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关于《杭州市碧水行动实施方案》发文公示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发﹝2018﹞17号)、《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长制)碧水行动实施方案》(浙治水办发﹝2018﹞31号)等文件精神,我局在充分征求各区、县(市)和市级相关部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起草了《杭州市碧水行动实施方案》(公示征求意见稿),拟报市政府印发。
根据行政规范性文件有关发文规定,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现将拟发文件在杭州市政府网站上进行公示,接受公众监督(公示时间:2018年7月25日—2018年8月2日)。公示期间,我局接受公众来电、来信、来访等形式提出意见建议,我局将对所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研究和处理。
联系人:曹江兵,电话:87231360;传真:87238528;
附件:杭州市碧水行动实施方案(公示征求意见稿)
杭州市碧水行动实施方案
(公示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八八战略”、提升生态文明,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省美丽浙江建设领导小组“五水共治”(河长制)办公室关于印发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长制)碧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治水办发〔2018〕31号)等,结合杭州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18年底,国家“水十条”地表水考核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在92.3%以上,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83.3%以上,市控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90.3%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下水水质保持稳定。巩固剿灭劣Ⅴ类水成果,打造“污水零直排”升级版。
到2020年底,全市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国家“水十条”考核断面达到省考核要求,市控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在90.3%以上,力争消除V类水质断面,彻底消除劣V类水体;到2022年底,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实现100%,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到省考核要求。
二、打好水源地保护攻坚战
(一)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
1.强化依法依规管理。贯彻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深入实施《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按照原环保部、水利部《关于印发<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环环监〔2018〕25号)的要求,全面落实“划、立、治”三项重点任务,健全饮用水水源保护相关工作机制。到2020年底,形成以水库水源为主、河湖水源为辅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应对突发性供水安全事件的能力显著提高。农村饮用水提质增效受益人口3.52万,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9%。切实加强全市主要江河源头水源地的综合保护和治理。完成分水江、湘湖、喜庵港等良好水体生态环境安全评估和生态环境保护方案编制并组织实施。加强蓝藻防控工作。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市林水局、市城管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实施单位: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2.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完成饮用水源保护区矢量边界信息建设和水环境功能区优化调整。实施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到2018年底,完成钱塘江饮用水水源地、东苕溪饮用水水源地的重要饮用水水源保护地达标建设,完善重要饮用水水源保护地“一源一档”;完善饮用水源保护区“一源一策”。推进乡镇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科学实施引水工程,积极推进城市应急备用饮用水水源地建设,不断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建立和健全城镇供水安全管理制度。推进供水企业工艺提升和管网更新改造,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并开展考核。到2022年底,力争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全面完成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建立安全评估制度。
牵头单位:市林水局、市环保局、市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卫生计生委,实施单位: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市城投集团。
3.积极推进保护区设置标志标牌。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设立饮用水源保护区标志标牌。推进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物理隔离或生物隔离设施建设和短信提示。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市林水局、市城管委、市交通运输局,实施单位: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4.落实保护区违法违规项目整治。按照《杭州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要求,严格查处污染饮用水源的行为,加强流域上下游联动治污,在2018年底前完成违法违规项目的整治。各区、县(市)政府要对中央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保护专项检查、省审计厅关于饮用水源保护专项审计等反馈的饮用水水源保护问题按期完成整改。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市林水局、市城管委、市交通运输局、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实施单位: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5.强化饮用水源应急管理。对跨越饮用水源保护区的道路桥梁,结合实际采取警示牌、防撞栏、导流沟(槽)、应急池等措施,制定应急预案,确保饮用水源安全。完成年度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市林水局、市城管委、市交通运输局、市交通警察局、上海铁路局杭州办事处,实施单位: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二)强化千岛湖水质保护
