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
吴奇方
以下内容根据现场发言整理,未经发言人审阅
一、危废产业宏观发展现状
2008~2015年危废许可证规模、产生量与实际经营规模对比趋势图
危废最近几年持续升温,在资本的刺激下,成为环保市场的一块“香饽饽”。宏观层面上,我国危废处置需求较大,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可观,但危废实际处理量和许可证处理量差距很大,许可量泡沫较大。
潜在市场缺口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大量的危废没有得到有效处置;
(2)或由不正规企业处理造成二次污染风险;
(3)同时还有大量的危废没有进入官方的统计口径(根据环保部固废与化学品管理中心估算,尚有近7000万吨的危废没有纳入环境统计年鉴的统计口径)
同时,政策引导加强、监管趋严、标准提升,这也进一步释放和规范了危废市场,但是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行业集中度较分散、“并购整合”仍是主旋律,近几年来,大量的“新兵”涌入危废市场,从过去的3000—4000家将很快变成6000-7000家,未来危废市场的聚焦度不见得会提高,可能比现在更分散。主要表现在:
(1)行业内老项目横向整合,以“重资产”为核心的资本整合、快速形成市场规模。
经一个阶段整合后,至今处在行业前十的企业市场占有率仅10%左右,未高度聚集形成巨头企业;
(2)各类属地化新建危废投资项目爆发式布局、分散度进一步加剧,行业二次整合蓄势待发。
各级地方政府专业规划、鼓励新建危废项目,国企、民企、券商等各类社会资本纷纷涌入,将致使危废能力建设远远超出合法危废产生量,行业发展过程各类矛盾将日益凸现(如:山东现有危废项目96个、规划353个)。
二、危废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
危废产业发展过程中看得见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 ,工业危废最大的特点不是高盈利,而是高危险性。危废原料本身的不稳定性,如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等,使其在接收、运输、贮存、处置过程中会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和挑战。
政府角度需求与市场行为逻辑存在着“五大不平衡”之处:
(1)区域规划建设的危废处置能力与市场实际需求的不平衡
理论需求与市场实际需求的不匹配导致了大量许可证能力的放空,以及大量企业危废得不到妥善处置、面临无处可去的窘境。全国危废总许可规划闲置能力约七成,上海和山东均超过五成闲置。企业更关注危废处置成本价格,偏向于利益诉求的处置途径,如:寻找“打擦边球”的机会,将工业危废包装成非危废(如:化工副产品)进行市场交易;市场行为中的本地企业,因各种因素其产生的危废可转移至其他区域处理,致使该区域规划能力放空;
(2)国家政策导向模糊,缺乏差异性全面分析
国家政策对危废处理技术优先应用和处置模式导向模糊、缺乏对各种技术和处置模式环境影响差异性全面分析,各种处置手段、各种优劣技术共存的无序市场竞争,阻碍了行业中拥有对环境更友好技术的企业生存发展空间。
跨省处理还是就地处理、分散处理还是集中处理、单一模式还是综合模式,哪种导向更利于行业发展?吴奇方总经理建议进行危废处理技术的分类管理,以“环境友好型”技术优先应用,其他可为区域带来经济效益的处置手段和技术为辅。不建议过分细化政策导向(如:山东省规划要求一定规模的企业和化工园区,配套建设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易造成能力冗余、资源浪费。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3月31日,上交所公告称,因厦门市政环能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本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根据招股说明书,公司长期扎根于我国环境能源领域,主营业务包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业危废处置、医疗废物处置、厨余垃圾处置、渗滤液处理、生态填埋、海上环卫、垃圾压缩中转等,形成了以生
3月30日,东江环保公布2024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为34.9亿元,同比下降13.3%;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7.5亿元变为亏损8.04亿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扣非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7.78亿元变为亏损8.1亿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截至四季度末,公司总资产112.78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7.3%;归母净资产为36
3月25日,海螺环保发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约为16.87亿元,较2023年减少10.34%。净利润方面,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约为628万元,较2023年减少97.62%。报告期内,工业危废处置服务的收入为11.52亿元,同比下降5.61%;而工业固废处置服务的收入则同比下降28.26%,主
2025年3月18日,香港–中国光大绿色环保有限公司(“本公司”或“光大绿色环保”,连同其附属公司统称“本集团”)(股份编号:1257.HK)今天公布其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之全年业绩。2024年,在市场与政策调整影响持续,传统环保业务面临困境的严峻考验下,本集团积极应变,在政策调整的浪潮
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和工业产值的持续增长,危废处理行业一度被视为“黄金赛道”,吸引了大量资本和企业涌入。然而,随着市场逐渐饱和,产能过剩、价格战激烈、利润下滑等问题接踵而至,曾经风光无限的危废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业绩不佳:巨头利润大幅下滑2月18日,海螺环保发布公告
北极星固废网从京东拍卖获悉,吴江市太湖工业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含土地、无证建筑物)、机器设备、电子设备及家具、存货等于3月2日结束竞拍,且成功拍出。本次起拍价为78007443.2元,成交价为95257443.2元。吴江市太湖工业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07月21日,注册资本1.5亿元人民币,注册地位
