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2咸水涌污水散排口照片
图3咸水涌宝安大道游散排口照片
咸水涌新安六路段新湖路至咸水涌水闸段右岸还没有相关的雨污分流工程,宝安大道至自由七队九巷区间还有个别居民散排口需要查漏补缺。
西乡汽车站以上游全部已经暗涵化,上游污水在此处总口截污,利用分散处理设备将上游收集的污水在此处进行一级强化处理,可有效去除悬浮物。根据现场观察,其出水水质透明度一般,出水呈泡沫状,物理指标尚可。但生化指标有待提升,河道两岸有强烈难闻的气味,出水的COD、BOD5以及氮、磷指标仍然较高,生化指标有待提升,对河道下游影响较大。由于西乡汽车站处两岸民居密集,没有可以扩展的用地,因此对总口截污进行提标改造不具有可行性,因此考虑在下游对河道进行曝气造流,进一步提高咸水涌的生态修复功能。
2.2河流水动力条件不足
感潮河段受海水顶托,流动困难,造成下游污水滞留,大量有机物沉积于河底厌氧发酵,使水体黑臭。此外,由于潮汐震荡入河,使河道沉积底泥中的污染物经扰动后重新进入水体,进而造成河道的黑臭。主要体现在咸水涌下游G107国道至排海口段,两岸已截污较为完全,但水动力不足,水流较缓,受常年淤积底泥影响,水体通透度不高,仍出现水体黑臭或有异味的现象。
2.3内源底泥污染
经现场勘察,咸水涌从107国道至金科路桥处有大量淤泥和河床漂浮物,尤其是宝安大道下游河床淤泥加厚,大面积淤泥裸露,水深过浅,严重影响河道景观和水流流速。河道内的水体部分污染物日积月累,通过沉降作用或随颗粒物吸附作用进入到水体底泥中。在酸性、还原条件下,污染物和氨氮从底泥中释放,厌氧发酵产生的甲烷及氮气导致底泥上浮,这也是水体黑臭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城市河道中有大量营养物质,导致河道中藻类过量繁殖。这些藻类在生长初期给水体补充氧气,在死亡后分解矿化形成耗氧有机物和氨氮,导致季节性水体黑臭现象并产生极其强烈的腥臭味道。河道淤泥对周边居民的生化环境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根据现场调查,咸水涌河道河道淤泥淤积不均匀,部分河床淤泥较厚,详见图4。
图4咸水涌河床淤泥
根据实际考察,咸水涌大部分河道在水较浅时,露出大面积且较厚的淤泥,淤泥呈黑臭,咸水涌淤泥厚度约为150~600mm,是河道水体污染的持续释放源。
咸水涌下游为感潮河段,由于上游没有持续下泄河水,河道堆积底泥无法随河水流入大海,造成在河道下游的淤积。同时受海水潮汐影响,底泥被双向水流反复冲刷,加快了底泥污染物向水体的释放。河道底泥是咸水涌的内部污染源,淤泥减量是控制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
2.4水深及水体温度影响
咸水涌部分河段水深较浅、水动力不足,且深圳地区温度较高,在阳光长时间作用下,水温的升高将加快水体中的微生物和藻类残体分解有机物及氨氮速度,加速溶解氧消耗,从而直接导致水体复氧能力衰退,局部水域或水层亏氧问题严重,形成适宜蓝绿藻快速繁殖的水体条件,增加水华暴发风险,引发水体水质恶化,加剧水体黑臭。同时,底泥在高温作用下,微生物厌氧反应速度加快,底泥中的硫化物含量增加,向水体释放硫化氢等恶臭物质,进一步加剧河道黑臭现象。
咸水涌沿线及周边已建、在建、待建工程众多,但并未完全解决咸水涌污染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1)截污工程及雨污分流工程未覆盖全线,部分排污口消除难度大,仍有排污口将污水排入咸水涌。(2)部分工程年代久远,污水管道及检查井存在“跑冒滴漏”现象。(3)下游感潮河段由于受到潮汐和底泥污染的双重作用,距地表水环境功能要求仍有一定差距。(4)咸水涌属于三面光河道,水源组成上主要是污水和再生水厂补水。
3治理方案
3.1技术选择原则
根据《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要求,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技术的选择应遵循“适用性、综合性、经济性、长效性和安全性”的原则。
3.2总体思路
根据上层次城市及水务专项规划,结合《深圳市治水提质工作计划(2015~2020年)》中提出的“治水十策”要求,对工程整治提出总体设计思路。
在统筹前海湾片区水系布局总体治理思路和方案基础上,考虑区域截污工程、雨污分流、分散处理工程等相关工程与咸水涌的衔接,根据河流特点、存在问题及治理目标要求,提出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系统方案,根据现有技术的对比可得出,并结合咸水涌实际情况和治理目标等现实要求,采用多种技术组合,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根据现场情况,拟采用底泥疏浚、管道截污、鼓风曝气等技术组合解决咸水涌河道黑臭的问题。
具体思路如下:
(1)基于雨污分流、正本清源,对咸水涌两岸排污口进行查漏补缺。本工程充分利用现有截污工程,不会造成重复投资浪费。本工程拟将污水口直接接入现有管网,对混流口上游错接的污水口进行重新驳接,为确保截流效果,尽可能实现沿河埋管的贯通。
(2)对107国道至宝安大道区间河涌挡土墙上的排水收集管进行修复,部分老旧损坏的管道需要替换。
(3)结合咸水涌的沿河淤泥较厚,内源污染严重的情况,需要沿河对咸水涌进行河道清淤。
(4)考虑到一级强化处理处理站出水生化指标较差且咸水涌水体生态性较差的特点,同时解决咸水涌水动力不足的问题,采用水体原位修复工艺,提高咸水涌水动力和自我净化修复能力。
在上述工程措施基础上,按“建管并重”的原则提出相应的工程管理结构设置、管理调度方案、日常管理要求,通过“综合整治、防抢结合”确保工程治理的长效性得以发挥。
4具体方案
4.1排污口截污
拟定咸水涌明渠段敷设截污管,对沿线23个漏排口进行截流,总体上大致分为两种截流方式,根据不同的排污口采用不同的方法:
(1)在河床挡土墙上固定污水收集管汇集居民散排口后接入现状入涵排水管。
(2)设置截流井将混流口污水截流至现状污水管道。①XSC01~XSC11由沿挡土墙新建DN200~300的污水收集管汇集后再接入入涵排水管,最后排向固戍再生水厂,可以尽量减少对箱涵的开孔,减少投资和降低施工难度;②XSC12~XSC23排污口为新安六路段咸水涌的混流口。在现状混流管上设置槽式截流井并采用DN400的截污管将污水截流到沿新安六路敷设的现状污水管中(见图5、图6),可以有效截流旱时污水和初期雨水,最后汇集到宝源南路的污水干管,排至污水泵站最后抽送至固戍污水厂进行集中处理,有效减少外源污染源对咸水涌水体的污染。
图5截污管接入现状污水管处理方式
4.2清淤疏浚
根据河道的水文特征、清淤深度、场地实际情况以及工期、环保等诸多因素,河、渠清淤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案,见表2。
方案一:人工清淤+汽车运输。人工清淤即人工方式采用简易工具及人力运输器械将淤泥开挖,并以汽车运至弃淤场所。
图6污水收集管汇集散排口污水接入现状入涵排水管
方案二:机械清淤。机械清淤就是对有条件下机械疏淘的河(渠)道,使用(长臂)挖掘机、船坞相结合的方式在河(渠)道内进行淤泥疏掏。考虑咸水涌部分河段宽度较窄,且两岸民居密集,大型机械难以进入;部分河段放置了水体原位修复设备,此部分河段采用机械清淤会带来诸多不便。