6.做好千岛湖全国水质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推进落实2017-2020年新一轮千岛湖保护工程。加强千岛湖临湖及入湖支流周边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商品有机肥配方肥、病虫害统防统治及绿色防控等技术推广,健全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理体系。进一步压缩渔业网箱养殖面积。控制沿湖林地开发利用,对坡度在25度以上的区域禁止进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已经开发的区域逐步落实退耕还林。临湖地带不得新增有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制定并分年度组织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改造计划。在千岛湖临湖及入湖支流周边区域,推进缫丝、喷水织机、食品加工等行业的提升整治;2019年底前力争将剩余1家化工企业退出。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建委、市农业局、市林水局、市经信委,实施单位:淳安县政府。
(三)加强闲林水库水质保护
7.开展闲林水库清库项目的“回头看”。余杭区政府应落实饮用水源一级陆域保护区范围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农居房的规定,对一级陆域保护区范围内的31户农居房、二级陆域保护区范围内的5个生产加工项目,在2018年底前制定搬迁计划,2019年闲林水库通水启用前完成搬迁。余杭区桦树村、云栖村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工程,2018年底前完成。
牵头单位:市林水局、市农办、市环保局,实施单位:余杭区政府。
(四)开展饮用水日常监测
8.强化日常监测。做好全市县级以上饮用水源所在水功能区的水质月度监测工作。定期监(检)测和评估本行政区域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供水单位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每季度向社会公开。到2020年,市级具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的全部106项水质指标检测能力。
牵头单位:市林水局、市环保局、市城管委、市卫生计生委,实施单位: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市城投集团。
9.强化饮用水源预警监测自动站建设和运行管理。推广建设在线生物预警系统,到2020年,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全部建立水质生物毒性预警监测系统。
牵头单位:市林水局、市环保局、市城管委、市卫生计生委,实施单位: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市城投集团。
三、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10.推进企业关停转迁。结合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行动,推动传统产业向园区集聚集约发展。继续推进全市化工、印染、造纸等企业或产能的搬迁改造。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19年底前,1家化工企业实现全面关停,2家化工企业关停全部化学合成工艺,1家生物科技企业完成整体关停。2021年底前,1家化工企业关停化学合成工艺。
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2018年底前,完成化工、电镀、印染(定型)等行业27家企业关停或退出,并完成1家化纤企业6万吨粘胶纤维生产线关停。2019年底前,完成7家化工企业关停或退出。2021年底前,完成20家化工企业,1家印染企业关停或退出,同时完成1家化纤企业转型升级,完成外六工段10家化工、1家印染、1家饲料企业关停。
萧山区:2018年底前,完成25家化工(其中2家企业取消化学合成工艺)、5家印染、3家电镀关停。2019年底前,完成6家化工企业关停,完成1家造纸企业关停转迁。2020年底前,完成14家化工(其中10家化工企业取消化学合成工艺)、1家化纤企业关停。2021年底前,完成4家化工企业关停,完成8家电镀关停转迁(其中2家电镀企业取消电镀工艺)。2022年6月底前,25家印染企业通过关停转迁等方式数量缩减至14家,力争完成2家印染企业关停转迁,全区印染企业数量控制在19家以内。
余杭区:2018年底前,完成11家印染企业关停;进一步加大对涉水重污染行业的关停力度。2021年底前,完成2家化工企业关停。
富阳区:2018年底前,完成25家造纸、2家化工企业关停,2家特种纸企业关停转迁。2019年2月底前,完成12家造纸企业和化工、印染等行业38家企业关停。2019年底前,完成3家印染企业关停。2020年2月底前,再分期分批完成造纸和化工等行业94家企业关停,同步完成所有造纸助剂企业关停。
临安区:2018年底前,完成1家化工、1家造纸企业关停;进一步加大对涉水重污染行业的关停力度。2019年底前,完成2家化工助剂、1家表面处理、1家金属丝绳及其制品制造企业关停。2021年底前,完成18家化工助剂企业关停。
桐庐县:2018年底前,完成1家化工、1家造纸企业关停。
建德市:化工行业严格执行只减不增原则。2018年底前,完成1家化工企业搬迁入园。
牵头单位:市经信委,实施单位: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二)制定涉水重污染行业地方排放标准
11.制定地方排放标准。到2020年,完成化工、印染、造纸等涉水重污染行业地方排放标准的制定。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市质监局、市经信委,实施单位: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四、狠抓工业污染防治提升
(一)开展涉水行业整治提升
12.稳步推进涉水行业整治。重点推进金属表面处理(电镀除外)、有色金属、废塑料、农副食品加工、砂洗等涉水行业整治提升。列入原地规范提升名单的企业,2018年底前力争全部完成整治任务,完成涉水行业整治提升中期评估工作。2019年6月底前,所有列入集聚生产名单的企业,按整治提升标准完成整治任务。2020年6月30日前,所有拟入园生产的企业搬迁入园生产,逾期未入园的依法责令停业、关闭。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市经信委,实施单位: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二)实施重点行业清洁化技术改造
13.开展清洁化技术改造。对造纸、有色金属、印染、农副食品加工、原料药制造、制革、农药、电镀等重点行业实施清洁化技术改造。2018年底前,造纸、印染、制药、制革等四大重点行业全面完成清洁化改造。2019年全面完成重点行业清洁化改造。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市经信委,实施单位: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三)开展工业集聚区(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建设
14.推进污染集中处理。推进化工、电镀、造纸、印染、制革等重点行业废水输送明管化改造。工业企业废水经处理后纳管或达标排放。所有企业实现雨污分流。纳管工业企业污水必须满足国家和地方相关排放标准中间接排放、环评批复以及排污许可要求;在没有相关国家和地方间接排放标准的情形下,应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相关要求。城镇排水设施覆盖范围内的工业企业应取得排水许可证。工业园区内雨、污水收集系统完备,雨、污管网布置合理、运行正常,纳污处理设施与污水产生量匹配。工业集聚区内所有入河排污(水)口完成整治。开展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区”创建,2018年底前,完成7个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整治验收工作。加快建立工业集聚区截污纳管、雨污分流、排水许可证发放等管理的“一园一档”。2018年底前,重点排污单位全部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设备并同环保部门联网,依法公开排污信息。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市城管委、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实施单位: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五、强化城镇生活污水治理
