200-300吨/日,独立建设焚烧厂难以实现规模效益,采用区域统筹模式共建共享更有利于提高我国垃圾处理水平。2017年5月8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城市生活垃圾跨界清运处理的通知》(建城[2017]108号),进一步对生活垃圾区域统筹处理进行了规范。

生活垃圾区域统筹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市、县域范围内的城乡统筹,一个层次是城市群的区域统筹。城乡统筹对象主要为市、县域范围内的城镇和农村全域,经济、产业和战略等各方面的统筹和协同较为成熟,开展生活垃圾区域统筹难度较低;区域统筹的对象主要是城市群,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有各种规模和类型的城市,主要为地理上相对邻近的各层面的市、县,目前国内城市群主要是以区域经济的统筹和协同为主,管理架构、产业结构、发展战略等相对独立,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垃圾处理设施方面多以属地管理为主,并未考虑区域统筹的需要,统筹难度较大。因此生活垃圾区域统筹应通过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设施环保标准,降低建设成本,缩小地区间生活垃圾管理水平的差异,实现区域内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设施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未来我国生活垃圾区域统筹将以政府主导模式为主,企业主导模式为补充。政府主导模式,政府主导区域统筹模式对统筹范围内的城市群或城镇群制定相应的政策、机制,并规范财务支付、公众参与、收运处理的作业和监管等方面的体制,可实现生活垃圾区域统筹模式长期稳定的运行。企业主导区域统筹模式由生活垃圾处理企业直接通过谈判与区域统筹范围内各市县单独签订特许经营协议或购买服务协议。

3.6存量垃圾整治

随着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增速放缓,存量垃圾整治将成为“十三五”期间改善环境的重要内容。存量垃圾整治包括城市和农村,整治对象多种多样,同时整治方式也各不相同。

城市存量垃圾整治对象包括已填满的卫生填埋场、简易填埋场和垃圾堆放点等,其中的垃圾成分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家庭产生的有毒有害垃圾;农村存量垃圾整治对象主要包括垃圾堆放点、河道垃圾点等,其中的垃圾成分复杂,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垃圾、畜禽粪便以及部分有毒有害垃圾。

存量垃圾整治出于不同的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整治方式,对于城市中利用价值较高的土地,可以采用异地清理、挖掘筛分、加速稳定化等措施进行彻底治理,将存量垃圾场地的土地释放;对于城市和农村利用价值不高或开发价值不大的土地,可以采用封场治理、无害化改造、持续监测等措施进行治理,在较少的资金投入下,防止存量垃圾污染环境。

3.7PPP模式

PPP模式是近年来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加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十三五”期间,PPP的发展展的重要驱动力,“十三五”期间,PPP的发展将会迎来更大的机会。2017年7月1日,财政部、住建部、农业部、环保部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政府参与的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全面实施PPP模式的通知》(财建[2017]455号),要求“在垃圾处理领域全方位引入市场机制,推进PPP模式应用;对垃圾收集、转运、处理、处置各环节进行系统整合,实现垃圾处理清洁邻利,有效实施绩效考核和按效付费,通过PPP模式提升相关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明确提出“政府参与的新建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全面实施PPP模式。有序推进存量项目转型为PPP模式。”

PPP模式可有效缓解政府基础设施投资过高的负担,拉动内需和刺激经济增长,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发展,但强制PPP的政策对政府合同管理和监管能力的要求较高,需要更高水平的管理避免履约风险,同时,PPP证券化趋势,有利于避免环卫项目PPP资本炒作风险,保障项目优质运营。未来PPP发展将会有以下新的趋势:

①采用PPP模式的项目结构将发生变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垃圾收运、清扫保洁”等垃圾处理外的项目比重将会增加;

②PPP项目的体量将发生变化,目前PPP项目以垃圾处理为主,部分地方政府出于项目包装的考虑,将PPP项目尽量做大,未来PPP项目体量将趋于理性和务实,特别是随着PPP模式从大城市向小城市和县城发展,大量农村垃圾治理项目以PPP模式开展,项目体量将比目前有所缩小;

③PPP项目数量将大幅提升,近年来国家政策不断鼓励开展PPP模式,特别是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市场化程度较低,政府主导的模式在环保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难以持续,未来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必将向全面市场化发展,PPP模式将进入生活垃圾处理行业的各种服务,目前发改委和财政部均已建立项目库并确定示范项目,截至2016年12月末,财政部PPP项目库共有环卫项目404个,其中国家示范项目49个,省级示范项目20个。随着政府PPP运作的熟练和各类项目模式的成熟,生活垃圾处理行业采用PPP模式的项目将大幅提升。

延伸阅读: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分析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活垃圾查看更多>垃圾处理查看更多>环卫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