综上所述,根据本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清淤规模、以及清淤期间生态环境要求、宽度、水深、土质、堆泥场位置及要求等,确定咸水涌全河段采用机械清淤为主,人工清淤为辅的方式,清淤量为17000m3。
4.3原位修复
根据河道现状并结合当前河道生态环境整治进度与实施的客观需要,将河道分成两段,即G107国道至宝安大道段和宝安大道至咸水涌水闸段,分别进行设计,初拟出不同的技术方案:
4.3.1G107国道至宝安大道段方案
选择方案一“纳米纯氧曝气+本土微生物活化技术”。采用纳米纯氧曝气提高水体充氧效率,采用人工水草富集微生物,实现污染物有效去除。考虑到尽量不占用河道行洪断面,采用本土微生物活化技术为河道补充土著微生物,替换原有的高效微生物生态床,运行维护稳定、方便,不会占用大量河岸用地,投资和运行费用相对较低。
4.3.2宝安大道至咸水涌水闸段
宝安大道至新湖路段采用纳米曝气高效微生物生态床技术,可以强化氨氮的硝化,有效保障氨氮水平在8mg/L以下,避免出现黑臭水体。在新湖路至咸水涌水闸采用曝气造流技术,可以提高水动力,补充河道溶解氧。对于感潮河段,这是很有效的技术方法。
微信对原文有删减。原文标题:黑臭水体治理技术探讨——以深圳宝安咸水涌为例;原文作者:张卿、龙柯胜、吴春雷、杨淑芳、林玉鹏、张健君;作者单位: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刊登在《给水排水》2018年第7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9日,吉首市发布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修复工程(一期)工程总承包中标结果公示。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方)、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成员方)中标,中标价格:72292976.68元。详情如下:吉首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修复工程(一期)工程总承包中标结果公示中技建设咨询有限公司受吉首市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4月27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征集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的通知》,申报范围包含大气、水、土壤修复、固废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处置等技术装备。技术类别分为研发、应用、推广类。详情如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征集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
4月21日,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积极推进退役风电叶片、光伏组件等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原文如下:邯环〔2025〕1号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县(市、区)分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
日前,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详情如下: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鲁环发〔2025〕7号各市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主管部门:为贯彻落实生态环
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近日组织开展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推荐工作。将聚焦工业领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要求,强化创新驱动,突破环保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工艺以及配套零部件、材料、药剂等领域的技术瓶颈,加强先进适用环保装备在冶金、
汇集高品质企业的西部盛会——第6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与您相约展会时间:2025年6月25-27日展览面积:35,000㎡(预计)展会地点: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展商数量:500家(预计)专业观众:30,000人(预计)组织机构主办单位l慕尼黑博览集团l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承办单位l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
2月24日,河南周口市淮阳区乡镇生活污水综合治理项目特许经营权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河南君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预中标。周口市淮阳区乡镇生活污水综合治理项目特许经营权项目建设内容包含:1、新建乡镇污水处理厂10座(含智慧监控云平台建设),建设总规模为14500m/d。2、配套污水管网长度约91.88km。3、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重庆市发改委发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力度。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持续推进“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百万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统筹有序推动风能、太阳能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在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健全农村改厕实施机制,完善社会化管护和服务体系。因地制宜选择农村生活污