(一)大力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15.提升污水处理设施管理要求。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执行一级A以上标准。2018年启动8个城镇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技术改造项目。到2019年底,所有县城和重点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县级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均达到95%以上。到2020年底,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城镇污水处理“三个率”(运行率、负荷率、达标率)达到省考核要求。到2022年底,在不能稳定达标的省控断面和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汇水区域内,以及在环境容量超载地区内的日处理规模1万吨以上的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达到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标准;所有区(市)、县城、建制镇实现污水截污纳管和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基本形成收集、处理和排放相互配套、协调高效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8%。
牵头单位:市建委、市城管委、市环保局,实施单位:相关区、县(市)政府(管委会)、市城投集团(市水务集团)。
16.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18年底前,临平净水厂(20万吨/日)、桐庐横村镇污水处理厂二期(1万吨/日)、临安湍口污水处理厂(0.3万吨/日)建成投运;续建杭州七格四期(30万吨/日)工程,完成设备安装基本具备通水条件;续建杭州城西污水处理厂二期(5万吨/日)、杭州之江净水厂一期(8万吨/日)工程,临安太湖源镇污水处理厂二期(3000吨/日);开工建设萧山临江污水处理厂二期(20万吨/日)、余杭良渚污水处理厂四期(3万吨/日)、余杭污水处理厂四期(7.5万吨/日)、余杭径山污水处理厂(3万吨/日)工程等项目;力争开工建设钱江污水处理厂四期(40万吨/日)工程;启动城北污水处理厂(5万吨/日)工程项目。
2019年底前,建成投运杭州七格四期(30万吨/日)工程、临安板桥镇污水厂二期扩容、临安太湖源镇污水处理厂二期;建成杭州城西污水处理厂二期(5万吨/日)具备通水条件、之江净水厂一期(8万吨/日)。
2020年底前,建成临江污水处理厂二期(20万吨/日)、余杭污水处理厂四期(7.5万吨/日)、良渚污水处理厂四期工程(3万吨/日)、桐庐分水污水处理厂二期(1万吨/日)、临安西天目污水处理厂(0.5万吨/日)、临安太阳污水处理厂二期(0.2万吨/日)。
2021年底前,建成投运城北污水处理厂一期(5万吨/日)、钱江污水处理厂四期(新增40万吨/日)、余杭开发区污水处理厂(2万吨/日)、余杭径山污水处理厂(3万吨/日)。
牵头单位:市建委,实施单位:相关区、县(市)政府(管委会)、市城投集团(市水务集团)。
(二)提升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能力
17.推进垃圾渗滤液处理。加强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现有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完成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园区雨污分流系统改造。第二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运行。填埋场内增建日处理能力2000吨的第三污水处理厂,2018年9月底前,完成项目稳评、环评等前期工作,2019年底建成投运,园区污水处理能力增加到5000吨/日。
牵头单位:市城投集团、拱墅区政府,实施单位:市城投集团(市环境集团)。
(三)加强截污纳管和雨污分流工作
18.加快污水管网建设。提高管网运行效率,加强对现有雨污合流管网的分流改造;对在建或拟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要同步规划建设配套管网,严格做到配套管网长度与处理能力要求相适应。2018、2019、2020年全市分别新增改造污水管网110、100、100公里。
牵头单位:市城管委、市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实施单位: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市城投集团。
19.开展生活居住小区“污水零直排”创建。到2018年底,全市完成生活居住小区“污水零直排”创建220个;到2019年底,完成40%以上生活居住小区“污水零直排”建设;到2020年底,完成80%以上生活居住小区“污水零直排”建设。到2020年底,力争40%以上的县(市、区)基本达到“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标准;到2021年底,力争全市的县(市、区)基本达到“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标准。
牵头单位:市城管委、市建委、市规划局、市房管局,实施单位: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四)加强排水户日常管理
20.推进排水户整治。对辖区内排水户按“应发尽发”原则,全面发放排水许可证。对应当申领排水许可证却未申领排水许可证或不按照排水许可证要求排水的排水户,要严格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牵头单位:市城管委、市建委,实施单位: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
(一)大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21.强化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严格执行禁(限)养区制度,切实落实规模养殖场主体责任,确保“两分离三配套”设施正常运行,排泄物定点定量定时农牧对接、生态消纳。完善线下网格化巡查与线上智能化防控相结合的长效机制,2018年底前,对存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全部完成封闭式集粪棚改造,规模养殖场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8%以上。编制完成《杭州市畜牧业生态发展规划》,2018年底前,完成美丽生态牧场建设25家。
牵头单位:市农业局、市环保局,实施单位:各相关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二)推进水产养殖污染治理
22.加快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调整优化水产养殖布局,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明确水产养殖空间,严格控制水库、湖泊、滩涂和近岸小网箱养殖规模。2018年底前,编制发布县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8个,建设水产养殖尾水生态化治理示范场(点)50个。继续实施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2018、2019、2020年3年分别放流各类水生生物4513万尾以上、8242万尾以上、8292万尾以上。推广标准化池塘循环流水养殖,2018年底前,全市再建标准化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水槽30条,建成后新增产能990吨,养殖尾水零排放。到2022年底,完成规模以上设施化养殖场尾水治理,实现达标排放或循环使用。
