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油井泄漏、原油管线以及储油罐泄漏、海洋溢油等造成石油类物质落于地面土壤之上,造成土壤污染,特别是海洋溢油,对海岸线和海洋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关于泄漏石油毒性尤其是对土壤环境的污染,一直是众多研究团队关注的焦点。众多研究表明,土壤中含油量对于其中生物如细菌、蚯蚓和植物均会产生毒害作用,含量为1%时,细菌的抑制率接近100%;含量2%对于蚯蚓毒害作用可达10.57%,7d后蚯蚓的死亡率为90%;含油量大于3%的土壤中没有蚯蚓存活;在含油量为3%的土壤中,植物的萌发过程受到抑制,玉米和小麦的发芽抑制率分别为51.3%和48.4%。根系生长也表现出类似的趋势,即高浓度的石油抑制根系生长。
因此,迫切需要研究有利于环境的修复方法以去除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物。到目前为止,有多种可用于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从应用技术如溶剂萃取、生物修复,到新兴技术如电动修复技术、超声波修复技术。而生物技术因其投资低、环境风险小、适应能力强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修复技术之一。
1、生物修复技术
所谓生物修复是通过供给细菌所需的营养、氧气,并调控外界条件(如pH、温度等参数),以加速土壤中石油烃的降解。
生物修复油污土壤始于20世纪40年代,其推广普及始于生物用于修复80年代瓦尔迪兹号漏油事件形成的油污土壤。表1显示了迄今为止在石油污染土壤修复中的生物修复研究。目前所应用的生物修复技术从原理上可分为三类,即生物强化、生物刺激和生物通风。
1.1生物强化
生物强化是指通过添加特定代谢活性基因工程菌以提高微生物种群的性能,增加土壤中原油降解效率。
生物强化关键是选择生理和代谢能力强的微生物作为工程菌,因此土著微生物就显得至关重要。实际土壤修复中,如果环境条件不是限制因素,土著微生物可以完成石油类污染物的自然衰减。在受污染的场地获取这些微生物,并通过与场地类似的条件富集培养得到的土著微生物,能更好地降解石油污染物,Roy等通过控制环境条件,利用土著原油降解菌降解土壤中的石油,经过24w的测试,在细菌和营养物质共同作用下原油降解率达到80%(初始污染体积分数为2%)。因此对于生物强化来说,通过筛选土著微生物,经过富集培养再进行接种是目前常用的修复技术。
1.2生物刺激
前述表明,土著微生物在土壤修复中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条件允许下,如何提高土著微生物菌团降解活力亦是油污土壤生物修复的一项关键技术,生物刺激就是基于这一原则进行研究。所谓生物刺激是指通过调节环境参数(如添加肥料等营养成分、调节pH、添加药剂改善油和土壤吸附性能等)用于刺激土著石油降解微生物的生长,从而提高现场天然微生物降解速率。
目前生物刺激主要手段包括添加营养盐和表面活性剂。营养盐对于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影响是明显的,Chaineau等对比施肥和未施肥土壤为期150d的石油类污染物降解效果,添加氮、磷、钾营养盐土壤中石油降解率最高为62%,未施肥的土壤降解率仅为47%。Abed等人也通过实验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上述原因在于添加营养盐成功影响生物刺激,温度升高会进一步刺激在沙漠土壤嗜石油降解菌的活性,而未加营养盐组由于温度提高导致水分的挥发致使盐度升高,则可能造成氧气和碳氢化合物的溶解度改变,从而减缓细菌的生长和降解能力。Emami等的研究表明,营养盐的类型在石油降解中也起到重要作用,不同形态氮肥(NO3-N和NH4-N)对污染土壤中石油的去除有不同的影响,结果表明NH4-N具有更好的除油效率,分析其原因在于其能使土壤提高植物发芽能力和增加植物呼吸值。用于石油降解的肥料种类不限于氮肥,目前的研究还表明,各种生物垃圾包括大豆饼、家禽粪便、油棕榈果和甘蔗渣、已成功地制作成肥料应用于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无毒性和可生物降解性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生物刺激研究的另一个方向,其通过分散石油增加微生物底物的生物利用度,并能增加细胞表面的疏水性,使疏水底物自由地与细菌细胞相互作用,从而加速生物降解能力。目前研究最多的表面活性剂是长效β-环糊精和鼠李糖脂,Gruiz采用长效β-环糊精修复柴油和矿物油浓度分别为46290和47170mg/kg的污染土壤,与空白对比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6%和4.8%。同时研究表明其可以减少土壤毒性并增强植物根系的进一步增长,增长长度大约为5~20mm。
1.3生物通风
生物通风实际上是生物刺激的一种,通过在土壤空隙添加氧刺激微生物的生长。氧气的存在对微生物生存是必要的,因为有氧条件可以提高有机物质的代谢,产生更多的能量。Thomé等人采用生物通风修复质量分数为4%的柴油燃料污染的土壤,经过60d的处理,最大的降解效率为85%,而自然衰减的效率为64%,这表明氧气流能够增强微生物活性和增加污染物的降解率。
前述研究表明通过生物强化、生物刺激和生物通风等手段,开展油污土壤生物修复有很高的成功潜力。但也有研究表明,通过添加营养素/外部微生物未必增加除油效率,通过投加水溶性营养素处理特拉华湾岸线上原油,与自然衰减相比,油去除率没有明显提高,原因在于该地区土壤氮含量高,足以支持生物降解石油。因此通过生物修复土壤三种机制控制条件分析对比,量身定制生物修复计划对于油污土壤修复是必要的。
2、生物修复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应用已被广泛研究,到目前为止,有许多在实验室和现场规模研究的生物修复技术。这些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可在原位和易地修复石油污染土壤,降解石油污染物的同时不会留下任何对环境不利的长期毒素影响。此外,生物修复方法成本低,对环境没有破坏,其美观和低成本亦被社会广泛接受。但其缺点亦明显,一是治理时间长,有些修复需要持续长达几年的治理,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去除结果。二是高浓度的石油污染物影响微生物群落的活动将导致低的去除效率。
Margesin等人报道,当土壤中初始柴油污染从2500mg/kg增加到20000mg/kg时,土壤中总石油烃去除率下降60%,降解效率下降的原因在于高含油量导致土壤环境的高毒性,不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另外,生物技术高度依赖污染土壤参数和气候参数,如温度、pH、盐度、污染物成分、浓度和风化作用的影响。例如,高温会影响微生物的浓度,而土壤极端pH值可能对细菌和/或真菌有毒害作用。石油的风化作用也影响生物修复的效率。
3、未来研究方向
3.1高效降解菌剂开发
生物修复关键在于适宜的微生物,不同的生物在不同受污染的场地活性并不相同,因此进行生物修复成功的策略是通过实验室试验选择接种的微生物。对于原地作业,生物修复前通过筛选微生物进行接种能够增加成功的机率。目前土壤修复生物筛选最成功的方法是Kim等提出的DNA诊断———寡核苷酸微阵列方法,其通过原位诊断检测适合该地点修复的微生物菌株,用于原位土壤修复。
