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三、重点工程
(一)耕地保护工程。
1.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硬约束,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立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机制,坚持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管理。将耕地保护目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年度考核重要内容,落实党政主体责任,逐级签订耕地保护责任状。强化土地规划管控和土地用途管制,严格核定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责任,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建设用地剥离的耕作层土壤主要用于土地复垦、苗床用土和改良中低产田。
2.在“两区”优先开展耕地保护工程建设。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先支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开展耕地保护工程建设,全部建档立册,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按照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要求,积极推进“两区”范围内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高产稳产“两区”,巩固和提高“两区”综合生产能力。将“两区”耕地的基础设施管护主体责任落实到经营主体,加强“两区”耕地用途管控,确保“两区”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用途不改变。
3.加大水土流失治理。采取工程、农艺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止黑土耕地退化。西部风沙干旱区域,重点防治土壤风蚀,固土培肥,提升耕地蓄水保墒能力。减少土壤耕作次数,实施地表覆盖及保护性耕作,采取种植覆盖作物、秸秆全量覆盖或者碎混还田;采用免耕播种机原垄卡种、大垄或平作种植;采取深松与耙地结合的“少耕”耕种方式,减少土壤扰动,逐步建立土壤良好结构。对松嫩平原漫川漫岗耕地,采用深松耙地的保护性耕种方式,增加土壤库容量。实施秸秆直接覆盖还田,减缓地表径流形成的水蚀。缓坡耕地实施地埂植物带、横坡垄作、垄向区田及免耕覆盖等保土耕作措施;坡度大的区域,采用以梯田、地埂植物带、暗管排水、营造坡面防护林等综合整治措施,控制水土流失。对耕地中的侵蚀沟,采取沟头修筑跌水、沟头埂,沟底修筑谷坊,沟坡营造水保林等措施;对小型沟可以采取填埋技术措施,恢复耕地。对东南部低山丘陵区耕地,实施以小流域为单元,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农艺措施相结合,以坡耕地改造和侵蚀沟治理为重点,配套保护性耕作、坡面蓄排水体系、生态修复、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工程建设,建立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
(二)耕地质量提升工程。
1.推行科学轮作。加快生态保护与修复,落实好耕地轮作休耕试点任务,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耕地轮作技术模式,推进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以大豆为中轴作物,推进种植业结构的科学调整,加快建立米豆薯、米豆杂、米豆经等“三三”轮作制度,发挥大豆固氮作用,实现均衡利用土壤养分,恢复和提升地力,实现土地用养结合和各作物均衡增产增效。
2.推行深松(耕)整地。在不破坏土壤结构和地表植被的情况下,以渐进打破犁底层为原则,疏松深层土壤,提高天然降雨利用率,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秋季根据当地土壤基础条件和降雨量特点,用大马力拖拉机带专用深松机实施整地作业,深松方式可选用局部深松或全方位深松,机械化深松作业间隔为3年一次,作业深度30至35厘米,增加土壤通透性和耕层厚度,建立“土壤水库”,提高土壤抗旱防涝、蓄水保墒能力,实现春旱秋防。
3.实施秸秆还田。按照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要求,大力推广秸秆直接还田。旱田采取在秋季收获后秸秆粉碎抛撒田间状态下,实施机械翻埋模式、覆盖模式、机械灭茬及联合整地碎混模式等方式实现作物秸秆还田,增加土壤碳储存和腐殖质,恢复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板结性状。水田采取在秋季利用水稻联合收割机配备秸秆切碎装置,收获水稻时直接将秸秆粉碎还田于土壤表面并翻埋土中,或春季直接泡田施用腐熟剂搅浆整地。到2020年,示范区全面普及秸秆还田技术。
4.扩大有机肥施用。坚持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通过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或按比例与秸秆混合生产有机肥,逐年增加施用量,稳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养分及有益菌群数量,形成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的土体结构,促进土壤养分释放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使用量。支持符合条件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对畜禽粪便处理设施改造升级,鼓励其与种植合作社对接,将无害化处理后的畜禽粪便还田利用。引入第三方处理企业,通过市场化运营模式,在养殖密集区建设畜禽粪便集中处理中心,将畜禽粪便肥料化生产,通过专业机械施用到农田或作为商品有机肥销售。鼓励市县加大对有机肥使用的支持力度,充分调动种植户和第三方专业化企业生产、使用有机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有偿性,引导农民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积造和足量施用有机肥,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实现优质优价,解决农民不想用、不愿用的问题。同时,发展一定数量的绿肥,通过绿肥肥田,绿肥喂养畜禽,使其粪便还田,扩大有机肥源。
(三)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
1.实施农业“三减”行动。深入实施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农业“三减”行动计划,实现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改进施肥方式方法,做到有机、无机与生物肥相结合,大量与中、微量元素相结合,推广应用分期、分层及侧深、水肥一体化等施肥技术,应用配方肥、缓释肥料、水溶肥料、生物肥料等高效新型肥料,提高化肥利用率。要进一步扩大病虫监测点覆盖面,提升科学防控指导能力水平,大力推广生物、物理等绿色防控技术及高效、低毒、低残留环保型农药和环保剂型,更新施药装备,推进喷头和喷头体的更换,开展专业化防治,按照防治指标,科学、规范施用农药,减少盲目打药和农药浪费,提高农药利用率。到2020年,示范区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植保机械作业实现全覆盖,化肥施用量比2017年减少10%,除草剂用量减少5%以上,化学农药用量与同等病虫害发生年份相比下降10%以上,农药利用率达到45%以上。
2.开展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理。明确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构建“市场主体回收、专业机构处置、公共财政支持”的回收和集中处置体系,严格落实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营者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主体责任,农药生产经营者建立销售回收台账,农药使用者不随意丢弃农药包装废弃物。各地因地制宜,采取适合本地的农药废弃物回收模式,切实推动包装物的回收利用。积极推进县级以上政府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奖励制度,实行统一无害化处置销毁。建设乡村农药清洗及废弃物回收网点,推行精准配药、包装物清洗回收、农药残液集中无害化处理,净化乡村生产生活环境。
3.开展农用残膜回收处理。把农用残膜回收处理作为打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实施地膜新标准,推广使用加厚地膜、可降解地膜,从源头上保障农田残膜可回收。建设农田残留地膜回收网点,试点地膜覆盖减量化、地膜产品标准化、地膜捡拾机械化、地膜回收专业化、残膜回收利用片区化等“五化”利用模式。扶持发展地膜回收加工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企业,补贴地膜收集消化成本,促进地膜回收加工利用。加强地膜回收机具研发和技术集成,推动形成区域地膜机械化捡拾综合解决路径。在农膜使用重点区域开展农膜回收综合利用示范县建设,建立废旧农膜收储运和加工利用体系,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和资源化利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0月10日,中国能建葛洲坝生态环保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贞武与内蒙古土地资源收储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岗会谈。双方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整治、荒漠化整治、矿山修复、水系水网建设等生态环保类项目市场开发、管理运营等深入交流。杨贞武介绍了葛洲坝生态环保公司战略规划
