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评论正文

“提高污染排放标准”是件大事

2017-12-27 15:07来源:夏青说绿作者:夏青关键词:污染排放污染排放标准污染物防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十九大报告提出“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针对的肯定不是是否执行国内先进、国际先进治污技术的问题。中财办杨伟民副主任就治霾影响经济增长问题明确说明:“影响的是那些我们不想要的增长,是那些对人民美好生活带来负效果的增长,是那些会危害国家长远发展的黑色增长”。显然,提高污染排放标准目的在于消灭黑色增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底线控制,让排放标准成为不达标即关厂的执法标准,才能强化排污者责任。但是,为什么却看不见污染排放标准的真动作呢?

一、从征求四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意见说起

环保部科技司最近征求行业型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等四项环境保护标准意见。四项标准在水、气污染物防治技术,包括清洁生产技术、末端治理技术、以及环境管理措施等方面,都有完整的阐述,但在根据技术评估结果确定现有企业、新建企业,以及执行特别排放限值企业的防治技术时,给出分别对应的水平为国内先进技术、国内领先技术和国际领先技术。这一结论对于新建企业与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接轨要求采用国内领先技术没有问题,问题在于现有企业采用国内先进技术和特别限值企业采用国际领先技术这两个结论,是否符合中央提高污染排放标准的意图?

对现有企业必须分行业论证达标技术确定全国各行业污染源必须执行的达标技术,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的达标技术可能是国内先进技术,也可能是最佳实用可行技术。关键在于排放标准制定者有无底线思维,即淘汰黑色增长,大幅度减少排污量,有效控制百分之六十、七十污染物排放。美国在制定污染排放标准时,成功的经验就在于全美某企业的技术可以作为达标技术则全国推行,这是把排放标准作为结构调整、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最重要思维。现在的缺陷是搞排放标准的人不认认真真的分行业分析本行业应推行的达标技术是什么?不分析现存的行业排放标准应针对的淘汰目标是什么?在进行了这两项调查并有初步结论的基础上,环保部标准所、环科院标准所应尽快提出报告,明确现有排放标准应全面整改的目标,修订出符合十九大要求的全套排放标准,因为联合各行业管理者和专家确定本行业黑色增长对象并不难,用相应的排放标准指标消灭黑色增长更不难,比如2+26城市紧急停产治霾的企业,有多少属于黑色增长之列,有多少可以通过排放标准指标予以调控,这是环保部需要的管理结论。只有这样做才能使排放标准成为不达标则关厂的执法依据。这些导则纯理论性的给技术路线和调查清单并不解决提高污染排放标准的当务之急。

二、关于污染排放标准特别限值

征求意见稿的结论是污染排放标准的特别限值,执行国际先进技术,不知道制定排放标准的人想过没有,与国家污染排放标准同时存在的,还有地方排放标准严于国家标准,还有排污许可证上不封顶,还有即将实施的环境税,对优于排放标准指标30%、50%的企业给予优惠,有了这些上线控制的政策,留下一个使用国际先进技术才能实现特别限值指标的排放要求,目的是什么?

当年,太湖治污想通过排放标准执法搞了个特别限值,算是地方标准或流域性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现在把这个特别限值扩大到气、水国家排放标准中,是否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初衷。今天环保法有了排污许可证,水污染防治法规定了不达标水域可以制定更严的地方排放标准,都是在完成特别限值的任务。环保部水司张波司长正在倡导的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分区加严,目的也在于减低排污许可证一厂一个标准的难度,在排放标准控制底线的基础上适应不同环境质量要求的上线控制需求。可以说,在目前各项上线环境管理制度逐渐完善的条件下,特别排放限值的存在,积极意义较少,消极意义较大:

1、特别排放限值不能适应千差万别的各地环境质量要求,和不同类型的污染源控制水平;

2、特别排放限制不能适应精细化环境管理要求,助长地方管理简单选取国家排放标准的最严值,造成一刀切和过保护。

如果制定排放标准政策的人想到排放标准不是一个标准打天下,把下线交给自己,把上线留给地方排放标准,留给排污许可证,留给环境影响评价,就不会非要把国内领先技术、国际先进技术划在自己的排放标准范围内,造成环保部多项环境管理制度不能协同发力的困境。建议认真思考一下特别排放限值的法律意义、应用范围、使用条件,特别研究一下特别排放限值的确定应该与哪项环境管理制度接轨,才能有效发挥特别排放限值的作用。

三、时刻不忘环境管理三足鼎立

在建立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体系时,正确确定排放标准的位置最为重要,因为环境管理的三足鼎立之势已经有法律明确。一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线一单的顶层设计使污染预防的占位得以大展宏图;二是排污许可证制度,上接环评、下接标准的特殊地位,使此项制度尚有大发展的空间;三是环境标准体系,质量与排放,国家与地方,两类两级标准发挥能动性的关键在于国家排放标准抓底线控制,地方排放标准抓分区加严,随着中央把消灭黑色发展的任务交给国家排放标准,环境标准对新发展观的支撑作用必将极大地显现出来。

当前在三足鼎立的环境质量管理体系中,最需要排放标准跟上形势,先动、快动。

两年前抛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综合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近两年一直不见声响,因为这个标准关系到每天1.8亿吨生活废水最低处理标准是什么?现在每天大于5000万吨废水不回用,却按一级A回用标准执法,花的可是纳税人的钱。每天5000万吨废水要从一级B提标改造应达什么标,花的也是纳税人的钱。最近城建口专门召开提高排放标准的技术讨论会,关心环保部标准所制定的这个搁浅两年的排放标准做了怎样的修改和完善,这个标准怎样体现达标技术控制污水处理厂排放底线?怎样鼓励污水处理厂获得环境税优惠?怎样详细规定各类回用水要求而不是简单的一级A造成使用混乱?怎样为地方标准和排污许可证留下新生水处理厂标准的空间?怎样处理特别限值与年限制标准和地方排放标准的协调关系等等,都是污水处理厂专业人士关心的问题,应尽早作出答复。

有关与排污许可证衔接的问题,因为从环境质量倒推各排放口允许排放量进行优化分配的技术,地方环保局推行有困难,造成排污许可证目前只是从企业清洁生产和污染控制技术出发,进行排污浓度和总量核算,需要排放标准给予支撑。对这样一个短期内不能从环境质量出发实现一厂一个标准的管理难题,排放标准制定者必须头脑清醒,首要之点是鼓励发展地方排放标准,分区域分行业实现环境准入;其次是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作用,用新污染源控制标准带动老污染源排放控制标准提升;第三是在国家排放标准中以底线控制为重点,同时规定不同年限、不同工艺、不同排污去向的推荐达标技术,为改变排放标准一刀切的短板提供管理选择而不是执法依据。

重要的是顶层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由于有三线一单的顶层设计,进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的红线控制大计,大大增强了环境保护的生命力。现在中央把提高污染排放标准、消除黑色增长的大计又交给了环保部,从事环境标准工作的科技人员若贻误战机则是失职,期待环保部标准所同仁更新思维,全面审视排放标准现状,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措施,为消除黑色增长出力。

延伸阅读:

清单|水污染排放标准大全 值得收藏!

环保部启动工业污染排放计划 过滤企业最受益

原标题:“提高污染排放标准”是件大事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染排放查看更多>污染排放标准查看更多>污染物防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