从DNA诊断结果表明,污染土壤的修复可以成功实施,通过这种诊断将能够减少许多试验和错误,因为它可以确定生物修复的候选位点,同时评估生物修复的进展。其次在进行生物菌剂修复同时,开展石油对微生物降解影响的研究,对于菌种筛选也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微生物与油类污染物长期相互作用将改变微生物某些特性,如细菌与柴油长期接触后,二者相互作用会产生天然柴油表面活性剂,主要是由于疏水性,与柴油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后,Zeta电位和脂肪酸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影响了遗传修饰编码基因成分,导致对长期受到石油污染物作用后的细菌遗传物质产生影响。其次原油也会对微生物生物量、组成和功能产生影响,通过元蛋白质组分析来确定石油污染和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功能和系统发育关系,能够加深对生物降解机理的认识,从而从遗传学、基因学等角度筛选合适的菌剂。
3.2环保的营养添加剂
无机营养物质的加入,能够成功地协助生物修复,但这些营养物质会浸出到地下水或任何水源,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对水质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寻找这些无机营养素的替代是研究热点,目前研究集中在直接加入植物或动物的有机物质代替无机营养盐。Horel等研究了植物(互花米草)和鱼组织(鲭森的突起部分)作为营养添加剂处理亚热带沉积物风化的柴油,42d后添加鱼组织油降解率提高104%,添加氮磷无机养分降解率提高了57%,植物有机质降解率提高7%。由此可见,添加动物基有机材料可以提高烃降解率,因此如何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营养添加物对于土壤修复成功具有一定的意义。
其次各种易降解的、产生较低毒性的、高温和碱性条件下能保持稳定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也是研究热点。目前的研究都集中在寻找新的促进石油烃降解的生物表面活性剂,Ayed等已成功地从一株芽孢杆菌分离出生物表面活性剂,对于温度、pH值、盐度具有较强适应性,同时对柴油的溶解度分别比SDS和吐温80提高10%,生物降解效率提高30%。这表明生物菌株分离的表面活性剂在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3.3生物修复新技术
研究生物修复的效率受以下参数影响:石油降解微生物;营养物质,如溶解氧、氮和磷等;环境因素。因此,当前石油污染修复工程着重获得最佳除油效率的操作参数,响应面法是优化生物过程的有效方法,lvarez等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南极的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参数,优化后C∶N∶P=100∶17.6∶1.73,柴油去除率达到54.9%,而在未经优化的C∶N∶P比为100∶10∶1的去除率仅为27.8%,同时通过优化能够减少肥料用量。可见响应面法对于生物修复土壤参数优化具有重要作用,下一步应该进一步优化响应面法应用于优化修复参数的适应性。同时厌氧生物修复技术目前也获得世界各地研究人员的青睐。
厌氧生物修复技术是微生物通过利用硝酸盐、硫酸盐、铁和二氧化碳作为电子受体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相比于好氧生物修复工程向污染场地提供氧源而造成的高成本,这是一个符合经济效益的方法。通过对比硫酸盐、硝酸盐、甲烷和混合电子受体的条件下柴油(550mg/kg)污染土壤原位生物修复效率,表明混合电子受体条件下柴油降解效率达到81%,而单独硫酸盐或者硝酸盐还原条件时柴油降解效率低于50%。这可能是由于在混合电子受体条件下细菌含量高所致。而对于不同电子受体混合条件,混合比例以及混合后降解机理研究相对较少。
4、小结
1)生物修复能够有效降解石油污染物,并不会留下任何对环境不利的长期的毒性影响,且其成本低,能够永久消除污染物并且不破坏环境;然而,这些技术需要长达几年的持续时间治理,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去除结果。同时,高浓度的石油污染物以及不利环境条件会降低微生物群落的活性,也会导致低的去除效率。
2)未来的工作应在特种微生物和转基因微生物开展研究,通过DNA诊断方法,从遗传学、基因学等角度筛选合适的菌剂开展生物修复。
3)开发更环保的营养添加剂以及更规范的生物修复参数将成为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物修复技术在石油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生物修复技术的修复原理和应用特点,对比在土壤石油污染和海洋石油污染环境中的修复效果,旨在更好地了解生物修复技术,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展望。1石油污染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进步,而另一方面,石
采用高通量测序法研究东营某炼油厂不同污染程度的土壤中细菌、真菌和古菌的群落结构,分析石油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群落可操作分类单元(OTU)数量随着油污土壤油含量的增加先增多后减少;Beta多样性与土壤石油污染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受污染程度相近的土壤样品,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似度较高。细菌、真菌、古菌群落中相对丰度最大的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分别为44.8%~79.5%、54.4%~83.2%和28.3%~93.1%。
对于新污染黄绵土,向土壤中加入有机肥、有机肥+KNO3对土壤中石油烃去除效果较好,修复150d时土壤中石油烃去除率分别为60.13%、56.09%;对于陈旧性污染土壤,施入有机肥+KNO3、脱硫石膏对石油烃去除效果较好,修复150d时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率分别为36.62%、36.61%;生物刺激对新污染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效率高于陈旧性污染土壤。
生物学,更确切地说是生物技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为我们的社会做出了贡献。其中微生物为新技术提供巨大的潜力,例如:提高贵金属和稀土金属等材料的提取能力,以及建立新的生化过程,更有效地管理来自工业、农业和城市的废水废物。环境生物技术是指将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应用于水、大气、土壤等环境
