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中途提升:
(1)污水点源污染控制:城市雨污水管网排摸及改造+农村截污纳管
为减少污水入河,应对已建的排水管网进行实测实量及CCTV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雨污串管改造、破损管道修复、断头管道连接等工作。
应推进农村污水截污纳管工作,并加强对农村就地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的监管,确保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效果。
(2)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源头改造+合流制溢流调蓄
嘉兴市城中片区域为雨污合流制,合流污水溢流成为环城河的主要污染负荷来源。应对城中片合流制区域进行源头雨水截流、末端溢流污水调蓄处理等综合措施控制其污染。
(3)工业废水治理
全面开展重点工业企业标准化达标,实施清洁化改造。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推动污染企业“退城进园”,强化工业集聚区污染治理。
末端修复:
(1)活水工程:大包围内水动力调控工程
增大中心城区大包围圈内的河道流速是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通过水利工程措施的有序调度增强河道水动力。
(2)河道水环境治理
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合理设置河道旁侧净化带和生态驳岸,改善水体水质,增加对雨洪的滞蓄和承泄能力。深化“以奖促治”政策,实施清洁工程,开展河道清淤疏浚、河道及断头浜疏通等,推进水环境连片整治。
中心城区通过“渗”、“排”、“蓄”、“防”相结合的手段,在协调城市防洪系统的基础上,统筹排水防涝系统,实现城市排水安全。
(1)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控制20毫米降雨量(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
建立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从源头降低城市排水防涝的风险,通过增加城市渗透面积来降低中心城区的径流系数,减少源头径流的产生;通过采用分散式的LID措施,延长径流路径;通过开放式的排水来维持自然的径流路线,延缓峰值产生时间,实现雨水的错峰排放。中心城区采取“控新治旧”的方式:对新建区域进行管控;对已建城区,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道路大修、有机更新等项目逐步进行改造,实现中心城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的目标。
(2)提升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设计重现期2年~5年,对应降雨量每两小时63毫米~78毫米)
对城市新建设区域,包括有机更新区域,要求严格按照新的标准进行系统设计,做好城市排水管渠系统与内涝防治系统、低影响开发系统的衔接。对于建成区而言,重点对易涝区 “超标降雨”产生的地面漫流、滞留涝水做出妥善安排,消除内涝积水点,并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道路大修等项目提出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的改造方案,逐步改造建成区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达到设计重现期2年~5年的目标。
(3)完善内涝防治系统,应对227毫米降雨(设计重现期30年,对应降雨量每24小时227毫米)
针对中心城区排涝标准不能达到30年一遇的问题,结合《嘉兴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要求,通过提升闸站机组排涝能力,设置内河调蓄、行泄等实现排水防涝30年一遇的目标。具体要求如下:
结合嘉兴市河网密布、排水距离较短的特点,确定以内河为主要行泄通道,通过地坪标高控制和竖向优化,实现在发生较大降雨时,地面的积水基本可就近通过自然径流排放至附近河道,避免内涝的发生。
通过保护河道滨河空间,设置缓坡型或阶梯型滨河绿地,发挥内河岸线的调蓄功能。当河道水位上升时,淹没局部绿地空间,实现调蓄的目的。同时结合生态岸线整治,对河道岸线断面进行生态化整治,发挥河道净化功能。
发挥河道周边绿地(如植物园、长水塘沿线等)及湿地(如东郊湿地公园等)的调蓄功能,结合各防洪包围系统内河控制水位要求,通过标高控制将水系与周边绿地连成片,充分利用河道周边绿地的及湿地的调蓄空间,将其作为海绵体对水体进行雨洪调蓄。
(4)与城市防洪系统衔接
随着新一轮嘉兴市总规调整,中心城区范围由原来142.2平方公里扩展至257平方公里,应根据总规调整要求,做好以下衔接工作:
第一,为了有效应对防洪要求,降低排涝风险,城市防洪系统应结合实际,按照最新标准复核现状城市防洪排涝系统能力,确保涝水顺利排放。第二,对于新扩展区域,应科学研究,详细规划竖向高程及防洪形式,保证水面率,确保城市安全。
■分区管控
根据嘉兴市平原河网城市河网密布、河道上下游不明显的特点,嘉兴市海绵城市汇水分区按照流域汇水分区、支流汇水分区、城市排水分区、雨水管段排水分区不同级别,遵循由大到小、逐级递进的原则,最终划分为两级分区。
一级分区即流域汇水分区,主要根据城市防洪格局,以流域排水通道为界限划分为五个汇水分区。其中Ⅰ区属于城市大包围防洪区域,其他四个分区均属于大包围之外的小包围防洪区域。
对二级分区综合支流汇水分区、城市排水分区、雨水管段排水分区进行划分,即:根据河道支流的流动方向确定支流汇水分区,各支流汇水分区的界限通过分析市政道路主干管及雨水管段排水分区进行确定,划分时兼顾控规单元边界。
通过分析各个汇水分区的特点,提出分区的重点对策措施,同时进行规划指标的控制,严格落实控规单元。
■试点区建设概况
1.试点区概况
试点区域位于中心城区的中心位置,属于一级汇水分区的Ⅰ区,包含了I-8 、I-10、I-15、I-22、I-19、I-20、I-21、I-24共8个二级汇水分区,总用地面积约18.44平方公里。
试点区内涵盖旧城区、已建新城区、未建新城区等不同时期的区域和景区、水源保护地、居住小区、公共设施、工业仓储、城市广场和绿地、城市道路等多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建设类别。同时,也包含历史文化保护最核心的区域和城市中心重要的河湖水系及生态高敏感区域,因而在建设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技术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今后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将历史文化与水相结合,为海绵城市建设模式的推广树立典型范例。
2.试点区解决的问题