牵头单位:市农业局,实施单位:各相关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三)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23.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质增效。2018年底前,建设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示范项目24个;实施测土配方施肥390万亩,推广商品有机肥18万吨、配方肥2万吨,实现不合理施用化肥减量2700吨;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66.8万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61.6万亩,实现农药减量98.5吨;健全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理体系,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率达80%、回收后处置率达90%。到2020年底,农药、化肥使用量分别较上一年减少1.5%、0.6%。到2022年底,全市化肥使用量比2017年再下降2%。
牵头单位:市农业局,实施单位:各相关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四)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24.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对已建成投入运行的处理终端设施进行全面摸底排查,2018年9月底前编制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设施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依照“纳管一批、提升一批、改造一批”的原则,明确分年度实施计划。完善设施运维监管平台建设,2018年底前,对部分日处理能力30吨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施标准化运维,数量不少于106个。到2020年底,日处理能力在30吨以上的治理设施基本实现标准化运维管理。
牵头单位:市建委,实施单位:各相关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七、加强船舶港口污染控制
(一)积极治理船舶污染
25.强化船舶污染防治。加快淘汰老旧落后船舶,鼓励建造节能环保船舶和改造船上污染物储存、处理设备,推进本市籍100-400总吨内河货船生活污水防污染改造工作。所有机动船舶要按有关标准配备防污染设备。新投入使用的沿海、内河船舶严格按照国家要求执行相关环保标准;其他船舶于2020年底前完成改造,经改造仍不能达到要求的,限期予以淘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第三方提供船舶垃圾、油污水治理服务。各地交通、环保、城管等部门实施船舶与港口水污染防治及联合监管机制,有效运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单制度。按照《杭州市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水域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2017-2020年)》(杭政办函〔2017〕136号)要求,推进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水域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加快水上搜救中心和救捞基地建设,提升油品、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应急办、市环保局、市城管委、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实施单位: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二)增强港口码头污染防治能力
26.提升港口污染防治。加强港口环卫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与所在地城市设施建设规划的衔接,按照《杭州市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杭政办函〔2017〕135号)要求,推动港口加快建设船舶污染物的接收设施,提高污染物接收处置能力,保障船舶污染物可送岸接收处置,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方案建设内容。
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城管委、市规划局、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实施单位: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市运河集团。
八、持续改善水体生态环境
(一)开展美丽河湖创建
27.开展美丽河湖建设。2018年开展美丽河湖创建13条(个)。到2022年底,80%以上的县(市、区)基本建成“美丽河湖县”。
牵头单位:市林水局、市城管委、市建委、市园文局(市运河综保委),实施单位: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二)开展河道治理及清淤
28.完善和落实河道日常长效管理机制。2018、2019年全市分别实施河湖库塘清淤680、300万方;2020年底前,有效清除河湖库塘存量淤泥,基本恢复水域原有功能,实现河湖库塘淤疏动态平衡。
牵头单位:市林水局、市城管委、市交通运输局,实施单位: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三)开展重点流域水生态保护
29.全力营造水景观。以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风景区。2018年底前,围绕江河湖水系打造滨水文化景观节点20处、临江河湖溪景区化村庄20处。到2020年底,打造滨水文化景观节点60处、临江河湖溪景区化村庄60处。到2022年底,打造滨水文化景观节点100处、临江河湖溪景区化村庄100处。以城镇、村庄等人口集聚区的河湖为重点,大力实施亲水便民设施及休闲景观节点建设,贯通滨水绿道500公里。
牵头单位:市林水局、市农办、市建委、市农业局、市旅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拥江办,实施单位: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四)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
30.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到2020年底,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保持稳定。以矿山开采区、工业污染源、垃圾填埋场和加油站为重点,开展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
牵头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林水局、市商务委、市安监局,实施单位:各相关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31.严控地下水超采。开展建设全市地下水动态监测,做好国家地下水监测井的保护工作,开展全市17个地下水水质监测工作。加强地下水取用水监管,实行地下水取用水总量控制和水位控制。
牵头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林水局,实施单位:各相关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五)加强近岸海域污染治理