摘要:通过实验室模拟修复研究了接种量为103~108cfu·g-1的降解菌群在土壤中生长的湿度条件和存活状况、对土著菌群的影响作用以及对石油烃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的石油烃降解菌群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99.75%)-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99.49%)-假单胞菌目
上个月,小编的高中同学驾驶“奋斗者”号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完成了万米深潜的壮举。老同学们都纷纷在票圈转发表示祝贺。“奋斗者”号让我们再次见识到,探索未知不仅仅是仰望星空,同时也可潜入深海,在浩瀚的海洋里寻找更多科学的发现。谈到海洋,小编发现朋友圈没见过关于船只污水处理的文章。在
摘要:因石油污染物的性质及土壤环境条件限制,石油污染土壤中的石油降解微生物普遍存在数量偏少和活性不足的问题,导致其自然净化能力较低,且速度缓慢。多种原位强化技术可提高石油降解微生物的降解能力,主要包括生物投加法、生物刺激法、生物通风法及微生物燃料电池等。生物投加法主要包括高效微生物、
1背景石油类污染场地常见于石油开采、炼化、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的原油及各类油品的泄露,典型的石油类污染场地包括:(1)油田:钻井/采油/洗井废水的超标排放与干化池、泥浆池、废液池、贮油池的渗漏、输油管线破裂、采油废弃物的堆放等。(2)石油炼化企业:储油罐区与装卸区、原油粗/精加工区、
引言:石油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在能源、材料、化工等领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石油在开采、加工、储藏、运输及使用等环节的非正常泄漏会造成土壤及水污染。自20世纪70年代来,国外在地下水污染修复和治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系统深入的研究,探索了很多实用的地下水修复技术和理论知识,包括物理法、水
摘要:土壤是地球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但由于过去一段时间里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以及污染物排放量高等原因严重影响了我国土壤环境质量,对生态环境安全、农产品食用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关键词: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1土壤修复常用方法1.1土壤物
摘要:指出了膜分离技术因为其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耗能低,并且膜种类多,对废水适应性较强,比较适合含油废水处理,目前在水处理方面应用广泛。综述了膜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不同膜材料的适用性以及可能造成的膜污染的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关键词:含油污水;膜技术;膜清洗;膜组件;进展1引言
特邀报告成果分享展览展示技术交流对接合作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随着人类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污染物不断释放,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工作。生物修复技术近几年来由于其具有处理效果高
会议形式:特邀报告技术交流成果分享展览展示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随着人类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污染物不断释放,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工作。生物修复技术近几年来由于其具有处理效果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系统治理,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促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绿色低碳修复,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关于促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10月2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应用层强化产业转型发展。聚焦合成生物技术在生物医药、先进材料、消费品、能源和环保五大领域的应用,
盛夏午后,阳光不燥。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红旗湖“清水绿岸,鱼翔浅底”。这个经过启动修复的水体生态修复项目,在微生物作用下,经过几场细雨的滋润,已经宛若生机盎然的“热带丛林”。无独有偶,在芜湖市江东水生态公园,通过以微生物为中心所建的生态稳定塘,水中水草摇曳、藻荇交横。近年来,看似不起
国家规划指出,力争到2025年,我国生物经济总量达到22万亿元。合成生物制造过程兼具绿色环保与降本增效优势,是带动未来生物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来源:环球零碳作者:维小尼中国100亿吨的碳总排放量中,发电和供热约占45亿吨,工业排放约占39亿吨,两者占84%,所以,要实现碳中和,关键在于抓住能源替
8月8日,河南印发《河南省促进生物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规范发展生物环保产业。依托生物制造技术,实现化工原料和过程的生物技术替代,大力发展高性能生物环保材料和生物制剂,推动化工、医药、材料、轻工等重要工业产品制造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合,向绿色低碳、无毒低毒、可持续发展模式转
日前,中国石油招标投标网发布吉林油田乾安采油厂历史遗留石油烃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治理工程招标公告。详情如下:吉林油田乾安采油厂历史遗留石油烃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治理工程招标公告招标编号:JLYT-ZBZX-2022-FW-053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招标人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招标项