试点区包含了四种类型的区域,分别为城市雨污合流制区域,也是嘉兴市内涝积水最严重、唯一存在合流制溢流污染区域;已发展成熟的雨污分流制区域,也是嘉兴市重要的南湖景区和水源保护区;正在快速发展的新建设区域;尚未开发的待发展区域。试点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环境未达标和局部内涝。
立足嘉兴江南平原河网城市的基础建设条件,针对上述四种类型,分别采用源头减排(LID改造)、中途管控(排水管网系统整治)、末端治理(建设再生水厂、沿河沿湖设置调蓄净化设施等、河道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活水工程等)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合流制溢流污水收集处理、雨水面源污染防治、生活污水精细化截控、城市内涝治理等问题。
3.系统方案
(1)水环境方面:
按排水体制不同,试点区分为雨污合流制区域(I-10,城中片)和雨污分流制区域(其他7个汇水区域),城中片雨污合流制区域削减现状污染入河量通过控制合流制溢流量来实现,其他雨污分流制汇水区域削减现状污染入河量通过雨水面源污染削减和雨污混接改造治理来实现。具体如下:
①合流制区域(城中片,I-10)
城中片区域是嘉兴市最早的老城区,根据建设目标可知,城中片目标水环境容量为每年16.87吨(COD,即化学需氧量),现状污染物入河量为每年27.84吨(COD),因此,该片区改善水环境,考虑安全系数,需要通过工程措施削减至少每年13.62吨(COD)污染入河量。
片区内用地性质以商业和居住为主,中心建筑密度高,道路狭窄,交通流量大,外围环城路绿带环绕,滨河绿带较为宽阔,为达到污染削减目标,提出两种治理方式,具体如下:
由上表可知,同样实现目标污染削减,两方案投资相差不大,方案一改造难度较大,影响范围广,改造需要时间较长,而方案二可行性大,影响范围小,工程难度小。因此,建议合流制区域(城中片)保留合流制模式,采用方案二进行改造。
②雨污分流制区域(其他7个汇水区)
根据建设目标可知,雨污分流制区域目标水环境容量为每年261.99吨(COD),现状污染物入河量为每年704.51吨(COD),因此,该片区改善水环境,考虑安全系数,需要通过工程措施削减至少每年466.33吨(COD)污染入河量。
雨污分流制区域除I-22外,现状基本已经建成,片区排水整体情况较好,但区域内仍有提升需求。从区域特点分析看,片区绿地占比较高,且呈分散布置状态,有利于开展源头低影响开发建设;水系发达,河道常水位为黄海高程1.0m,雨水管淹没出流为主,排水分区多且分散,不利于通过设置集中末端处理设施实现片区污染拦截或在末端开展大范围的污染治理。
从基本特征分析可知,该片有利于源头LID措施建设,不利于末端集中处置。因此,拟提出在雨水面源污染削减方面,主要采用源头LID改造为主、末端处理为辅的技术思路;在污水点源污染控制方面,采用过程雨污管网修复的技术方案,其中改造了1279处雨污混接现象和9处污水直排现象,每年减少了56.9万立方米的生活污水外排,折合COD约为每年170.84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5月20日,中工国际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工程投资与运营”板块在国内污水处理领域运营了多个项目,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在手污水处理项目8个,污水处理规模约28万吨/天,持有运营资产规模再上新台阶,已具备对外输出运维管理的能力和业绩。在城市地下排水管网设
5月13日,北京市通州区新增海绵城市工程玉带河大街“调蓄池+泵站”项目顺利完成地面回填,标志着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全部完成,为后续正式投用奠定了基础。通州区新增海绵城市工程项目包含玉带河大街、通胡大街防涝泵站及蓄水净化池。其中,两座防涝泵站用于强排、加设防倒灌设施,分别具备26立方米每秒和
近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广东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表》,共计2490个省重点项目清单。其中,重点建设项目1489个、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1001个,分为基础设施工程、产业工程、民生保障工程三大类。北极星汇总汇总环保项目如下:惠城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项目中山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云浮市
3月27日,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细化政策举措》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拓展光伏幕墙、光伏围栏等应用场景,支持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建设光伏设施,对示范项目给予财政奖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等支持,力争全年新增建筑光伏装机容量3吉瓦。
第19届西安国际水展中国城镇水务创新发展大会2025年4月23-25日西安国际会展中心联合举办陕西省城镇供水排水协会陕西省市政工程协会陕西省风景园林协会山东省水处理协会河南省阀门工业协会青海省水利工程协会甘肃省水利工程行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西安市分会西安市给水排水工程与技术协会西安市
同期举办“第四届广州国际建筑产业博览会暨粤港澳大湾区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时间:2025年8月14-16日地点:广州.广交会展馆A区组织架构支持单位:全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建设与材料设备分会、广东省非开挖技术协会、广东省沥青混凝土供应链协会、广州市市政公路协会、广州市建筑业联合会、广州市建
2025年6月3-5日,上海国际水展将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汇聚2500家参展商和10万专业观众,展示全产业链展品,举办80多场论坛,促进全球水处理行业交流与合作。2025第十七届上海国际水展:引领全球水处理行业新潮流在全球对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愈发重视的大背景下,一场水处理行业的顶级盛会即将盛大
日前,上海印发《关于发布2025年本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要求的通知》。文件提出,本市新增城市建成区50平方公里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建设约100个建筑与小区、公园与绿地、道路与广场、水务系统等海绵重点项目,强化规划、设计、建设、施工验收、运维全生命周期管控,不断提升海绵城市建设品质。全文如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2025年1月电网项目动态,两项特高压工程在1月获得核准。分别是1000千伏烟威特高压工程、海阳辛安核电送出特高压工程。这两项特高压工程相继获得核准,标志着这两项特高压工程圆满完成项目前期工作。海阳辛安核电送出工程还是全球首项服务核电送出的特高压工程,同时这两项特高压工