2月20日,重庆市发改委发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力度。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持续推进“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百万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统筹有序推动风能、太阳能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在保障能源安全供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20日,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其中提到,完善绿色转型价格政策。推进能源领域价格改革,优化居民阶梯水价、电价、气价制度,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强化电价政策与节能减排政策
4月29日,吉首市发布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修复工程(一期)工程总承包中标结果公示。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方)、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成员方)中标,中标价格:72292976.68元。详情如下:吉首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修复工程(一期)工程总承包中标结果公示中技建设咨询有限公司受吉首市
前不久召开的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通过了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十三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通过了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十三届三
根据《安徽省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实施办法》第十五条“中央及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责任主体应当通过党报、电视台、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便于人民群众知晓的方式,在督察整改任务全部完成前,每年对外公开1次本地区或者本单位督察整改情况,以及各项整改措施具体进展情况等事项,接受群众监督”的
日前,湘潭市住建局与河东污水处理厂成功签订污水处理按效付费协议。该份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湘潭市成为湖南省第一个全部实行污水处理按效付费的城市。目前,市本级4座污水处理厂均已成功签订按效付费协议并实施,经测算,比按量付费每年可节省约1300万元。湘潭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中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日前举行云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了“十四五”以来云南省下大力气实施“五城共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质量显著提升等情况。近年来,云南省抢抓国家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全面实施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扎实推进“三改”改造,加快补齐基
11月27日,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环能)与重庆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环投)在重庆环投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重庆环投党委书记、董事长赖生平,重庆环投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唐忠林,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继,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为,中建环能党委书记、董事长佟庆远
时间:2025年8月8-10日地点: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主办单位广东省粤港澳经贸合作交流促进会广东鸿威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单位武汉鸿威国博会展有限公司【展览范围】1、污水/废水处理:水务、污水处理成套设备、气浮、拦污设备、过滤沉淀设备、蒸发器、结晶器、消毒杀菌、过滤器材、曝气
时间:2025年8月8-10日地点: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主办单位广东省粤港澳经贸合作交流促进会广东鸿威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单位武汉鸿威国博会展有限公司【展览范围】1、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展区:污水/废水处理、污泥处置、材料药剂、膜与膜组件/膜分离设备、净水设备、海水淡化、过滤设
近日,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印发《邯郸市绿色低碳发展典范城市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提出,全面推进环保绩效创A创优。2025年全部完成焦化、水泥等重点行业创A;分步推进铸造、炭素等其他重点行业创A创优,力争到2026年全市47个行业重点涉气企业全部完成。全文如下:关于《邯郸市绿色低碳发展典范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10月30日印发《南宁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3—2030年)》,力争用8年的时间,南宁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合理,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城乡人居环境和谐共融,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市得到
