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政策正文

全文|《“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2020年基本完成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2017-11-13 09:21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生态修复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监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修复保护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突出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修复保护,加强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水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切实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最大程度恢复灾区自然生态功能。

第一节 保护九寨沟自然遗产地

保护自然遗产地生态环境。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的要求,科学有序推进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修复。开展九寨沟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研究,逐步恢复生态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合理控制遗产地居民规模,优化传统村寨布局,最大程度保持和维护自然遗产地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科学保护受损自然遗产点。系统研究层湖叠瀑、钙华滩流等主要景观的地质成因及地下水循环系统,实施诺日朗瀑布、火花海等遗产点的动态监测与保育,减缓钙华瀑布渗漏泉涌出露区的退化速度,采取切实措施保护环境容量小的海子。深入研究论证和制定详细方案,科学审慎推进诺日朗瀑布、火花海等重点遗产点保护性修复。

探索自然遗产地修复保护新模式。针对九寨沟地下水富含碳酸钙并以泉群方式出露的特性,深入分析以水为核心的生态环境系统,进一步把握九寨沟水循环系统周期性变化规律,突出长海蓄水维系湖泊湿地、瀑布滩流供水需求的调节作用。坚持环境友好、影响最小原则,探索灾后世界自然遗产地质、水文、景观、生态等修复保护新技术和方法。

专栏3自然遗产修复保护

受损自然遗产保护:开展诺日朗瀑布、火花海等受损遗产点的动态监测和保育。

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监测系统:完善监测设施,建设遗产地监测系统。

自然遗产保护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重点开展九寨沟自然遗产保护性修复技术方法研究和自然遗产地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等研究,探索自然遗产灾后保护修复新技术。

第二节 修复自然生态系统

恢复受损林草植被。开展植被损毁情况全覆盖调查,实施受损林地安全隐患清理,分类开展灾后林草植被恢复。对保护区外震损林地采取工程措施、人工植苗、人工直播、封山育林等方式恢复林草植被。对保护区内震损珍稀动物栖息地采取生境修复、保育等措施恢复林草植被。加快景区、重点乡镇周边和主要交通沿线的林草植被恢复,合理配置原生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严防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增强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功能。

保护湖泊湿地。在保护性修复受损严重的核心景观湿地基础上,坚持自然恢复为主、工程修复为辅,恢复河湖湿地岸线植被,加强一般受损湿地管护,开展湿地水体微生境生态修复建设,提升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治理水土流失。对受损水土保持设施进行恢复重建。适度新建拦防设施,实施坡改梯,构建沟、池、渠、路配套防治体系,开展植树种草。创建九寨沟国家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科技示范园区。

专栏4 生态修复

震损林草湿地恢复:修复自然保护区外受损林地植被,清理受损林地;恢复震损及退化草地植被;实施湿地生态系统调查评估,恢复湖岸、河岸受损植被,监测调查湿地动植物,重建阻拦设施。

珍稀濒危动物栖息地修复:恢复自然保护区内珍稀动物栖息地。

水土流失治理:恢复重建水保设施,修复受损的坡面水系及沟道治理工程10处,实施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建设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科技示范园区。

第三节 保护生物多样性

修复大熊猫基因交流走廊带。采取大熊猫主食竹抚育复壮、补植补造、林下栽竹等措施,修复黄土梁廊道、王坝楚廊道、施家堡廊道、小河廊道等大熊猫基因交流走廊带。

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加大川金丝猴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麦吊云杉等珍稀野生植物保护,采取原地和异地保护相结合的方式,改善生存环境,扩大种群数量。开展珍稀动物受损栖息地林草植被快速恢复模式研究与示范。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维护原生生物物种多样性。

专栏5 生物多样性保护

大熊猫基因交流走廊带建设:补植大熊猫主食竹等。

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修复川金丝猴等濒危种群典型原生境,拯救性保护麦吊云杉等种质资源集中分布小区,建设种质资源基因库;建设珍稀濒危物种科普宣教基地和高山珍稀植物园。

第四节 保障生态环境质量

修复生态保护设施。修复森林管护、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林业执法等设施设备,建设林区公路、防火作业道路等基础设施,维护加固林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保护设施,恢复提升灾区生态保护能力。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管护。修复围网围栏、警示标志等设施设备,对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实施封闭式管理,取缔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排污口,建立水源地预警应急机制,保障灾区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治理人居环境。开展灾区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修复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建立健全垃圾收运体系,实施乡村绿化工程,提升农村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专栏6 生态环境保护设施

生态保护设施恢复:恢复重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保护设施;建设林区公路及防火作业道、供电线路、给排水管网等。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修复3个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16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隔离设施等。

人居环境治理:恢复九寨沟县9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垃圾收运体系及配套设备。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修复查看更多>生态环境质量查看更多>生态环境监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