1月21号,长兴500千伏变电站顺利投产,成为2025年浙江电网首个投运的超高压工程。工程名称:长兴50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位置:湖州市长兴县沪渝高速与长吕线交叉口西南处基本情况:新建500千伏出线5回、220千伏出线10回,新建1000兆伏安主变压器2组变电容量:200万千伏安年可输送电量:70亿千瓦时(相当
1月17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普陀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到2025年底,本区建成区4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到2030年底,本区建成区8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建筑小区海绵城市建设分为新改扩建项目和老旧小区改造。新改扩建项目严格按照海绵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5月20日,中工国际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工程投资与运营”板块在国内污水处理领域运营了多个项目,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在手污水处理项目8个,污水处理规模约28万吨/天,持有运营资产规模再上新台阶,已具备对外输出运维管理的能力和业绩。在城市地下排水管网设
日前,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与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联合印发了《佛山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到2030年前,佛山市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从城市建设、村镇发展、建筑节能等多方面部署具体工作任务,推动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方案)提出,到2030年前,佛山
5月13日,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印发佛山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逐步建立以电力消费为核心的建筑能源消费体系,提高清洁电力消费比例。推进建筑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建设,到2025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加快开展建筑光伏一体
同期举办“第四届广州国际建筑产业博览会暨粤港澳大湾区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时间:2025年8月14-16日地点:广州.广交会展馆A区组织架构支持单位:全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建设与材料设备分会、广东省非开挖技术协会、广东省沥青混凝土供应链协会、广州市市政公路协会、广州市建筑业联合会、广州市建
日前,上海印发《关于发布2025年本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要求的通知》。文件提出,本市新增城市建成区50平方公里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建设约100个建筑与小区、公园与绿地、道路与广场、水务系统等海绵重点项目,强化规划、设计、建设、施工验收、运维全生命周期管控,不断提升海绵城市建设品质。全文如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0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美丽黄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其中提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每年更新编制区级温室气体清单,并探索编制更高频率、更小尺度的温室气体清单。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改造,试点研究制定区级建筑领域碳排放统
1月17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普陀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到2025年底,本区建成区4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到2030年底,本区建成区8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建筑小区海绵城市建设分为新改扩建项目和老旧小区改造。新改扩建项目严格按照海绵
1月16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到,2025年,积极发展新型储能、虚拟电厂,规划建设超充站10座,发力“电化运河”建设、发展绿色智能航运。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动钢铁、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节能提效,实施绿色化改造项目100个以上。同时,高效运行碳管理服务平台和绿电绿
为推动水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助推水务产业链发展与国家现代化同频共振,由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武汉市水务局指导支持,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广东鸿威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武汉鸿威国博会展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鸿威第7届武汉国际水科技博览会(简称武
新年新气象,聚力开新篇!2025宇通环卫喜迎“开门红”!35台新能源环卫车批量交付济南易通城市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南易通”),为济南市历下区的生态发展注入全新动能。这是济南易通首次采购宇通新能源环卫车,协力书写绿色低碳高质量答卷!济南,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和热门旅游城市,对生态环