尊敬的各位行业同仁、专家代表:鉴于近期新冠疫情波及多个省市疫情形势仍未明朗,秉持对社会、全体嘉宾、合作伙伴负责的态度,经审慎研究决定,原定于2022年5月30-31日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峰会”将延期至2022年8月(具体时间待定)举办,地点不变。感谢各位参会代表长
5月5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深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绿色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征求意见稿)》,其中氢能方面指出:打造清洁能源及储能产业特色优势。以氢燃料电池汽车为切入打造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发挥工业副产氢资源优势和氢能检测优势,积极引进培育氢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生态环境部等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环保装备制造行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短板技术装备取得突破,高效低碳环保技术装备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充分满足重大环境治理需求。行业综合
为规范排污许可管理,强化固定污染源监管,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4月17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安徽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规程(征求意见稿),具体内容如下:关于公开征求《安徽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规程(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排污许可
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近日组织开展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推荐工作。将聚焦工业领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要求,强化创新驱动,突破环保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工艺以及配套零部件、材料、药剂等领域的技术瓶颈,加强先进适用环保装备在冶金、
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2025年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共1371家。详情如下:关于发布天津市2025年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的通告按照《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27号)有关规定,我局组织开展了水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噪
近日,郑州市生态环境局公布2025年郑州市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共900家,涵盖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污染监管、环境风险管控等。郑州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关于公布2025年郑州市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的通知各开发区、区县(市)分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生态环
3月20日,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全力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加快渤中海上风电、海上光伏、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建设,扎实推进渤中海上风电G场址、国华HG14海上光伏1000MW、辉阳渔光互补、通威渔光一体(二期)等重点项目,力争新增
日前,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情况。其中提及,出台国内最严、国际领先的标准体系,建立每家企业一个包联小组、一本任务台账、每周一次通报的“三个一”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集中举办3次政银企对接,推动全省55家在产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部达到A级。详情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土壤与地下水修复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段颖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内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到2027年,美丽陕西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详情如下: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
2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深化煤电、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关中地区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完善可再生能
会议背景“十四五规划”期间,国家将电子信息材料行业发展列为重点项目,各相关机构、企业也开始在电子工业领域布局。科技的进步才能带领人们开启更好的生活方式,随着国家对芯片、新能源等行业的重视以及电子工业发展的迫切需求,超纯水这个概念逐渐被公众所熟知,而电子级纯水更是目前超纯水领域最重
日前,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绿色低碳经济持续壮大,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多彩人文之韵充分彰显,巴山蜀水更加秀美安澜,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美丽四川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四川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