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第三章 汾河流域、东西山生态环境保护
第二十七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编制汾河流域与东西山生态修复与保护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专项规划应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等相协调。
第二十八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汾河流域与东西山生态修复与保护专项资金。
第二十九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修复与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协调解决汾河流域与东西山生态修复与保护中的重大问题。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实行河长负责制,逐级落实本行政区域内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责任。
第三十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汾河流域与东西山生态修复与保护专项规划,提高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地率,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
第三十一条 在汾河流域与东西山范围内建设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并按照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采取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措施。
汾河流域与东西山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应当采取生态保护措施,不得影响森林资源安全,选址应当避让生态保护区。
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应当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第三十二条 在地下水禁采区和限采区,不得开凿新井。已建成的水井,在提供有效可靠的替代水源后,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限期封闭。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汾河流域与东西山生态修复与保护专项规划和汾河流域关井压采总体方案,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区域关井压采分阶段实施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四章 植被保护
第三十三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编制植被保护、修复规划,按照规划建立植被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建设模式,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生态系统。
第三十四条 封山育林区、禁牧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开垦、采石、采砂、取土;
(二)放养牛、羊等食草动物;
(三)损坏、擅自移动界桩、标牌;
(四)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五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多种措施植树造林,并将植树造林成活率纳入考核目标。
第三十六条 城市公园绿地的规划、建设、改造应当科学合理,方便使用,具有一定生态功能。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城市绿化规划用地性质或者破坏绿化规划用地的地形、地貌、水体和植被;不得擅自占用城市绿化用地;不得损坏城市树木花草和绿化设施。
第三十七条 禁止经营性采伐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第五章 水资源保护
第三十八条 调度水资源,应当符合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保障合理流量和地下水的合理水位,维护生态平衡。
第三十九条 本市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建设节水型社会。
第四十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护植被,涵养水源,防治水质污染,防止水资源枯竭,保证饮用水水源安全。
第四十一条 排放生产、生活污水应当进行净化处理,排放应当达到国家、省和市规定的排放水质标准。
第四十二条 禁止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防污条件的运载工具运载油类、粪便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通过地表水水源保护区,禁止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通过饮用水地表水水源保护区。
第六章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 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
第四十三条 市人民政府经济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结合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与资源优势,科学编制生态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展新型工业,加快资源转化。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强行业准入监管,淘汰落后产能。
第四十四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实行清洁生产,促进企业间在资源和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等领域进行合作,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
企业应当通过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工业废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提高工业废物的再利用率和资源化水平。
第四十五条 市、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依法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防止水土流失、农业用地的破坏和地力衰退。
市、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开展农业生态环境状况调查与监测评价,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点,定期发布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报告,预测农业生态环境变化趋势。
禁止在粮食、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药材等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7日,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报告指出,2024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指标均顺利完成年度目标,好于“十四五”规划目标时序进度要求,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90%。2025年将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
4月30日,中国人大对5件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其中生态环境法典草案的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13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征求意见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草案)》进行了审议。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公布,社会公众可以直接登录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五大发电2025年一季度会议陆续召开,部署了二季度重点工作。整理如下:国家能源集团4月21日,国家能源集团召开2025年一季度工作会暨提质增效动员部署会。会议指出,2025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刻把握生产经营改
4月26日,由中国电建北京院总承包的内蒙古最大光伏草业项目——商都县150万千瓦光伏草业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为调整内蒙古地区能源结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质量,培育新能源产业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新的动力。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十八顷镇,光伏区总占地面积约4141公顷,项目规划交流侧装
4月21日,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全文如下:关于公开征求《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
4月29日,《河南省强化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文件提出,到2028年底前,全省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控制在10%以内,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率显著提升。全文如下:河南省强化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
近日,龙源布尔津县天润“以大代小”技改增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获得当地政府批复,批复内容显示:龙源布尔津县天润“以大代小”技改增容扩建项目增容改造部分,改造前原项目为新疆布尔津县天润风电有限公司风电场一期项目,原项目规模49.5兆瓦,改造后总并网规模100兆瓦。等容改造:拆除原有66台
4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等17部门印发《广西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详情如: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等17部门关于印发广西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的通知各市生态环境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市管理局)、北海市市政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