1月6日,上海发布《美丽黄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文件要求,锚定2035美丽黄浦总体建设战略目标,以“十美”共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黄浦实践。到2026年,城区空间功能布局不断优化,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区人居环境面貌
4月24日,花都区花城街农村污水提升改造工程和花城街排水单元达标改造项目勘察及初步设计公告,最高投标限价3297.29万元。招标范围及规模:(1)花都区花城街农村污水提升改造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新建DN150~500雨水管道47.20km,新建DN150~400污水管道62.15km,改造新建立管21.63km,新建污水检查井45
1月17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普陀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到2025年底,本区建成区4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到2030年底,本区建成区8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建筑小区海绵城市建设分为新改扩建项目和老旧小区改造。新改扩建项目严格按照海绵
5月31日,由中国铁工投资集团投资、建设、运营的江西省鹰潭信江新区厂网河湖园一体化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主体完工,预计今年11月全部验收后,进入18年的运营期。项目建设总面积27.75km,总投资约13.92亿元,采用DBFOT(设计-建设-融资-运营-移交)的运作模式,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18年,每年实行按效付
2021年6月,乌鲁木齐市成功入围全国第一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示范建设期间,乌鲁木齐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因地制宜明确“聚焦雨雪水导致的城市水安全问题,以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为重点,系统推进河流廊道生态修复和长效机制建立”的总
8月30日,岳阳市西环线片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第一标段工程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发布,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岳阳市市政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为177432341.88元。本项目建设内容①贮木场雨水及污水泵站,建设贮木场雨水泵站15.5m3/s,贮
福建省住建厅、省发改委印发《福建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目标到2030年前,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用能结构和方式更加优化,建筑品质和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城乡建设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积极进展,绿色生活方式普遍形成,绿色低碳运
福建省住建厅、省发改委印发《福建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目标到2030年前,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用能结构和方式更加优化,建筑品质和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城乡建设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积极进展,绿色生活方式普遍形成,绿色低碳运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博鳌东屿岛零碳示范区建设一期工程16个项目目前已建设完成,预计可实现减碳(含抵消措施)9055.8吨/年,减碳量达到示范区现状碳排放量的67.4%,年供应清洁电力1510万千瓦时;其余项目将于2024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前完成,建成之后将达到零碳运行的设计目标。据了解,东屿岛零碳示范区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12月9日,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江西省萍乡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区一体化海绵城市建设项目(EPC)招标计划公告,项目投资额52635.76万元,本项目主要建设道路海绵化工程、小区海绵化工程。预计2023年1月启动采购。公告如下:江西省萍乡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区一体化海绵城市建设
2025年南京市40%建成区将力争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南京市“十四五”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近日发布。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南京市海绵城市建设将着重做好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生态、提升水环境、利用水资源、传承水文化五个方面工作,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是解决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中建生态环境近年来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探索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投身海绵城市建设,形成了集“渗、滞、蓄、净、用、排”于一体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在城市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