10月26日,浙江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浙江省光伏电站建设土地资源潜力与分布格局研究》课题的采购公告,研究内容:利用浙江省最新的土地利用调查和地形数据,结合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地址灾害敏感性评估等成果,针对浙江省光伏电站建设的土地资源需要特点,分析我省可用于集中式光伏电站建设的土地资源概况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日前,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土地资源保护利用规划》的通知,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土地资源保护利用的总体思路、具体目标、主要任务等,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规划》提出,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升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强化环境风险管控和污染地块修复,
骤雨初歇,渭北旱塬的天空放晴。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孙家贬村内,一排排海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沿着山坡绵延数百米。一大早,杨正发就赶往光伏板装置区开始工作,放鸭子、收鸭蛋、喂食、添水,忙的不亦乐乎。“这份工作收入稳定,又离家近,还能顾上地里的活。”提起眼前的这份工作,杨正发甚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国土开发和生态文明建设面临重大挑战,需要贯彻落实十八大报告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战略部署,依据区域资源环境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自2017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通知》指出,土地调查是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当前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健全土地调查、
日前,成都市政府印发《实施成都治土十条加强土地资源永续利用2017年行动方案》。全文如下: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实施成都治土十条加强土地资源永续利用2017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成办函〔2017〕126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实施成都治土十条加强土地资源永续利用2017年行动
当前,土壤盐渍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据估计,全球的盐渍土每年以100万~150万hm2的速度增长。世界上的盐渍土广泛分布于100多个国家,其面积约为9.55亿hm2,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0%,主要分布在各大洲干旱地区,集中于欧亚大陆、非洲和美洲西部。我国约有9913万hm2的盐渍土,其中现代盐渍化土壤369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及已有PPP项目经验,本文总结两种PPP项目土地资源补偿模式,分别为:土地一二级联动开发和土地综合开发。(一)土地一二级联动开发土地一二级联动开发,指土地、房屋两级市场联动开发,即从事土地一级开发的片区、园区开发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参与甚至主导二级开发。一二级联动开发对于
我国是一个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较低的农业大国,科学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是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特别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别必雄建议,要建立土地整治统筹协调新机制,统筹各部门的项目、资金、技术等资源;积极探索谁种田、谁整治的土地整治机制,让土地整治模式由政府主导型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型
为贯彻落实《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条例》关于加强生态环境部门统一规划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要求,有效衔接新划转职能,加快构建统一的水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更加全面、精准、有效地服务与支撑全省地表水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排名、功能评价、追因溯源,推动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省生态环境厅从2019年11月起全面
12月10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2020年11月份生态环境重点工作进展分析报告(送审稿)》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修订GB5084-2005)。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会议高度评价“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全国生态环境
7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19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简况。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空气质量改善成果进一步巩固,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海洋环境状况稳中向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核与辐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3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902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断面(点位)中,
来信: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背景监测时,针对调查评价范围内每种土壤类型设定的监测点,应对GB36600表1所列45项因子进行监测。如果环评阶段监测点设置在农田,监测45项因子,但是农用地风险管控标准中因子不全,是只评价标准中所含因子,还是参照建设用地风险管控标准去评价?回复:建设项
我国南方日趋严重的农田土壤酸化不仅导致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而且促进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中吸收累积,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民众健康。但因酸性土壤分布详情不清,作物酸害阈值不明,土壤酸化预测的研究不足,酸化防治技术严重缺乏,红壤酸化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采取有效措施改良酸化农田土壤
一直以来,农田土壤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世界7%耕地养活世界22%人口,可见保护耕地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但是我国一年中因水土流失、盐渍化、沼泽化、土壤肥力衰减和土壤污染及酸化等造成的土壤退化总面积约达4.6亿公顷,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0%。综合农业部和环保部的调查公报,全国耕地质量整体
目前我国每年使用的化学农药量超过130万吨,平均每亩施用931.3克,比发达国家高一倍。然而由于施药技术落后,农药利用率仅为20%-30%左右,70%-80%农药进入土壤和水体,导致土壤和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污染严重。据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及全国各地的环境监测站的检测数据表明,全国受农药污染的农田约1600万公顷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