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这将是继民法典后,我国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
4月25日,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成都市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成都市2025年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施方案》,对污染防治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做了年
近日,四川省发改委发布关于绵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核准的批复(川发改能源〔2025〕41号),项目位于德阳绵竹市。电站安装4台30万千瓦的可逆式机组,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详情如下:关于绵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核准的批复(川发改能源〔2025〕41号)四川能投绵竹抽水蓄能开发有限公司:你公司《关于四川绵竹抽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推动光伏发电与生态修复协同发展,加快构建云南新型能源体系,云南能源监管办聚焦新能源开发堵点难点问题,持续强化监管力度,护航云南以光伏为主的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近日,云南首个尾矿库光伏电站—背阴山尾矿库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顺利投产,打造“光伏+生态
4月28日,全国规模最大、广东省首个垃圾填埋场光伏项目——宝安老虎坑垃圾填埋场光伏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项目由深圳能源集团所属湾区新能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利用约14.6万平方米垃圾填埋场堆体资源建设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13MW,年发电量约1400万度。结合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最新政策,项
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关于推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公开征求《宁夏回族自治区关于推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为进一步构建党委和政府领导、企业主体、市场主导、科技支撑、社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详情如下: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近日,中国电建承建的重庆双江航电枢纽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3号)圆满完成72小时连续试运行。至此,电站3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标志着工程全面投入运行。双江航电枢纽位于重庆市潼南区双江镇白云村,是国家交通运输部“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首批川渝合作重大项目和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标杆示范项目。该工程
最高检水利部联合发布检察监督与水行政执法协同推进黄河大保护典型案例深化协作推动黄河流域综合系统治理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4月25日,检察机关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陕西省榆林市举行。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水利部联合发布检察监督与水行政执法协同推进黄河大保护典型案例
4月25日,检察机关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陕西省榆林市举行。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水利部联合发布检察监督与水行政执法协同推进黄河大保护典型案例,展现检察机关与水利部门协同推进黄河大保护的成效。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有10件,其中刑事检察案例3件,公益诉讼检察案例7件,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聚焦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江西自古就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江西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近年来,江西财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
在广袤的陕西大地,榆阳孟家湾犹如一颗镶嵌在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接壤处的璀璨明珠,在风沙草滩区与河川区交织的神奇地域,展现着广阔无垠的沙海风情。延伸至孟家湾金黄的沙漠深处,有一片“湛蓝海洋”,一道新能柔性支架与沙共舞,书写着沙漠绿洲的绚丽篇章。柔性支架助力改善荒漠化中国是荒漠化最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指出,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完善煤炭油气产供储销体系,积极安全有序推动白龙核电一期项目建设,开展柳城北页岩气区块开
2025年4月3日,为期三天的第19届成都国际环保博览会暨中欧绿色低碳博览会(ECOMONDOCHINA-CDEPE2025)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幕。本届博览会由意大利展览集团(IEG)及其在蓉合资公司成都华意中联展览展览有限公司(ECEE),联合四川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SCEPI)主办,再次彰显其作为可持续发展、技
2023年9月,湖北省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对十堰市开展督察期间,发现部分县(市、区)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推进滞后,整改落实不到位问题较为突出。一、基本情况2020年以来,十堰市按照“谁破坏、谁治理,边开采、边修复”原则,重点对第一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第二轮中央
另一方面,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支持排放权交易机构创新碳市场交易品种,增加生态系统碳减排指标和碳普惠指标。要求建立碳普惠机制,对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的节能减排行为进行量化,引导全社会绿色低碳生产生活。
矿山“寿终正寝”,区域环境如何恢复?近年来许多国家矿山公园的亮相让人们看到矿山生态重造的潜力。不容忽视的是,也有许多地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还未步入正轨,为周边群众生产生活“埋雷”,令地方政府背上沉重负担。如此困局,如何求解?
长期以来,矿山开发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同时也形成了大量的矿山损毁土地,造成了周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但是,由于投入资金不足,政策和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矿山损毁土地复垦和破坏生态的修复水平远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水平。在土地资源供给不足,生态环境退化的客观现实下,加快和
近日,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调动全社会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积极性,构建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修复机制,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针对当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资金来源单一、数量不足、渠道偏窄等实际问题,甘肃厅认
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调动全社会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积极性,构建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修复机制,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详情如下:各市州、兰州新区自然资源局、甘肃矿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
洪涝灾害不断却又季节性缺水严重,这一难题曾经是湖南省长沙市面临的巨大挑战。近年来,长沙市通过创新水生态修复机制,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中心水源地,210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全部得到有效解决。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长沙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渐凸现,治水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一是洪涝灾害不断
面对各类环境资源案件,山东法院不断创新审理方式方法,探索更好地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2015年受理7起环境公益诉讼案,3年来2272人因破坏环境资源被追刑责,妥善审理好环境侵权和自然资源案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改善至关重要。2013年以来,山东省法院共审理破坏环境资源刑事案件1285件,
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把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人民法院肩负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历史使命更加重大。随着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不断完善,人民法院受理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将逐渐增多。全国人大代表张学群表示,为了开展好环境公益诉讼,修
国家发展改革委8月31日召开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新闻发布会。发改委表示,东北地区仍将获进一步政策扶植,具体领域将集中在机制体制改革、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同时,东北地区还将探索重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模式和最新人才政策。发改委东北振兴司司长周建平表示,下一步将从六个方面加强东北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