2月2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发布全区2025年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的引导性通告。通告显示,总体看,全区已形成综合利用、焚烧、填埋、物化等多种方式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体系,总体能力满足实际需求,但其中一些危险废物类别利用处置能力过剩。全文如下: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发布全
2月18日,海螺环保(00587.HK)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预计该集团在2024财政年度收入约为人民币16亿元至17亿元(2023年度:约18.82亿元),及取得的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约人民币400万元至1000万元(2023年度:约2.64亿元)。董事会认为该预期下降主要由于:(i)面对危废处置市场竞争加剧、水泥窑运转率持续下
近年来,为积极响应国家“蓝天保卫战”的号召,很多地方对垃圾焚烧电厂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氮氧化物的排放。与《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相比,海南、河北、天津等地标大幅缩紧了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值。此外,福建、浙江等地区对垃圾焚烧发电厂氮氧化物的排
从2024年固废领域的发展现状来看,似乎每一个细分领域都遇到了发展瓶颈,垃圾焚烧发电产能过剩、环卫服务内卷频发、固危废处置能力发展不平衡与过剩等问题加剧。但从长远来看,固废领域势必将朝着更加绿色、低碳、循环的方向发展,从央国企的动作来看,资源再生成为新一轮争抢的热门市场。北极星固废网
2月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危险废物相关单位基本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全覆盖,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稳中有降,利用处置保障能力和环境风险防控水平进一步提升。到2030年,危险
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和工业产值的持续增长,危废处理行业一度被视为“黄金赛道”,吸引了大量资本和企业涌入。然而,随着市场逐渐饱和,产能过剩、价格战激烈、利润下滑等问题接踵而至,曾经风光无限的危废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业绩不佳:巨头利润大幅下滑2月18日,海螺环保发布公告
金隅红树林环保公司专注于环保领域,构建了以危固废处置及资源综合利用为主体,环境修复业务、新能源业务为两翼的环保产业体系。公司围绕城市工业危废、污染土、生活污泥、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资源利用、终端处置、技术咨询服务等领域,开展源头减量、资源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置、应急保障等服务。01深耕
2024上半年已经过去,环保各上市公司开始陆续披露2024上半年业绩预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谁家日子越过越好”。中持水务2024年半年度净利润预减60%到90%!7月9日,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0.24万元至2120.96万元,与上年同
东江环保公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5亿元-2.46亿元,亏损较上年同期上升28.69%-23.6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2.7亿元-2.6亿元,亏损较上年同期上升27.86%-23.12%;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23元/股-0.22元/股。2024年上半年,受外部需求、行业竞争等多重因
东江环保公布年度业绩,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的营业总收入较2022年上升3.71%至约人民币40.22亿元。营业总收入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稀贵金属回收利用业务较上年同期增长约72.12%至人民币15.01亿元。同时,受市场环境下行影响,资源化、无害化业务收入均出现下滑,其中,工业废物处理处置营业收入
“需求决定供给”——危险废物行业的发展历程充分印证了这句话。由于危险废物自身存在毒性、腐蚀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环境危险特性,其处置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但也与前端工业发展及末端环保要求息息相关。本文在回顾我国危废发展史的基础上,面对当前危废处置市场产能过剩、来料不足、利润走
导语:危废行业的现状、挑战与趋势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又到了社会各界提交议案、建言献策的时候。由于两会上相当一部分提案会在未来演化成法律法规,因此历年来两会期间提案和代表发言都备受关注。这两天,一项环保领域的提案即受到业内关注和热议。3月1日,环保企业团体提案《关于保障危险废弃物处理行
不久前,为进一步促进危废利用处置行业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发布了2022年度引导性通告,对“湖南省危废综合利用处置能力严重过剩局面”发出预警,请投资者理性判断湖南省危废利用处置市场,防范投资风险。无独有偶,今年以来,江西、山东、吉林、广西等多地生态环境部门已发出相关提示,建议社会资本投资
8月1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提出六大重点任务,包括深度调整产业结构、深入推进节能降碳、积极推行绿色制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加快工业绿色低碳技术变革。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
2021年8月10日,万亿级的省级国资平台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发展”)旗下四川省生态环保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川生态环保集团”)在成都正式揭牌。