32.深入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加强陆海统筹,深化入海排污口排查,加强对入近岸海域干支流监管,强化直排海污染源和工业园区监管。全面落实《浙江省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实施方案》,保留的入海排污口设立标识,开展规范化建设,2018年底前,完成6个入海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提升。加强入海河流治理,对主要入海河流和入海溪闸实行总氮、总磷排放总量控制;总磷排放浓度满足各河流、溪闸水环境质量目标要求,总氮排放浓度控制采用在现有浓度水平上的递进式削减控制,到2020年底,全市1条主要入海河流总氮浓度达到目标要求。对于已完成排污许可证核发的重点行业,根据排污许可证氮磷许可排放量信息确定相关流域控制单元及对应行政区域的行业总量控制指标,实施行业总量控制。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市林水局,实施单位:江干区、萧山区政府,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六)强化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33.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严守水资源管控红线。力争到2020年底,用水总量在“十二五”末基础上保持“零增长”,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相较于2015年分别下降20%和23%;三分之二的区、县(市)达到节水型社会建设标准。到2022年底,全市用水总量继续保持“零增长”,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相较于2015年分别下降25%和30%,95%区、县(市)完成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
牵头单位:市林水局、市城管委、市建委、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实施单位: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34.抓好工业节水。到2020年,印染企业重复用水率达到45%以上,其中非棉项目达到55%以上,造纸企业综合废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以上。制定实施年度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计划,推进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工作,推进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工作。到2020年底,制造业类省级以上园区(开发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开展重点行业高耗水企业水平衡测试,推进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工业园区建设,到2020年底,全市建成100家以上节水型企业;电力、纺织印染、造纸、石化、化工、食品发酵等高耗水行业达到先进定额标准。
牵头单位: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城管委,实施单位: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35.推进农业节水。优化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快重大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加快大中型灌排骨干工程建设与配套改造,加强田间渠系配套、“五小水利”工程,完善农田灌排工程体系,大力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四个百万工程”建设,加快灌区节水改造,扩大管道输水和喷微灌面积。到2020年底,全市农业亩均灌溉用水量进一步下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
牵头单位:市林水局、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实施单位: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36.加强城镇节水。加快推进城镇供水管网改造,推动供水管网独立分区计量管理。到2020年底,50%以上的市级、区、县(市)级机关建成节水型单位。到2022年底,县级以上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公共建筑节水型器具普及率达97%以上,“一户一表”改造力争全面完成;所有市级、区、县(市)级60%以上机关建成节水型单位;杭州市创建成省级节水型城市。
牵头单位:市建委、市城管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林水局、市卫生计生委、市质监局、市旅委,实施单位: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市城投集团。
(七)加强防洪排涝
37.推进平原骨干排涝工程建设。到2022年底,新增强排能力200立方米/秒,沿海平原基本实现“强排成网”,排涝能力总体达到20年一遇。
牵头单位:市林水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园文局(市运河综合委),实施单位: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38.推进江河干堤加固工程建设。到2022年底,完成江河干堤加固40公里,基本实现城区和重点镇所在防洪闭合圈全封闭,完成海塘提标加固15公里;完成1000处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
牵头单位:市林水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建委,实施单位: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
九、切实落实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长效治水。进一步压实各级政府治水主体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碧水行动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细化目标任务,常抓不懈,强化监督,狠抓责任落实。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和“党政同责”制度。各县(市、区)要抓紧制定具体工作实施方案并报市治水办(市河长办)备案。市级各有关部门要坚持“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的原则,根据实际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并推动实施。各地要把碧水行动推进落实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重要内容,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
(二)健全地方法规标准。加快政府规章建设,强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生产经营者、城乡居民等相应的水环境保护法律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治水标准体系,加快推进严于国家标准的水环境标准体系建设,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三)做好资金保障支持。各级财政要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专项行动的支持力度。各地政府要重点支持饮用水水源保护、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河道整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水生态修复、应急清污等项目。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和运营。鼓励民间资金和社会资本参与水环境治理。
(四)提升科学治水水平。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重点骨干企业等,加快推进水环境监测监控预警、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水环境综合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工业废水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地下水污染修复、水资源综合利用、饮用水安全保障、污泥处置等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加快技术成果转化,重点推广适用技术。