11月15日,广西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宁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3—2030年)》的通知。文件提到,加快煤炭替代,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统筹推进存量煤电机组节煤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因地制宜开发水电,加快建设南宁抽水
8月30日,生态环境部举行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黄小赠出席发布会,介绍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有关情况。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了记者提问。介绍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有关情况黄小赠:大家上午好!长期以
5月23日,安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典型案例公布,涉及生活污水、矿山生态修复、水体治理等方面一、铜陵市部分县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置不到位影响区域水环境质量2024年4月,安徽省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铜陵市发现,部分县区对生活污水收集处置工作重视不够、谋划不足、推进不力,城区及乡镇污水直排问题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023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情况。2023年河北省大力实施钢铁等7个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分行业制定创A标准,发布最优实用技术指南,逐企业指导编制“一企一策”创A方案。在针对行业特点制定钢铁超低排放差别电价、水泥错峰停窑天数减免、支持垃圾发电企业创A等政策基础上,出台15条进
日前,广东省2024重点项目计划公布,2024年安排省重点项目1508个,总投资约8.1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247个,力争投产项目235个,新开工项目261个。2024年安排基础设施重点项目537个,年度计划投资5986亿元。围绕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
为深入推进宁波市“甬有碧水”系列行动任务,优化污水管网布局,加快补齐城镇污水管道功能性及结构性缺陷等短板,保障管网设施功能完好,提升污水系统管理水平,持续深化“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宁波市美丽宁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五水共治”办公室编制《宁波市城镇污水管网提升改造行
黑臭水体是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2023年8月,云南省第二轮第三批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德宏州时发现,德宏州芒市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重视不够,芒核村黑臭水体整治长期未达“治本”效果。一、基本情况芒市芒核村排洪沟为南秀河城区河道段支流,上游起源于广腊亮街,下游经芒核村汇入南
2023年9月7日,湖北省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潜江督察时发现,潜江市城市建成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系统谋划不够,生活污水直排现象严重,城区黑臭水体整治滞后,水环境问题突出,群众反应强烈。一、基本情况潜江市城市建成区面积37.3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约30.5万人。主城区百里长渠、城南河、县河三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系列讲话要求,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效,进一步推动城市黑臭水体系统治理,8月3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推进视频会议,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成员、副
生态环境部近期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当前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如何?下一步如何推进消除黑臭水体?30日,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负责人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据介绍,2018年以来,生态环境部联合有关部门印发实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
为推动地方深入开展黑臭水体整治,近期,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负责同志就《通知》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等,回答了记者提问。问:《通知》出台的背景是什么?答: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
8月28日,记者从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的“美丽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努力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7年以来,四川省大力实施两轮生活污水垃圾“三年推进方案”,着力开展城市生活污水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努力提升设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