刘刚:北京琪玥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各有关单位: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随着国内固危废行业立法与监管进一步趋严,危险废物处置行业逐渐走向规范化、标准化。但工业废盐及高盐废水的大量产生及其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置一直是国内的难题。近两年由于我国部分地区土地资源匮乏,与之填埋所产生的系列环境风险依然存在,各级政府也
广东飞南资源利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飞南资源”)9月21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本次发行4001万股,发行价为23.97元,募集资金9.59亿元。飞南资源成立于2008年8月,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罗源镇罗源工业园,主要从事有色金属类危险废物处置业务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务,是一家覆盖危险废物收集、无害
中电环保公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营业收入5.56亿元,同比下降10.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08.89万元,同比增长11.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983.98万元,同比增长6.06%;基本每股收益0.1198元。报告期内,公司全力拓展市场宽度,深耕市场深度,充分发挥“废水
各有关单位:为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固废产业发展,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高层论坛”已成功召开五届,论坛作为工业固废网打造的品牌论坛之一,聚集新时代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绿色矿山建设、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健康发展,从固废产出、利用企业实际需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近日,顺控发展发布公告,公司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中能源工程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中机科技发展(茂名)有限公司(简称“中机茂名”)60%的股权,收购价格拟定为8.4亿元。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公告显示,标的公司投资建设的茂名市循环经济示范中心项目
2022年11月2日,海螺创业、海螺环保与奇瑞集团在奇瑞集团一楼会议室签署了循环及环保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海螺创业董事长郭景彬,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海螺环保总经理李晓波出席并见证签约仪式。海螺创业常务副总经理疏茂,海螺环保总经理助理章邦志,瑞源国际资源投资有限
6月21日,高能环境重庆耀辉危废处置项目正式投产,项目年综合利用含铜废物、表面处理废物、电解铝维修残渣及其它危险废物10万吨,成为川渝地区含铜及贵重金属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规模最大企业之一。项目总投资约3.8亿元,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富氧侧吹熔池熔炼技术,全流程推行低碳高效的自动化生产,废气超低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参会嘉宾及企业: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大会的关注和支持!鉴于目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在多省散发,防控形势较为复杂严峻,为响应国家防疫政策、保障与会人员的身体健康、确保大会顺利、高质量召开,原定于2022年4月8日-10日在北京昌平龙城温德姆酒店举办的“2022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固
“11+5”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任务在2020年踩出节点,生态环境部也透露,将在“十四五”期间逐步在全国推开“无废城市”建设。2020年的攻坚期过后,2021年“无废细胞”建设将更深入,因地制宜探索有特色的地方路线仍是工作落实的主要思路。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重视新污染物治理,着力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利用处置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大力推进化学品环境风险管控,完成重点地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持续开展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加强风险控制和管理技术研究,加大对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力度。
4月20日,科融环境近日发布2020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4,946,526.12元,同比增长0.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991,452.14元,同比增长84.66%。
我国医疗、医药和化工行业产生的危险废物种类多、成分复杂、毒害性大,收集转运和处置均属难题。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生态环境部等十部门印发了《医疗机构废弃物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国卫医发〔2020〕3号),生态环境部亦印发了《关于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利用处置能力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的指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