(五)高压严管依法治水。严格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深入开展各类水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每季度部署组织一次“护水斩污”系列执法排查行动。强化环保、公安等司法部门联动,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合机制,完善案件移送、受理、立案、通报等规定。继续发挥污染源在线监控作用。建立有奖举报制度。
(六)切实强化督查考核。建立健全与碧水行动相适应的考核评价制度、考核方法,公平公正做好考核。将碧水行动实施情况纳入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督察工作的必查内容。市委、市政府督查机构加强对各地各有关部门落实情况督查,同时发挥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监督作用。市治水办(市河长办)要建立工作完成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对工作不到位、进度滞后的,进行通报批评,并约谈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有关负责人。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加大问责力度,对因工作不力、履职缺位等导致未能有效应对水环境污染事件的,以及干预、伪造数据等违法行为的,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对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导致水环境质量恶化,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视情节轻重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政务处分,已经离任的也要终身追究责任。
(七)强化全民参与机制。广泛深入开展新时代治水宣传教育,加强对先进经验的总结推广,树立治水先进典型。推进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营造全民治水的舆论氛围。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作用,积极培训发展民间环保组织和志愿者队伍,深入开展治水工作进社区、学校、乡村、家庭等群众性实践活动,强化全民治水的责任意识,构建全民治水护水的良好格局。
杭州市环境保护局
2018年7月24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尊敬的参展商:近年来,全国各地以绿水青山为基础生态优势,大力推进水领域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后,全国实施全面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要求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涉及的方面包括污染严重水
时间:2024年9月8-11日,8日全天报到,9-10日会场报告,11日典型项目参观会议地址:广州东方宾馆(广州市流花路120号)会议联系人:宋工15022358405(微信同号)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上海仁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鼎玖能源环境科技股份有
时间:2025年3月20-22日地点: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汉阳)60000+规模800+展商20+论坛40000+观众主办单位(拟)湖北省城镇供水排水协会/湖北省环境科学学会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鸿威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单位山东省水处理协会/武汉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襄阳市生态环境科学学会湖北省节能减排研究会承
8月12日下午,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贵州省碧水保卫战“水十条”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贵州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同志将出席。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刘琦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近年来,我省大力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投入,把
自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生态环境部会同各地区、各部门,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水污染治理,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水污染问题,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持续改善
我国自本世纪初启动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以来,水务行业已经历了跨越式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在“水十条”、中央环保督察、城市水质排名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水务行业呈现“爆发式”发展。目前水务行业已成为我国环保产业市场规模最大、商业模式最清晰、运营管理最成熟的细分领域。
近日,大连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召开城镇污水处理厂环境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全市45家城镇污水处理厂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下发了《关于强化城镇污水处理厂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各污水处理企业负责人签署递交了守法承诺书,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环境监督管理更加规范化、正规化、科学化。▲污水处理厂负责
日前,浙江印发《浙江省治污水暨水污染防治行动2019年实施方案》。全文如下:浙江省治污水暨水污染防治行动2019年实施方案根据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部署,为确保完成水环境治理各项目标任务,结合我省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按照“五水共治只能加强
“2018年,山东省级共补偿各市资金52322万元,其中烟台市获得的资金最多,为4532万元;此外,有6个市共上缴资金1332万元。”这是记者日前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了解到的信息。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管言明介绍,去年以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聚焦突出问题,不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环
齐鲁网2月1日讯2月1日,2018年山东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发布,山东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地表水方面。2018年,《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确定的国控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为62.7%,达到并优于年度约束性指标要求6.0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改善7.3个百分点;劣五类水体控制比例为1.
1政策趋势大监管格局形成,开启深耕时代国内的环保产业已经迈入2019年,纵观环保产业的发展,2019无疑是一个全新的局面,水土固废气的大监管格局已形成。新的格局下,环保产业已从政策播种时代进入到全面的政策深耕时代。在政策深耕时代,三个维度的发力将对环保产业的发展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1.政
近日,在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国富氢能)、LindeHydrogenFuelTechGmbH(下简称Linde)、杭州能巨低温设备有限公司(下简称杭州能巨)三方高层的见证下,国富氢能与杭州能巨(LindeHydrogenFuelTechGmbH中国区授权代理商)签署重要合作协议,双方将引进Linde在液氢加氢站领域的先进
日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公布2025年一季度杭州地区分布式电源并网可开放容量情况。详情如下:
北极星环卫网获悉,杭州市西湖区之江区块留泗路、双流路等道路市政环卫绿化一体化综合养护服务项目发布中标(成交)结果公告,杭州西湖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杭州市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中标该项目,中标金额分别为7135.98万元、3349.78万元,公示如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4年,浙江杭州全社会用电量首次突破千亿千瓦时,达107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同时,杭州2024年售电量也突破千亿千瓦时。2024年,杭州工业用电量为458.64亿千瓦时、增速5.1%。2024年,杭州第三产业用电量371.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其中,消费旅游需求旺盛,批发零售业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12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杭州)建设经验。资料显示,杭州探索制度创新。一是健全碳排放“核算+预算”制度,开展碳预算管理课题研究,启动碳预算管理前期工作,成功争取省碳效码试点。二是深化项目碳评价改革,开展项目碳排放评价课题研究,
截至2024年12月29日,杭州电网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已达1067亿千瓦时,年售电量达到1002亿千瓦时,双双跨越千亿大关,杭州也成为全国第二个电量破千亿的省会城市。注:以下未作特别说明,文中出现的月份均发生在2024年。电力数据反映经济活力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电力数据不仅展示了杭州电量的整体
近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征集和评估筛选了第二批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典型案例,其中,我市电网侧储能改造项目入选典型案例名单,为全省唯一一个入选盘活存量资产与改扩建有机结合类别的项目。该项目盘活的存量资产为杭州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原热电厂土地、防务、设备、管道及电力外线等闲置
12月30日,时值“电等发展”殷殷嘱托提出二十一年之际,从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了解到,截至12月29日,杭州电网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已达1067亿千瓦时,年售电量达到1002亿千瓦时,已实现双破千亿。这是杭州的年全社会用电量和年售电量首次突破千亿级,杭州也成为全国第二个电量破千亿的省会城市。据预测,杭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杭州市临江能源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项目EPC工程总承包中标结果公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标该项目,中标价为7791.8814万元,工期330日历天,详情如下:
近日,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对浮山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浮山子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浮山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送出工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项目名称:浮山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浮山子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地点: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枫华西路与四号浦路交叉口东北侧,之江度假区单元XH11
杭州数字化智能化低碳新型电力系统示范西子湖畔,烟柳画桥,写满悠久文化;运河款款,百舸争先,见证商业繁华;潮涌钱塘,浪若惊雷,带来奋进东风。杭州,这座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是浙江的经济、文化、科教中心。“宁肯电等发展,不要发展等电”的殷殷嘱托,为杭州电力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